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0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32.
腹腔积液CT表现及其解剖,病理基础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不同性质和来源腹腔积液的CT表现特点及其解剖、病理基础。材料和方法:搜集行CT扫描且积液性质和来源明确的腹腔积液病例60例,观察和分析其液体分布、量、CT值及合并腹膜改变的CT表现。结果:就腹腔积液分布情况来看,腹腔脓肿(4例)及腹腔血肿(2例)均位于原发灶附近,其余54例常使右肝周间隙受累。从积液量来看,4例腹腔脓肿均小于所在解剖间隙范围,其余56例缺乏特征性。CT值方面,不同性质积液难以从CT值差异加以区分,但16例漏出液其CT值均小于30HU。合并腹膜改变,依性质不同而有一定差异。结论:不同性质和来源腹腔积液在液体分布、量、CT值及合并腹膜改变等方面在CT表现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全面分析、综合考虑这几方面的CT表现有助于判断积液性质和来源。  相似文献   
33.
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从临床上分为急性轻症胰腺炎和急性重症胰腺炎;从病理学上,分为水肿性和坏死性胰腺炎。轻症者约占80%~85%,病情比较轻;重症者约占15%~20%,病情严重,常并发危及生命的全身并发症(如呼吸衰竭、休克、败血症等)或局部并发症(如胰腺坏死、脓肿),病死率为15%~56%。自从Fitz于1889年首次描述AP以来,如何判断AP的严重程度以及如何提高判断的准确度一直是临床医生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4.
胰腺的血管系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胰腺的血管是上腹部内脏血管系统非常重要而又复杂的组成部分之一。来自腹腔动脉干的胃十二指肠动脉与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一道,构成了胰腺丰富的动脉血管网,作为肝外门静脉系统最重要的两大静脉属支环路之一的胰头静脉弓和来自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的属支组成了组成了引流胰腺血液的静脉框架,正确认识胰腺的血管解剖并熟悉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识别胰腺血管系统在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异常状况,为相关疾病的全面而准确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35.
胰周区域淋巴结CT表现及其解剖、病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所述胰周淋巴结主要位于胰周围、肠系膜根部、门腔间隙和脾门。常见的淋巴结病变包括结核、淋巴瘤及转移性肿瘤。淋巴结结核CT强化表现为淋巴结增大,呈周边强化,易形成多房样征象。87.5%霍奇金病和70%非霍金奇淋巴瘤淋巴结增大呈均匀强化,少数呈均匀强化并坏死,解剖上优势地累及腹主动脉周围上、下部淋巴结。转移性肿瘤结增大强化特征与原发灶的细胞类以及有无化疗等相关,其优势解剖分布取决于原发肿瘤的淋巴引流途径。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术后肝脏切缘单纯术后改变与复发的MRI表现特征。方法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术后定期复查或临床怀疑复发采用MRI检查的病例共20例。MRI包括:T1WI横断面平扫和横断面、冠状面增强扫描.VIBE序列扫描.T2WI横断面平扫,冠状面TrueFisp序列扫描。结果肝脏切缘单纯术后改变13例、复发6例、可疑复发1例;残肝内复发12例,其中侵犯左、右肝管及肝总管3例;肝门、门腔间隙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3例,腹膜、肠系膜广泛种植2例。结论MRI能鉴别肝脏切缘单纯术后改变和复发,早期发现肝内、外复发灶。  相似文献   
37.
38.
腹膜后间和射解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膜后间隙(retroperitoneal space)的放射解剖学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以解剖学家Congdon为代表的侧重于筋膜结构的纯解剖观察(40-60年代);以放射学家Meyers为代表的放射解剖学研究,提出了肾旁前、吉、肾旁后间隙是的腹膜后间隙的新的解剖划分(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以放射学家为主,也包括一部分解剖学家,在Meyers的腹膜后间隙解剖划分的框回基础上,提出了不少新  相似文献   
39.
大肠癌致争性完全机械性肠梗阻的X线更平片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肠癌致急性完全机械性肠梗阻的X线平片表现特征。材料与方法:搜集33例曾于术前作腹部X线平片检查并经手术或纤维结肠镜病理证实为大肠癌致急性完全机械性肠梗阻病例,就以下X线表现进行分析:⑴梗阻近、远侧肠管表现;⑵梗阻部位改变;⑶全并症X线征象。结果:梗阻发生于盲肠及回盲部平面3例,仅表现为小肠梗阻改变;升结肠及结肠肝曲平面6例,其中5例现现盲袢综合征;左半结肠及直肠平面24例,均显示一般机械性肠梗阻特点,其中1例并盲袢综合征。全组33例中,14例(42.4%)于硬阻部位可见软组织肿块影、肠腔狭窄或局部密度增高影,且梗阻部位征象显示与摄片体位有关;6例(18.2%)见肠穿孔或腹腔转移致腹膜炎征;4例(12.1%)可见慢性肠梗阻表现。结论:大肠癌致急性完全机械性肠梗阻X张平片检查,不仅可判断梗阻部位,部分症例还可依据梗阻部位表现判断梗阻原因。合理的的摄片体位,有利于梗阻病因征象的显示。  相似文献   
40.
谢娜  闵鹏秋  邓开鸿 《华西医学》2002,17(4):581-581
门脉高压性胃病也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本文就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命名、内镜组织学分类、病理基础、影像学诊断及其临床意义等作一综述。1 PHG的内镜分类及定义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常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约占80 % 〔1〕,但也有 30 %的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由门脉高压性胃病所引起〔2〕。关于门脉高压性胃病 ,以往曾被称为“胃炎”、“糜烂性胃炎”、“酒精性胃炎”、“胃粘膜充血”、“出血性胃炎”等。 1 985年 ,McCormark等〔1〕研究发现 ,此病发现为胃粘膜和粘膜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