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篇
  免费   536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3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28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358篇
预防医学   138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97篇
  1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9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高冲    秦玉芳    陈明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1,(12):1569-1574
通路数据库是系统分析基因功能,联系基因组信息和功能信息的知识库,通路作为基因功能集合能够提高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和解释能力。本研究通过整合KEGG通路数据和CCLE基因表达谱推断通路活性并结合药物数据建立药物敏感性预测模型。在推断通路活性时,并没有把通路简单地作为基因集合,而是选择通路中的高连接度基因,取高连接度基因的平均表达水平作为通路活性值,合并每个通路的活性向量得到通路活性矩阵,然后输入到弹性网进行药物敏感性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大多数药物,使用基于通路中高连接度基因的计算分析方法更有利于药物敏感性预测,同时能识别出更多与药物相关基因的通路。  相似文献   
52.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骨质疏松症(OP)患者的脊柱胸腰段椎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椎体力学稳定性变化,与人体正常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椎体是否存在压缩性骨折的风险进行预测,为干预性策略标准化建立和完善提供理论和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选择没有脊柱胸腰段椎体伤病史的健康志愿者男女各1人;选择2例住院老年OP女性患者胸腰椎CT及MRI扫描资料。建立T11~L2骨质疏松性椎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有效性。在正常生理载荷分析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生物力学变化,对两组模型之间椎体、关节突关节、终板、纤维环、松质骨、椎间盘、髓核的Von Mises应力及椎体最大位移进行比对分析,同时对应力云图进行比对,分析其生理与病理关节应力变化。结果:正常人体与OP患者脊柱椎体的材料属性、弹性模量、刚度、强度以及所处的力学生物学环境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OP患者在脊柱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轴向7种不同运动状态下与正常人体脊柱胸腰段相比较,椎体、关节突关节、椎间盘、终板、纤维环、髓核的Von Mises应力有明显降低趋势,椎体最大位移呈现增大趋势。此外本研究对OP模型的建立并非采用文献中降低正常皮质骨、松质骨、终板弹性模量的模型,而是采用临床中根据CT数据、临床症状、骨密度等明确诊断的OP患者数据,与目前文献所提供的模型数据对比,更符合临床OP患者真实的脊柱胸腰段椎体与附属结构的生物力学特性和属性变化。与正常人体模型相比较,从筋骨系统进行分析,骨与肌肉、韧带所代表的动静力变化都有明显降低,这也印证了临床真实数据的变化。结论:OP患者脊柱胸腰段椎体应力分布不均匀、应力的集中趋势导致脊柱胸腰段椎体、椎间盘、髓核、纤维环、关节突及周围附属结构应力异常变化,即骨弹性模量的异常改变、周围附属结构的束缚力下降,引起筋骨系统平衡失常和长期稳定性下降,进而增加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的退变过程和风险,通过有限元分析针对椎体压缩性骨折风险建立标准化预防策略,提供理论和生物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克隆、表达降钙素原(PCT),制备相应的多克隆抗体.方法 根据GenBank上PCT的基因序列,设计10条用于基因拼接的DNA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PCT基因并构建pGEX-KG-PCT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融合蛋白PCT-GST,然后用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法进行生物活性鉴定,并利用琼脂免疫扩散实验检测了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和效价.结果 成功获得PCT全长基因,重组质粒pGEX-KG-PCT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SDS-PAGE电泳显示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大小为36 000左右.利用纯化的蛋白同时制备了GST和PCT-GST多克隆抗体,琼脂免疫扩散实验显示多克隆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PCT,效价为1∶4.结论 成功克隆、表达并纯化出PCT蛋白,制备了相应的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54.
摘要:介绍武汉市第一医院临床药师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治期间通过线上药学问诊、公众科普、制定临床合理用药指引、医嘱审核、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的方式开展一系列药学服务。文章探讨了临床药师在COVID-19防治中的药学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西沙必利对HD和PD患者消化道症状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透析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40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在给予基础疾病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沙必利治疗,对比血清生长抑素(SS)、胃动素(MOT)及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以及消化道症状、胃肠激素和部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HD组和PD组患者消化道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PD组在腹胀和便秘症状得分仍高于HD组;HD组和PD组治疗前后SS和VIP无显著变化(P>0.05),MOT显著下降(P<0.05);PD组和HD组治疗前后BUN、Scr、Hb和kt/v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PD组ALB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胃肠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透析患者都普遍存在消化道症状,且存在明显的胃肠激素蓄积,在常规基础疾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沙必利可以改善其消化道症状效果,同时降低患者血清胃动素含量。  相似文献   
56.
