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11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84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7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李志红  ;高永良 《中国药房》2009,(34):2697-2699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酞丁安/达克罗宁搽剂中酞丁安和达克罗宁及其有关物质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MACHEREY—NAGEL C18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2mol·L-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三乙胺(25:25:50:0.3,磷酸调pH至4.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95[IHI。结果:各杂质峰与主药峰之间达到基线分离,酞丁安和达克罗宁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63-72.21μg·mL-1(r=0.9999)、20.44~71.54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99.2%;日内RSD分别为0.97%、1.10%;日间RSD分别为1.52%、1.75%;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4、0.2ng;3批样品中有关物质的含量分别为0.43%~0.68%。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2.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新剂型和新给药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药物经口腔黏膜吸收而发挥药效的吸收方式也日益受到关注。作为口腔内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口腔黏膜的首要作用就是保护口腔内组织不受外源性物质的侵害,但同时也阻碍了药物的透过吸收。吸收促进剂是指可以辅助药物穿透皮肤或黏膜,由毛细血管进入体循环,能可逆地、特异或非特异地显著增强药物吸收,进而起到提高血药浓度和生物利用度作用的一类制剂材料,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于透皮给药系统和口腔黏膜给药系统中。但是目前药物透过口腔黏膜的评价模型和方法还不完善,  相似文献   
93.
环糊精(cyclodextrin,CD)自1891年发现至今,已经成为药剂学研究中的重要载体材料之一。环糊精为6~12个D.葡萄糖分子以1—4糖苷键连接的环状低聚糖化合物,具有一个环外亲水、环内疏水,并且有一定尺寸的立体手性空腔,可以包合尺寸合适的客分子。药物被包合后可以增大溶解度、提高稳定性、液体药物粉末化、掩盖不良气味等。除此之外,环糊精的包合作用是可逆的,这有利于客分子从环糊精中释放。  相似文献   
94.
目的:建立盐酸噻吩诺啡片有关物质检查的HPLC法。方法:用Phenomenex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旬.02mol·L。磷酸盐缓冲液(pH=3,含0.2%的三乙胺)(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2nm,流速1.0ml·min^-1。结果:最低检测限为15μg·L^-1。盐酸噻吩诺啡与有关物质分离良好。结论:本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盐酸噻吩诺啡片的有关物质检查。  相似文献   
95.
为了解人卵巢癌HO-8910培养细胞体外受表皮生长因子(EGF)或转化生长因子-beta1(TGFβ1)作用后的生长调控机制,对细胞中原癌基因、生长因子/受体基因mRNA的表达动态进行了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TGFβ1能明显抑制HO-8910细胞c-myc、c-erbB2、TGF-β1及EGFR基因的表达。EGF能显著增强EGFR基因的表达,同时对c-myc及c-erbB2的转录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TGFβ1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效应。EGF及TGFβ1对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调节具有不同的时间效应,且这些基因表达的改变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实验结果在分子水平上佐证了体外接受生长因子调控信号后,细胞生长状态改变的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96.
必解癌Ⅱ号在荷人卵巢癌裸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我所研制的必解癌Ⅱ号(BJA-Ⅱ)在高转移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上进行抗肿瘤治疗(BJA-Ⅱ组),并与顺铂治疗(顺铂组)、BJA-Ⅱ和顺铂治疗(联合用药组)及空白对照组(对照组)比较。治疗于裸鼠接种移植瘤的次日开始,将BJA-Ⅱ按每天每只裸鼠16mg的剂量混入饲料内经口投入,治疗53天,每只裸鼠服药总量达848mg。结果:BJA-Ⅱ抑制肿瘤生长,抑瘤率63.7%,有2只裸鼠移植瘤消失。实验结束,BJA-Ⅱ组平均瘤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BJA-Ⅱ有抗肿瘤转移作用(BJA-Ⅱ组中1只转移,对照组中4只转移)。BJA-Ⅱ组治疗后周围血白细胞数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脾重/体重比值、淋巴结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等指标均优于顺铂组。表明:BJA-Ⅱ在裸鼠体内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抗肿瘤转移、提高宿主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为了解在临床上局限于子宫的子宫内膜癌的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及用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后的生存情况,109例患者施子宫全切、双附件切除及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其中5例因淋巴结固定仅行主动脉旁淋巴结活检。两种治疗方案为:①盆腔放疗;5040cGy)加孕激素治疗;②盆腔放疗(5040cGy)加主动脉旁放疗(4500cGy)。 109例患者中临床Ⅰ期89例,Ⅱ期20例。组织学3级29例,深肌层浸润31例。主动脉旁淋巴浸润19例(17.4%)。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与组织分级及深肌层浸润有密切关系。在19例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中14例(68.4%)为深肌层浸润。组织学1  相似文献   
98.
在动物实验中已证明性腺素固醇激素参与并促进靶组织的生长,从人类乳癌及生殖道肿瘤的发病及激素对这些肿瘤的治疗效果上看也支持这点。靶组织里有激素特异受体这一重要概念的形成是在五十年代末期。大量试验证明激素的作用是由类固醇与其受体复合物所调节的,若组织中缺少受体则对激素不起作用。变形细胞可能有受体但不起反应,这是由于缺少某些反应步骤之故。类固醇受体的发现及其特点提供了对孕激素可产生治疗作用的合理解释,孕激素对人的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肿瘤可降低雌激素受体。受体对激素作用方面的知识非常重要,为探索这方面的知识寻找一些化合物既可与受体结合但又不具激素的活性,  相似文献   
99.
石杉碱甲缓释片含量和均匀度的HPLC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HPLC法测定石杉碱甲缓释片的含量和均匀度.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60:40:0.02,冰乙酸调至pH 6.0),检测波长307nm.平均回收率为98.0%,RSD为1.3%.含量均匀度符合中国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100.
在美国上皮性卵巢癌仍为妇科肿瘤的死因之首。晚期卵巢癌中的80%在开始治疗时对顺铂为主的化疗有效,但是其中60%~80%以后将耐药并且病情发展。近来证明紫杉醇对难治的卵巢癌有效,其抗癌作用是稳定细胞的微管系统。对100例难治的卵巢癌用紫杉醇治疗。剂量135mg/m~2,溶于3L5%葡萄糖液中24h静脉滴注,间隔3周为一周期。用药前半小时先静脉注入西咪替丁(cimetidine)300mg和苯海拉明50mg。用药前12h及6h分别口服地塞米松20mg以防过敏反应。若血相低还需加用粒细胞集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