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背景:糖尿病性肢端坏疽已成为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目的:建立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的大鼠模型,观察中药复方对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的干预作用。设计:对比观察实验。单位: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材料:选用雄性Wistar大鼠50只,6周龄,体质量(200.0±16.3)g。以普通饲料单笼喂养,室温18~22℃,自由摄食、饮水。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40只用于造模。方法:实验于2001-10/2002-04在河南科技大学动物房完成。①实验分组:将40只大鼠禁食6h后左下腹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5.0mg/kg;空白对照组注入同体积的柠檬酸钠缓冲溶液。选用造模成功的2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治疗组大鼠于造模成功后每天9:00灌胃中药(60g/kg),共3周;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第3周末,各组大鼠禁食12h,麻醉后处死取血测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水平;实验过程中记录各组大鼠的每日饮水量。②实验评估:肢端坏疽积分标准:以皮肤颜色发黑、皮肤有轻度开放性病灶、病灶已侵入深部肌肉组织3个等级对糖尿病性肢端坏疽大鼠的四肢进行评分,计算每只大鼠的总积分。对胰岛β细胞分泌的功能进行评价主要观察指标:实验前后大鼠饮水量、体质量、三酰甘油、胆固醇、空腹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结果:纳入Wistar大鼠50只,造模不成功脱落20只,30只进入结果分析。①实验期间,模型组和治疗组饮水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治疗组随着治疗时间增加饮水量明显下降,模型组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②治疗后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有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③两组大鼠均有明显肢端坏疽出现(P<0.01)。治疗组大鼠的体质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肢端坏疽情况明显好于模型组(P<0.01)。④治疗前治疗组和模型组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胰岛素水平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已接近正常值;两组血脂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治疗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接近正常值。⑤治疗前其它两组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经过治疗,治疗组三酰甘油、胆固醇明显下降(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模型组继续升高,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血糖、血脂水平下降,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治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该糖尿病性肢端坏疽模型对药物反应敏感,可用于研究糖尿病足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22.
微量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马灵筠陈群力裘卫仙林滢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症。糖尿病的主要病变为大小血管损伤——导致所谓糖尿病三联症(视网膜、神经和肾脏病变)以及冠脉和脑的病变。糖尿病肾病是一种极其严重和不易控制的并发症,其肾脏改...  相似文献   
23.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方法 ,观察 4 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尿系列微量蛋白的变化。结果显示常规尿蛋白阴性 ,尿微量白蛋白 /肌酐 (AL B/ Cr)、α1-微球蛋白 /肌酐 (α1- MG/ Cr)、β2 -微球蛋白 /肌酐 (β2 - MG/ Cr)、血 α1- MG、β2 - MG高于正常 ,阳性率分别为 57.5%、4 7.5%、4 0 %、50 %、4 5% ,与血 Cr阳性率 15%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5)。说明血、尿系列微量蛋白对高血压肾损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热休克对小鼠肝细胞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分别以40、42、44℃热休克处理30分钟,室温恢复8小时,以蛋白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不同温度热休克后小鼠肝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40℃热休克条件下的小鼠和正常组小鼠肝细胞表达的PCNA量相近,42℃时小鼠肝细胞PCNA的表达量显著增加,44℃条件下小鼠肝细胞PCNA的表达量又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热休克初期可以诱导小鼠肝细胞表达PCNA,促进肝细胞增殖;随着小鼠肝细胞对热休克反应产生耐受,肝细胞的PCNA表达量下降,抑制了肝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复方对糖尿病大鼠肢端坏疽的作用机制。方法给雄性Wistar大鼠空腹腹腔注射中等剂量的链脲佐菌素(STZ)后,适当调低室温,以建立糖尿病性肢端坏疽动物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糖尿病组,然后对治疗组用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方加以治疗;同时,测定各组在实验前、后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并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BCI);并在实验结束时取胰脏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和NO、丙二醛(MDA)浓度,记录各组实验期间饮水量、体重变化及肢端坏疽情况。结果实验前,糖尿病组与正常相比,FPG、TG、TC、饮水量明显升高(P<0.05),而体重、FINS水平和HBCI明显下降(P<0.05);实验结束时,治疗组与糖尿病组比较,FPG、TG、TC、MDA、NO、饮水量、NOS活性明显下降(P<0.05),而体重、FINS水平、SOD活性和HBCI明显上升(P<0.05),肢端坏疽症状亦较轻(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复方对糖尿病大鼠的肢端坏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NO、MDA等对胰岛β细胞损伤、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使糖尿病大鼠FINS及HBCI升高,血糖、血脂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6.
