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岩”是《中医外科学》中关于恶性肿瘤的章节 ,内容丰富 ,专业性强 ,初学较难掌握。笔者在多年教学中略有体会 ,现介绍如下。1 强调中医药重要性 激发学习兴趣  笔者首先讲解“岩→ 品山 →癌”的演变 ,使学生了解祖国医学对癌症的认识较早 ,不但对各种癌症的症状描述符合临床表现 ,而且对它的病因病理、治法方药等也有许多的宝贵经验。这些理论和经验 ,对当代癌症研究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接着通过介绍癌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情况 ,使学生了解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多发病 ,防治肿瘤是全世界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研究清热消积方对人肺腺癌细胞(SPC-A-1)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迁移、趋化和成管能力的影响。方法 设终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 mg/mL的清热消积方给药组和对照组,运用划痕、Transwell小室、Matrigel胶小管形成等实验方法观察细胞迁移趋化效应及成管能力。结果 2.5、5.0、10.0 mg/mL的清热消积方药液对由SPC-A-1细胞上清培养的HUVEC细胞的迁移运动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且迁移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下降;HUVEC细胞的趋化细胞数明显少于阳性对照组(P<0.01),趋化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且HUVEC细胞趋化数目与药物浓度呈负相关(r=-0.830,P<0.01);HUVEC细胞小管形成面积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小管形成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且HUVEC细胞生成小管的面积与药物浓度呈负相关(r=-0.937,P<0.01)。结论 清热消积方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趋化及成管能力等相关。  相似文献   
53.
目前普遍认为恶性肠梗阻(MBO)的治疗原则是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的个体化姑息治疗,但治疗方式选择复杂,临床中需量体裁衣制订个体化方案。中医药在肠梗阻的治疗中有显著疗效,但在MBO的姑息治疗中如何应用,如何规范地进行中西医结合个体化姑息治疗,临床报道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54.
中医药治疗胃癌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胃癌属中医“反胃”、“噎膈”、“胃脘痛”、“痞满”、“呃逆”、“积聚”等病证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由长期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倦内伤或感受外邪,致肝失疏泄,胃失和降,或久病脾胃受损,痰湿内生,气滞血瘀,凝结于胃而成。中医药治疗胃癌的进展主要体现在辨证分型论治,与化疗、手术结合增效减毒、控制复发转移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5.
[目的]建立小鼠H22肝癌移植瘤模型,研究中药蛇六谷石油醚萃取物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以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的荷瘤小鼠为模型,进行蛇六谷不同提取物的体内抑瘤实验,观察抑瘤率、与5-Fu的协同抑瘤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蛇六谷石油醚萃取物对小鼠H22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蛇六谷石油醚萃取物对荷瘤小鼠H22肝癌细胞生存素(Survivin蛋白)、Bcl-2相关蛋白X(Bcl-2associated proteinx,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蛇六谷石油醚萃取物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降低小鼠H22肝癌移植肿瘤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上调Bax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H22肝癌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56.
原发性肝癌(PLC)主要由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素、饮用水污染、饮酒及化学致癌物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中医学根据其症状和体征,将其归属到“肝积”、“积聚”、“胁痛”、“黄疸”、“臌胀”等范畴。其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素有“癌中之王”之称。大量报道显示,PLC确诊时中晚期病例达80%以上,死亡率很高。近年来,PLC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一直方兴未艾,现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7.
血瘀证对荷B16黑色素瘤小鼠肝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瘀证对恶性肿瘤肝转移的影响。方法:建立血瘀证模型,并经脾接种B16黑色素瘤建立肝转移模型。检测血瘀证模型小鼠的全血黏度。并观测血瘀肝转移模型小鼠的肝脏转移灶数,计算肝转移抑制率。结果:血瘀证模型小鼠的全血黏度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血瘀肝转移模型小鼠的肝转移阳性率与单纯荷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211),但肝转移结节数明显减少,与单纯荷瘤组比较有非常明显差异(P〈0.01)。结论:在血瘀状态下,可抑制肿瘤的肝转移发生。  相似文献   
58.
中药抑制C6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胶质瘤目前尚缺乏有效化疗药物,患者预后较差,术后平均生存时间〈2年。因此,除了研究新的靶向分子疗法外,尚需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或开展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对于延长胶质瘤患者生存期很有意义。本文就近年中药抑制C6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对血浆D-二聚体的干预作用,探讨其对结直肠癌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 方法 筛选30例D-二聚体异常升高的具有复发高危因素Dukes’B期以上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15例,均采用标准FOLFOX或XELOX方案化疗,治疗组联合使用艾迪注射液,在疗程前后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值。结果 对照组D-二聚体升高10例,降低5例,均值在治疗前后统计学无差异;治疗组D-二聚体升高3例,降低12例,均值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2组D-二聚体降低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的净效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艾迪注射液可降低高凝状态结直肠癌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清热消积方对肿瘤组织缺氧诱导转录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该方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接种Lewis肺癌细胞株的C57BL/6J近交系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NS组)、阳性对照组(CTX组)、清热消积方高、中、低剂量组(生药量1.12 g/m L、0.56 g/m L、0.28 g/m L),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和清热消积方高、中、低3个剂量组按0.2 m L/10 g分别喂饲生理盐水和中药水煎液,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荷瘤小鼠肿瘤组织HIF-1α蛋白表达。结果清热消积方高、中、低剂量组、CTX组肿瘤组织HIF-1α蛋白的平均光密度(MOD)值均低于NS组(P〈0.05),清热消积方高、低剂量组、CTX组肿瘤组织HIF-1α蛋白的阳性细胞所占值(A%)均低于NS组(P〈0.05),清热消积方各剂量组间MOD值与A%均无差异(P〉0.05)。结论清热消积方能下调荷瘤鼠肿瘤组织HIF-1α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