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重点介绍了炎性腹主动脉动脉瘤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预测ASO术后再狭窄风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术后早期随访方法预测ASO术后再狭窄风险的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5例采用手术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第1组为各类开放性转流术者,术后检查移植物皿管中段血流峰值流速(middle graft,MG),依据测得值进行中远期闭塞危险性划分。将流出道动脉血流量手术前后的变化量与此结果进行相关性研究;第2组为各类腔内治疗术者,术后随访重点为流出道动脉血流量。亦依据测得值进行中远期闭塞危险性划分。再将之与手术结束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结果评分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第1组患者,按MG值划分之结果与流出道动脉血流量增长幅度呈负相关;第2组患者,按流出道动脉血流量划分之结果与DSA评分结果亦呈负相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早期随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腔内激光闭合大隐和曲张浅静脉治疗下肢慢性静脉疾病(CVD)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4月-2009年12月应用腔内激光闭合大隐和曲张浅静脉治疗的CVD患者的临床资料,纪录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症状和体征,评价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腔内激光治疗后大隐和曲张浅静脉的闭合情况,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及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果共应用腔内激光闭合大隐和曲张浅静脉治疗CVD 356条患肢;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能使97.2%的患肢大隐和曲张浅静脉达到完全闭合,再治疗率为2.8%。术后主要并发症有淤斑、硬结、疼痛、麻木和灼伤等,但这些并发症均为自限性,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腔内激光闭合大隐和曲张浅静脉能显著缓解下肢慢性静脉疾病症状和体征,并能取得良好的美容效果,启动激光前去血和术后压迫能提高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内脏动脉瘤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内脏动脉瘤(VAAs)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2003年6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8例VAAs;男性2例,女性6例;年龄30~72岁,平均49岁.8例患者共有9个动脉瘤,包括脾动脉瘤4例,肠系膜上动脉瘤2例,肾动脉瘤2例(3个).均经彩色超声、CTA或DSA明确诊断.6例行经腹动脉瘤切除,其中3例行血管重建.1例伴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脾动脉瘤切除、脾切除和脾肾静脉分流术.1例双侧肾动脉瘤患者,左肾动脉瘤较大,且接近肾门,行动脉瘤切除和肾摘除术,右肾动脉瘤直径1.2 cm,密切随访.2例经股动脉行动脉瘤栓塞治疗.结果 本组8例VAAs患者,无论是动脉瘤切除、两端动脉结扎;还是端端吻合,人工血管间置血流重建;以及经股动脉病灶栓塞治疗,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没有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60个月,平均26.5个月,效果良好.结论 VAAs一旦明确诊断,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选择性手术或栓塞术足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直径<2 cm且无症状的VAAs可考虑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慢性缺血的技术可行性、通畅率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8年8月应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ubintimal angioplasty,SIA)治疗的112例患者的122条动脉硬化闭塞患肢的临床资料,动脉闭塞平均长度为10.25 cm(4.5~28 cm),其中23条肢体为生活方式受限性间歇性跛行,99条为严重性缺血.详细纪录患者的病史、病变特点、操作技术过程、并发症和随访信息.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患肢通畅率和临床效果(救肢和症状改善).结果 SIA技术成功率为83%,成功进行SIA的患者平均踝肱指数从0.19±0.11增加到0.67±0.29(P<0.01),1年、2年冉管化通道的通畅率和临床有效率分别是54%±5%、45%±4%和82%±5%、79%±4%.没有严重后果的并发症发生. 结论 SIA技术成功率高,临床效果满意,本组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所致慢性缺血较好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外科实验研究的内容一般是针对临床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索,血管外科实验研究也同样遵循这个基本原则.实验外科并非简单的藉助动物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的范畴,而是利用科学方法、科学手段和科学的思维方式直接或间接对人体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程演变和转归以及预防和治疗进行探索和研究.以下就血管外科实验研究现在主要的热点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顺行静脉造影在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NIVC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经左下肢顺行静脉造影诊断的NIVCS(A组+B组)和原发性下肢静脉慢性功能不全(CVI)患者(C组)的病例资料,NIVCS患者均经静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A组采用受压髂静脉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和曲张浅静脉腔内激光(EVLA)治疗,B组和C组均接受EVLA治疗,随访比较各组疗效。结果 顺行静脉造影检查共发现91例NIVCS患者(A组39例,B组52例)和554例原发性CVI患者(C组)。随访1~24个月,A组和C组疗效确切,而B组效果欠佳。结论 顺行静脉造影诊断NIVCS的特异性高,对NIVCS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即顺行静脉造影诊断的NIVCS患者在治疗浅静脉返流的同时常需处理髂静脉的回流障碍。  相似文献   
18.
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三例报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退行性病变,是大、中动脉的基本病理过程,主要是细胞、纤维基质、脂质和组织碎片的异常沉积,在动脉内膜或中层发生增生过程中复杂的病理变化,在下肢动脉狭窄和闭塞性病变中比较常见。经典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内膜剥脱术、旁路转流术和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等,但均有一定的指征和局限性。我院从2003年12月~2004年2月,应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ubintimal angioplasty,SIA)新方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3例,取得成功,近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DIOMED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初步评价DIOMED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方法:20例病人共26条患肢均行激光或激光结合手术治疗,主要应用4种手术治疗方式:①单纯激光治疗;②激光治疗加高位大隐静脉结扎术;③激光治疗加合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④激光治疗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交通支结扎术。结果:经随访2~14个月,所有病人都恢复正常生活自理或工作,无局部复发表现,疗效满意。结论:静脉内激光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不遗留手术疤痕、操作简便和疗效好的新治疗方法,还可联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 ,其病因尚不清楚。我们对静脉曲张患者和正常对照的大隐静脉标本采用Weigert染色方法检测胶原和弹性纤维的含量及形态分布 ,探讨静脉壁中胶原和弹性纤维的改变与静脉曲张形成的联系。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 :自 2 0 0 0年 9月~ 2 0 0 1年 11月 ,在我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抽取 3 5例 ,其中男 2 1人 ,女 14人 ,年龄19~ 71岁 ,在曲张静脉抽剥术时取曲张段大隐静脉。在上述患者中随机抽取 2 1例 ,在术中取远离曲张段的非曲张段大隐静脉。另取 6例行大隐静脉移植的患者 ,其中男 3人 ,女 3人 ,年龄 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