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对10个磺酰脲衍生物金属配合物的降血糖作用进行初步筛选。方法:正常小鼠灌胃给药后,剪尾取血,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OD-PAP)法测定血糖,以甲苯磺丁脲(D860)作为阳性对照药物,分析它们的降血糖作用,探讨其作用机理及化学结构与降血糖作用的构效关系。结果:实验表明,ZnL2.2H2O、NdL3.2H2O、SmL3.2H2O、Zn(HL')2.2NO3、Eu(HL')3.3NO3、HL、HL'等7个化合物,均具有降低正常小鼠血糖的活性,而EuL3.2H2O、Nd(HL')3.3NO3、Sm(HL')3.3NO3降糖活性不明显。结论:HL在2h对正常小鼠的降血糖活性强于D860,提示对甲苯磺酰脲1位取代基为脂环基(环己基)时,其降血糖活性高于直链脂基(丁基),更高于杂环基团(4-安替比林基)。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机体保护多肽BPC 157对于小型猪皮肤切割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4只10~15kg的小型猪随机分为4组,采用特制的打孔器在动物背部打孔制备皮肤切割伤模型,模型分别用甘露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BPC 157(125和250ng·kg-1)处理17d,bid,在不同时期观察创面愈合水平以及肉芽组织内的胶原含量.结果:对小型猪皮肤切割伤模型,BPC 157(125~250ng·kg-1)可以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增加创面表层肉芽组织内胶原的含量,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但作用弱于bFGF.d17对照组尚残留创面18.6%,而bFGF组和BPC 157低、高剂量组创面已经基本愈合.结论:BPC 157有促进表皮修复的作用和促进肉芽组织成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棉丹通肺化淤胶囊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醋酸刺激扭体、痛经扭体和热板法观察药物镇痛作用,采用小鼠耳肿胀法、足肿胀法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观察药物抗炎作用.结果:棉丹通肺化淤胶囊对醋酸引起的扭体及痛经扭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提高小鼠在热板上的热痛阈.对二甲苯诱发的耳肿胀、5-羟色胺诱发的足肿胀均有抑制作用,对醋酸所致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棉丹通肺化淤胶囊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研究扁蒴藤素的体外抗氧化与抗肿瘤活性。方法 :用TBA比色法测Fe2 抗坏血酸 (Fe2 AA)诱导的大鼠心、肝、肾组织匀浆MDA生成 ;用MTT法测定对HL 60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扁蒴藤素剂量依赖性抑制Fe2 AA诱导的大鼠心、肝、肾组织匀浆MDA的生成 ,剂量、时间依赖性地抑制IL 60细胞生长。结论 :扁蒴藤素有明显抗氧化及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与方法 :采用细胞内玻璃微电极技术 ,研究 1- (2 ,6 -二甲基苯氧基 ) - 2 - (3,4-二甲氧基苯乙氨基 )丙烷盐酸盐 (DDPH)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HR)与正常血压大鼠 (Wistar)离体左心室乳头状肌和左心房肌细胞跨膜电位的影响。结果 :①给药前 ,SHR大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5 0 % (APD50 )和 90 % (APD90 )时程明显较正常血压大鼠延长。②DDPH(5~ 5 0 μmol·L-1)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HR左心室细胞Vmax降低动作电位振幅 (APA) ,延长APD90 和APD50 ,并可明显抑制右心房自发性电活动的频率 ,但对静息膜电位 (RP)无明显的作用。对正常血压大鼠 ,DDPH呈类似的作用。结论 :在相同的浓度作用下 ,DDPH抑制SHR左心室肌细胞Vmax与右心房自发性电活动的频率作用较正常血压大鼠显著 ,在SHR左心房肌细胞 ,DDPH(5 0 μmol·L-1)延长APD50 的作用较正常血压大鼠显著 ,对Vmax、APA和APD90 作用两种大鼠无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76.
77.
78.
目的观察IHC-66对缺氧与再给氧后,豚鼠心室乳头状肌细胞电活动的影响,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采用常规玻璃微电极技术,以离休豚鼠心室乳头肌为标本,研究IHC-66对豚鼠心室乳头肌细胞动作电位各参数的影响。结果IHC-66(10~30μmol·L-1)可呈现出浓度依赖性的对抗缺氧引起的动作电位时程(APD)的缩短。此外,IHC-66(10μmol·L-1)还可部分拮抗吡那地尔(pinacidil50μmol·L-1)缩短APD的作用,并可部分减少缺氧造成的豚鼠心室乳头状肌细胞组织中ATP水平的下降。结论IHC-66对缺氧与再给氧后豚鼠心室乳头状肌细胞电活动的影响,可能与其对K+-ATP通道的阻滞并部分减少心肌细胞ATP的消耗有关。  相似文献   
79.
采用离体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研究了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苯乙氨基)丙烷盐酸盐(DDPH)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后再给氧损伤的影响。DDPH1~10μmol·L-1可使缺氧后再给氧心肌细胞搏动能基本维持正常,乳酸脱氨酶释放有所减少,细胞成活率提高,减少心肌细胞膜损伤。其作用与Verapamil具有相似之处。表明DDPH对缺氧与再给氧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丹参颗粒剂对实验性缺血心肌模型的保护作用和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造成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心电图记录观察S—T段变化,测定心肌梗塞范围,测定血清乳酸脱氨酶(LDH)含量,测定大鼠心功能。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小鼠心肌缺血模型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用langendorff氏法测定大鼠心脏冠脉流量。用胶原-肾上腺素混合液诱导小鼠体内血栓形成测定小鼠存活率。按Born比浊法,体外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丹参颗粒剂能明显减低缺血心肌S—T段的抬高,具有缩小大鼠心肌梗塞范围、改善大鼠缺血心肌的收缩功能、增加离体大鼠心脏冠脉流量的作用。能抑制缺血心肌中MDA含量升高和血清LDH的升高。明显提高诱导形成血栓小鼠的存活率及抗兔血小板聚集作用。结论:丹参颗粒荆对实验性缺血心肌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对抗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