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7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目的观察药物洗脱支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97例发病3周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梗塞相关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使用药物洗脱支架(包括雷帕霉素及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并于术后(26.5±10.6)个月进行门诊及电话随访,必要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观察住院及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及血管重建术)。结果125枚药物洗脱支架(雷帕霉素药物支架90枚,紫杉醇药物支架35枚)植入97个梗塞相关动脉,支架长度(24.4±6.1)mm,支架直径(3.0±0.4)mm;支架植入成功率100%。5例(5.2%)死亡,其中3例死于慢性心力衰竭,1例死于脑梗死,1例于术后1月死于可能的血栓形成;1例(1.0%)术后1周发生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而行靶血管再次血管重建术;1例因非靶血管病变致心绞痛于术后3月转外院行CABG术;无一例发生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及非致死性再梗。结论药物洗脱支架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安全、有效,并可以明显降低再狭窄率,具有良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2.
马礼坤  张步春 《淮海医药》2021,39(2):111-112
备受瞩目的最新版《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管理指南》(以下简称《2020 ESC NSTE-ACS管理指南》)于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ESC)重磅发布[1].2020 版指南是对2015年NSTE-ACS管理指南的重点更新,具体表现在NSTE-ACS的诊断、风险分层、抗栓治疗、...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 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和CD4+CD25highT细胞(CD4+CD25highTreg)水平的变化.同时对照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PWBC)的情况,探讨免疫反应、炎症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性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CHD患者97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7例.另外选取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和健康体检者2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的外周血CD4+CD25+Treg和CD4+CD25haghTreg水平,同时检测各组受检者的hsCRP和PWBC计数.结果:AMI组和UAP组患者体内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较SAP组和对照组极其显著减少(P<0.01).各组的CD4+CD25highTreg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AMI组、UAP组、SAP组和对照组的hsCRP呈现逐渐减低的趋势(P<0.05).PWBC计数以AMI组为最高,与另外3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UAP组次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HD患者PWBC计数和hsCRP呈正相关(r=0.307,P<0.01),CD4+CD25+Treg和PWBC计数呈负相关(r=-0.181,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与炎症和免疫反应有关.ACS患者外周血液具有免疫负调节作用的CD4+CD25+Treg的水平显著减低,打破了自身免疫平衡,可能是导致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4.
患者男 ,38岁。入院前 10天突发胸闷、心前区疼痛 ,伴有全身出冷汗 ,持续 2h后自行缓解 ,之后反复出现胸痛症状 ,并出现晕厥一次住入我院。入院时血压为 90 / 6 0mmHg,心率 72次 /min ,心电监护显示窦性心律 ,心电图示Ⅱ、Ⅲ、aVF、V3R~V5R导联病理性Q波 ,ST段抬高 0 2~ 0 4mV。心肌酶CK 5 5 80U/L ,CK MB 6 40U/L ,LDH 2 140U/L ,AST 896U/L。诊断为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 ,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发现 ,左主干、左前降支及回旋支无明显病变 ,但尝试应用JR 4 0、JR 5 0、ARI及JL 4 0导管…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探讨抑郁的躯体化与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根据冠脉造影Gensini评分将349例冠心病患者分为<30分组和≥30分组,两组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评估。结果与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30分组比较,≥30分组年龄更大、吸烟者更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浓度更低及HAMD评分更高(P<0.05);回归分析显示焦虑/躯体化(OR=1.99,95%CI:1.71~2.31,P<0.001)是冠心病发病的高危因素。结论抑郁症状越重,冠脉病变越严重,抑郁的躯体化是冠心病发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7.
<正>1972年Rubler等[1]首先发现4名糖尿病患者在无明显的冠状动脉及心脏瓣膜病变、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及酗酒的情况下发生心力衰竭,认为可能存在一种特异性心肌病。之后Hamby等[2]通过进一步研究首次提出糖尿病心肌病的概念,指由糖尿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外源性醛固酮(aldosteronre,Ald)灌注对大鼠心肌重构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以及抗氧化剂维生素E(VitE)的干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①对照组,②Ald组,③Ald+VitE组和④Ald+螺内酯(spironolactone,Spi)组。用黄嘌呤氧化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用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丙二醛的含量,Masson三色法检测心肌胶原,细胞凋亡原位检测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与Ald组比较,Ald+VitE组心肌胶原、凋亡指数、丙二醛明显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明显增加(P<0.05)。Ald+VitE组与Ald+Spi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itE能够降低Ald诱导的大鼠心肌氧化应激水平,显著改善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9.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收治的冠心病或疑诊为冠心病行冠脉造影的患者126例,按临床表现,冠脉造影诊断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和冠脉造影正常胸痛综合征组(对照组)2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4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为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NK(CD3-CD16+CD56+)细胞亚群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同时分析各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与Gensini积分相关性.结果:AMI组和UAP组CD4+T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CD8+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NK细胞显著降低(P<0.05);SAP组较对照组NK细胞显著升高(P<0.05).CD8+T细胞,CD4+CD25+T细胞,CD4+CD25++T细胞与Gensini积分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CD4+升高,CD8+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NK细胞降低可能反映了冠心病患者异常增强的免疫反应及免疫调节受损,其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随着免疫调节受损加重,冠脉病变的数最和狭窄程度可能加重.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分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间间隔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STEMI合并MVD患者328例,根据分次PCI时间间隔,将其分为早期再次PCI组(162例)和晚期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