目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建立全面的肝细胞癌(HCC)差异表达基因谱以及初步筛选基于该恶性肿瘤样本的特征 基因。方法:利用R语言中的edgeR包分析不同组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DEGs)。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预测蛋白质的 功能联系和蛋白质相互作用。R语言的clusterProfiler包做GO(gene ontology)(包括biological process、 molecular function和cellular component)及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 筛选差异基因显著富集的GO和KEGG分子途径。利用SLC7A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和CCDC14 (coiled-coil domain-containing 14)基因作为肝细胞癌的标志物,利用ELISA法进行检测(确诊的HCC阳性患者为 HCC组,共195例;HCC阴性正常人群为对照组,共107名),计算阳性率。结果:与癌旁对照样本相比,一共鉴定出454 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高表达基因234个,低表达基因220个。PPI方法进一步筛选出排名前10的重要潜在基因,其中 SLC7A11和CCDC14两个基因排名靠前。利用富集分析,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通路中。与对照组相比,HCC组SLC7A11和CCDC14存在显著的高表达[SLC7A11:(70.12±14.3) ng/mL比 (23.12±7.11)ng/mL,t=6.17,P<0.001;CCDC14:(6.17±2.31)pg/mL比(2.13±0.84)pg/mL,t=5.35, P<0.001]。SLC7A11针对HCC检测阳性率达到80.2%,而CCDC14达到68.8%。结论:SLC7A11和CCDC14可以作为HCC的两个 潜在的有效临床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57.
孙舒    刘玉洁  张颖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20,(4):350-353,377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的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水平与冠脉病变复杂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已达标的212例行冠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SYNTAX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0~22分)104例和中高危组(≥23分)108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脂指标与SYNTAX评分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估脂蛋白(a)对冠脉病变复杂程度的预测价值并确定最佳临界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脂蛋白(a)与冠脉病变复杂程度的关系。结果:中高危组脂蛋白(a)水平高于低危组[28.55(13.98,52.00)nmol/L vs.13.55(8.10,33.60)nmol/L(P <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脂蛋白(a)水平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 =0.235,P <0.01)。ROC曲线显示,脂蛋白(a)预测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的曲线下面积为0.653(95%CI:0.580~0.727,P<0.01),最佳临界值12.70 nmol/L,灵敏度78.7%,特异度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脂蛋白(a)是冠脉病变复杂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34,95%CI:1.358~5.504,P <0.01)。结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的冠心病患者中脂蛋白(a)是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冠心病药物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伴发肠穿孔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NEC伴发肠穿孔患儿(NEC伴发肠穿孔组)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110例同期收治的NEC未伴发肠穿孔 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NEC伴发肠穿孔的危险因素。结果:NEC并发败血症(OR=2.557)、凝血功能障碍(OR=4.075)、低钾血症(OR=5.180)是肠穿孔的独立危险 因素(P<0.05),而高胎龄(OR=0.884)为保护因素(P<0.05)。上述3个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对NEC伴发肠穿孔的预测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特异性和灵敏性分别为79.2%、81.8%。结论: NEC伴发败血症、凝血功能障碍、低钾血症是NEC伴发肠穿孔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对NEC伴发肠穿孔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9.
目的:鉴别与肺腺癌预后相关的免疫与基质细胞基因。方法:501例肺腺癌基因表达数据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肺腺癌样本的免疫和基质评分从ESTIMATE数据库中获取。χ2检验分析基质、免疫评分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t检验以及Cytoscape中的Mcode模块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基质细胞评分与M分期显著相关(χ2=6.391,P=0.011)。免疫评分与M分期(χ2=4.769,P=0.029)、T分期(χ2=11.672,P=0.009)和总生存期(χ2=6.334,P=0.009)显著相关。基于免疫评分的DEGs有262个,基于基质评分的DEGs有391个。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表明,DEGs参与调节免疫应答、抗原结合、免疫应答和受体结合。生存分析表明POSTN(P=0.0181)、PLEK(P=0.0434)、LY86(P=0.0136)、HCK(P=0.0487)对肺腺癌患者具有预后价值。结论:基质细胞相关基因POSTN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免疫细胞相关基因PLEK、LY86、HCK高表达预示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预测冠心病的可行性和相互差异。方法:收集因胸痛疑诊冠心病住院且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274例,经CAG确诊冠心病组161例,余113例未达冠心病诊断标准设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并计算TyG指数和AIP。以是否冠心病为因变量,控制混杂因素如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和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以TyG指数和AIP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到TyG指数和AIP预测冠心病的价值和相互差异。结果:两组体重指数、家族史、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yG指数和AIP均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指标(OR=0.951、3.074,95%CI:1.561~4.292、5.383~86.952,均P<0.001);TyG指数和AIP预测冠心病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95%CI:0.728~0.829,P<0.001)和0.791(95%CI:0.738~0.838,P<0.00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yG指数和AIP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均可预测冠心病的发生且预测冠心病的能力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