实验性糖尿病足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一种具有实验价值的糖尿病足大鼠模型。方法给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中等剂量的链脲佐菌素后,适当调低室温,以建立动物模型;连续测量实验期间各组的饮水量,并观察各组的体表变化,测定各组在造模前、造模后的空腹血糖、胰岛素和体重。结果糖尿病组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的糖尿病足症状出现、体重明显下降,空腹血糖升高,而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同时糖尿病治疗组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足症状明显减轻(P<0.01),体重明显较糖尿病对照组升高(P<0.01),空腹血糖明显下降(P<0.01),而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上升(P<0.01)。结论本方法建立的糖尿病足大鼠模型具有重要的实验和科研意义。  相似文献   
27.
枸杞多糖对链脲佐菌素损伤的NITβ-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LBP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NIT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细胞分为4组,即A组(NIT组)、B组(NIT L组)、C组(NIT STZ组)和D组(NIT STZ LBP组),并采用MTT、流式细胞议、硝酸还原酶法以及硫代靶比妥酸TBA法分别检测各组的细胞活性、凋亡率、NO浓度和MDA浓度。结果:STZ能使NO和MDA浓度明显升高,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加入LBP后,NO和MDA浓度明显降低,细胞活性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结论:L对STZ诱导的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8.
背景:目前,西药治疗糖尿病主要着眼于刺激已受损的胰岛β细胞加强分泌胰岛素,在保护受损的β细胞这方面,中药治疗尤为重要。目的:观察枸杞多糖及其养阴活血复方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院。材料:Wistar雄性大鼠70只,6周龄,体质量200g左右。方法:实验于自2001-10/2002-04在河南科技大学动物房进行。70只大鼠分为两组,第1组10只,为正常对照组,第2组60只,为造模组,造模成功共30只,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链脲佐菌素模型组和复方治疗组、枸杞多糖治疗组各10只;每天9:00复方治疗组灌胃自拟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复方(黄芪、山药、葛根各30g,枸杞子、丹参、花粉、地骨皮各15g,当归、知母各12g,丹皮、五味子各10g,水蛭5g,山萸肉20g,等,中药由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房提供,按常规煎后浓缩至相当于生药3.0kg/L)60g/kg,枸杞多糖治疗组灌胃枸杞多糖(由本室从宁夏枸杞子中分离、纯化得到)0.5g/kg,链脲佐菌素模型组和正常组灌胃相当体积的生理盐水,共3周。测定各组在实验3周前后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并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取胰脏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一氧化氮、丙二醛浓度。主要观察指标:正常组、链脲佐菌素组、复方组和枸杞多糖组治疗3周前后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各组治疗后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一氧化氮、丙二醛浓度。结果:实验大鼠正常组10只,模型组入选造模成功者30只,最终进入结果分析40只。①实验初,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空腹血糖均明显升高(t=16.51~10.07,P<0.01),而空腹胰岛素水平和β细胞功能指数明显下降(t=13.64~100.99,P<0.01).②实验3周后,复方治疗组、枸杞多糖组与链脲佐菌素模型组比较,空腹血糖、一氧化氮、丙二醛浓度、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明显下降(t=8.08~72.68,P<0.01),而空腹胰岛素水平和β细胞功能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上升(t=4.39~17.87,P<0.05~0.01)。③复方治疗组的空腹血糖、丙二醛浓度、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一氧化氮浓度下降,空腹胰岛素及β细胞功能指数上升均显著优于枸杞多糖治疗组(P<0.01)。结论:枸杞多糖及益气养阴活血复方能使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空腹胰岛素及β细胞功能指数升高,血糖下降,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可能与提高胰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9.
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两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近年来,人们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释放的一氧化氮(NO)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重要作用,认为NO合成或释放不是可能是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就NO与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做一些综述分析。1 一氧化氮代谢血管内皮细胞是合成、释放NO的主要场所,人体其它许多组织细胞也能合成NO,如脑神经细胞。非肾上腺素非胆碱能神经细胞、血小板吞噬细胞等,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被细菌毒素或细胞激活时,也能产生大量NO。体内NO的生成是以L-精…  相似文献   
30.
微量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