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47篇
预防医学   1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8篇
  1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为确保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nvestigator-Initiated Trials,IIT)的规范化实施,增强管理效能,医院设计并建设临床研究信息化管理系统(Clinical Research Management Systems,CRMS),其包括3大功能模块,涵盖IIT项目全部管理流程,实现多类别项目一体化高效、准确、留痕的审查模式,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的集成整合,临床研究质量的中心化动态监管,数据的实时分析和决策指导以及必备文件的电子化归档。CRMS保障了IIT项目的合法、合规性,提升了临床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572.
中医药在新冠疫情的防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可以靶向病毒生命周期的多个节点、阻断病毒侵入和复制、发挥直接抗病毒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增强机体免疫、抑制细胞因子风暴、调节肠道菌群等方式,调节机体稳态,发挥间接调控作用。因此,本研究基于系统论,将中西医思维有机融合,结合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从直接调控、间接调控的新视角,综合阐释中医药防治新冠/新冠上呼吸道感染的综合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73.
高源  连娟  吕永燕 《安徽医学》2017,38(7):886-888
目的 通过对腮腺良、恶性病变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比较,评估超声在腮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105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75例腮腺病变患者共82个病灶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根据病灶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情况及血流特征做出经验性诊断,将超声诊断结果和最终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腮腺恶性占位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0.6%、96.9%和85.7%,诊断腮腺占位的准确性91.5%.病灶的外形和边界在腮腺良、恶性病变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内部回声、病灶后方回声情况及血流特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超声在腮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其中病变的外形和边界是评判良恶性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574.
目的分析河北省石家庄地区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特征以及HPV亚型分布情况, 探讨多重PCR-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法的应用评估。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 2022年5至8月期间纳入河北省人民医院434例女性(年龄范围17~74岁, 就诊者260例、查体者174例)进行横断面调查, 应用多重PCR-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法进行HPV分型检测。以多重荧光定量PCR试剂盒作为参考, 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多重PCR-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法的诊断效果, Kappa值分析其一致性。结果总HPV感染率为45.85%(199/434), 其中高危型HPV(HR-HPV)阳性率为35.48%(154/434)、低危型HPV(LR-HPV)3.92%(17/434)、HR-HPV和LR-HPV混合感染6.45%(28/434)、单一型别感染率27.88%(121/434)和多型别17.97%(78/434)。HPV52(9.68%, 42/434)、HPV16(6.91%, 30/434)、HPV58(6.91%, 30/434)为常见HPV亚型。查体者阳性率为45.4...  相似文献   
575.
中药学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干课程。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传统的线下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经过一段时间的线上教学实践,在网络思维的指导下,通过多元化选择授课方式,构建基于二维码的课堂内容节点,整合丰富的电子化教学资源,基于具有社交功能的应用程序转变师生互动方式等途径,积极探索开展线上教学的可行方法,旨在提高中药学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中药学学科的传承创新,目前已获得了学生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576.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125、CA199、凝血酶原时间(PT)对老年男性腺瘤性胃肠息肉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内镜检查的111例腺瘤性息肉老年男性患者作为腺瘤性息肉组、54例非腺瘤性息肉老年男性患者作为非腺瘤性息肉组、无息肉81例老年男性患者作为健康组、腺瘤性息肉患者钳除后复查结果为钳除腺瘤性息肉组、非腺瘤性息肉患者复查结果为钳除非腺瘤性息肉组,比较各组间CEA、AFP、CA125、CA199、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线性回归分析腺瘤性息肉个数、大小对各指标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分值表对诊断腺瘤性息肉的价值。结果 腺瘤性息肉组CEA、CA199明显高于非腺瘤性息肉、健康、钳除腺瘤性息肉组,AFP、CA125明显高于健康、钳除腺瘤性息肉组,PT明显高于非腺瘤性息肉、健康组,hs-CRP明显低于非腺瘤性息肉组(P<0.05);非腺瘤性息肉组CA125明显高于健康...  相似文献   
577.
目的研究基于Halcyon 2.0和Truebeam两种加速器设计的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计划, 在患者不同部位的剂量学质量和计划复杂度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四种部位的Halcyon 2.0 VMAT计划49例, 并以相同优化参数重新设计Truebeam VMAT计划, 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和复杂度指标差异,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于靶区, Halcyon 2.0在头颈部和胸部计划中具有较优的均匀性指数(HI)和适形性指数(CI), 在腹部计划中具有较优的D98%和CI, 在盆腔计划中具有较优的D2%。对于危及器官, Halcyon 2.0在胸部计划中的双肺D20%、Dmean和心脏Dmean均低于Truebeam(P值均<0.05)。对于复杂度指标, Halcyon 2.0头颈、腹部和盆腔计划的中位平均子野面积变化率(AAV)分别为0.414、0.425和0.432, 优于Truebeam的0.385、0.368和0.361;在腹部和盆腔计划中, Halcyon 2.0的中位调制复杂度分数(MCS)分别为0.320和0.303...  相似文献   
578.
白血病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髓外白血病是其治疗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白血病细胞几乎可以浸润全身脏器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这些病理变化的最终结果往往是致命的。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诊断的进步及治疗方案的改进,髓外白血病的临床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79.
高源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15):2664-2666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0~3岁婴幼儿的神经心理早期发育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于武汉地区某医院行日常保健的426例婴幼儿为观察对象,运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对426例入选的婴幼儿施行神经心理测查;另外收集所有婴幼儿的性别(男、女)、胎产(单胎、多胎)、分娩方式(顺产、剖宫产)、母亲生育年龄(≥30岁、<30岁)、父母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本科及以上)、主要看护人(母亲、祖父母与其他)、喂养方式(混合喂养、纯母乳)等一般资料,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究影响神经心理发育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测查结果显示426例婴幼儿的社会行为、适应水平、语言、大运动、精细运动发育商评分分别为(97.65±3.64)分、(98.48±4.29)分、(102.41±6.31)分、(96.35±3.45)分、(93.26±4.83)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婴幼儿性别、胎产、分娩方式、母亲生育年龄、母亲文化程度与婴幼儿神经心理早期发育无关(P>0.05);主要看护人、喂养方式、父亲文化程度与婴幼儿神经心理早期发育相关(P<0.05);...  相似文献   
580.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筛选太子参抗心肌缺血的活性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探讨太子参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抗心肌缺血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和中药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ed Database,TCMID),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 ≥ 30%)和类药性(drug-likeness,DL ≥ 0.18)2个重要参数为依据,经文献整理,结合生物学功能、含量、研究热度等因素筛选太子参的活性化学成分;通过中药靶标数据库(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Research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P)、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建立靶点数据集;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和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PPI);利用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tabase for Annotation,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DAVID)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25个化合物,其中8个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检索出858个成分作用的靶点;通过网络拓扑特征评价筛选出12个可能的潜在作用靶点;筛选出116个生物过程和34条信号通路。与太子参抗心肌缺血有关的信号通路为:HIF-1通路、PI3K-Akt通路、mTOR通路、VEGF通路等;其主要涉及的生物过程包括细胞对缺氧的反应、细胞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刺激的反应、血管生成的积极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的正调节。结论 太子参抗心肌缺血的分子机制与活性成分协同作用于这些潜在靶点调节这些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发挥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抗心肌缺血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