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08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88篇
预防医学   7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1篇
  1篇
中国医学   124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儿童哮喘患者尿液中小分子代谢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儿童哮喘患者尿液中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方法 取50例儿童哮喘患者尿样及49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儿童尿样,用GC/MS技术检测尿液中的小分子代谢物,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A)的方法,观察正常儿童对照组和儿童哮喘组的代谢轮廓差异。结果 正常儿童对照组和儿童哮喘组的代谢谱能明显的区分,利用商业化的代谢物谱库(如Wiley和NIST质谱库)及本实验室建立的标准品代谢物谱库鉴定了18个差异代谢物。与正常儿童对照组比较,儿童哮喘患者磷酸盐、L-苏氨酸含量降低;丁二酸、L-脯氨酸、β-D-呋喃木糖、肌酐、2,3-二羟基丁酸、苯乙酸、D-阿拉伯糖、1H-吲哚、木糖醇、α-L-吡喃甘露糖、苯乙酸、α-L-吡喃甘露糖、甘氨酸、D-葡萄糖、肌醇、尿酸、马尿酸、1H-吲哚-3-乙酸含量升高。结合代谢途径分析发现,儿童哮喘患者体内存在能量代谢、肠道菌群代谢、氨基酸代谢等代谢异常。结论 基于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儿童哮喘患者体内尿液中的代谢物变化,潜在的代谢标志物分析及代谢途径探讨将为儿童哮喘的诊断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872.
873.
目的 比较两种化学型鱼腥草挥发油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差异,分析其吸收光谱与化学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GC/MS和UVS法分析23份鱼腥草挥发油试样.结果 鱼腥草挥发油在醋酸乙酯溶剂中的λ_(max)主要在252 nm 和267 nm;23份试样的吸收曲线可分为5种类型,化学型与吸收曲线类型不尽一致;各供试样品在两波长下的吸光度差异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挥发油成分中各主要萜类化合物含量与两个吸收峰的吸收值均呈正相关,且大多数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各主要不饱和烷烃类化合物含量与两个吸收峰的吸收值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结论 采用紫外光谱法可快速获得鱼腥草挥发油的得率和其中萜类化合物含量的大致情况.  相似文献   
874.
目的 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6例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给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皮损内注射.分别于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3、6个月随访,评价疗效和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瘢痕厚度、VSS评分均降低,...  相似文献   
875.
目的探讨NBAS基因缺陷症的发病机制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一家系2例NBAS基因缺陷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先证者为14岁6月龄男性患儿,其妹妹7岁11月龄,2例患儿均有早老面容、视神经萎缩、色盲、身材矮小、肝功能异常等。血涂片均有Pelger-Hu?t细胞。基因检测示2例患儿均存在NBAS基因变异c.5752AC和c.1599+1GC,分别来自其父母。其中c.5752AC变异已有文献报道,c.1599+1GC变异为新剪切突变。随着年龄增长,未经特殊治疗,兄妹的肝功能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NBAS基因缺陷症主要累及视神经、肝脏、骨骼等,确诊需依靠基因检测,目前无特异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76.
目的:通过相关生化指标和胰腺体积改变来评估胃癌调强放疗(IMRT)后胰腺亚临床功能损伤,并探讨通过剂量学预测以及剂量限制来降低胰腺剂量。方法:回顾性选择接受45 Gy术后辅助放化疗且无胰腺基础疾病的胃癌患者30例,勾画胰腺并评估剂量及与计划靶体积(PTV)解剖位置关系。分析放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血清脂肪酶和血清淀粉酶以...  相似文献   
877.
金果榄防治消化性溃疡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金果榄对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醋酸烧灼法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 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及胃溃疡组织中SOD、MDA、前列腺素E2(PGE2) 的变化.结果 胃溃疡大鼠模型血清及胃黏膜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胃黏膜PGE2的水平降低,溃疡指数明显增加; 金果榄能提高组织及血清SOD的活力,降低MDA含量,并可提高胃黏膜PGE2的水平,降低溃疡指数,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金果榄防治消化性溃疡的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提高胃黏膜内源性PGE2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78.
目的探讨原代培养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可能性及规律。方法采用胰酶/DNA酶序贯消化及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后,采用血清直接感染法进行滋养层细胞的HBV感染,同时通过与对正常成人肝细胞株L02细胞的HBV感染后及转染HBV的肝癌细胞株(HepG2.2.15)的传代培养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培养上清的HBV DNA;并用透射电镜观察HBV感染后滋养层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及其在滋养层细胞中的定位。结果原代培养的滋养层细胞感染HBV后释放至培养上清中的HBV DNA于感染后48-72h达高峰,而L02细胞则于感染后12-24h达高峰,HepG2.2.15细胞株感染后则一直攀升。透射电镜观察HBV感染后滋养层细胞超微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溶酶体大量增生,出现空泡状结构,并可观察到病毒样颗粒,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周。结论HBV可以感染滋养层细胞,定位于核周并导致滋养层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879.
目的 探讨和分析采用中药热奄包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寒型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择84例中寒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抗感染或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中药热奄包治疗),每组42例。治疗2周后,比较2组临床总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淋巴结大小变化及安全性评价。跟踪随访1个月,对比分析2组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24%,40/42)高于对照组(83.33%,35/42)(P <0.05)。治疗后2组的主症和次症得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患儿腹痛消失时间、体温、食欲、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 <0.05);2组肠系膜淋巴结长轴直径、短轴直径、纵横比较治疗前均缩小(P <0.05),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 <0.05)。跟踪随访1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热奄包治疗中寒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80.
牙齿全脱出延迟再植常发生牙齿固连、间隙缩小等不良预后及并发症。本病例全脱出年轻恒牙11离体并干燥保存3h后进行延迟再植, 术后20个月内, 11牙根继续发育, 但逐渐出现牙齿固连、前牙区拥挤等, 进行三维间隙管理。术后4年恒牙列建生理, 11牙根完全形成, 稳固无松动。本例患者经过治疗及随访, 维持了全脱出延迟再植患牙的功能与美观, 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