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国内外医药市场现状分析与趋势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郭胜民  范晓雯 《中国药房》2000,11(5):201-202
目的 :分析医药市场特点 ,为做好医药市场工作提供客观参考。方法 :回顾与分析了1999年国内外医药市场特点。结果与结论 :近期医药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消费结构更趋合理 ,中药植物药增长迅速 ,OTC市场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2.
我国制药企业发展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一流的咨询企业麦肯锡(Mckinsey)公司提出,每个企业都由称为7-S的要素构成,此7-S要素是指战略(Strategy)、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s)、作风(Style)、人员(Staff)、技能(Skill)和共同的价值观(Shared values)。战略、结构、制度是企业的“硬件”,作风、人员、技能、共同的价值观都属于“软件”。一个企业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环境提供的机会、经营目标、战略、组织结构和制度等要素之间的协调程度。企业要通过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善于识别发展机会和面临的威胁,找出发展的目标,并决定实现此目标的  相似文献   
23.
知识经济时代的医药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胜民  范晓雯 《中国药房》1999,10(3):99-101
目的: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振兴民族医药工业。方法:分析了世界医药发展史及近代科技与经济发展动态。结果与结论:认为创新为知识经济的主要时代特征,并成为推动企业与经济的重要动力。同时提出了企业在人才培养、管理、机制、营销等方面实施创新的一些思路处方法。  相似文献   
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但近几年,国有大、中型医药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主要原因是企业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不合理。1998年1月6日,在全国医药管理局长会议上有关领导指出,医药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行政管理和宏观调控乏力,许多国有医药企业仍然没有从困境中走出来,因而强调1998年工作重点是继续加快医药工业结构调整。据1996年统计:我国独立核算医药工业企业3325家,其中国有企业504%,集体企业29.6%,“三资”企业与股份制企业分别占卫4%和6%,而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  相似文献   
25.
据来自IMS药品战略小组的最新报告,预测到2000年,世界药品市场将达到3790亿美元(以出厂价计算),1996-2000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6.7%。预测1996~2000年,中国市场增长势头强劲,CAGR为14.7%。在发达国家中,增长最快的是澳大利亚。CAGR为10.5%。这将得益于澳大利亚在东南亚的主要贸易合作伙伴的市场增长。l各类药油市场趋势互.且心血曾亲统林伯:1991年心血管药的世界销售额为250亿美元,1992年为270亿美元,占世界药品市场的最大份额,居世界市场首位。本类药物中最有前途的是钙枯拉剂、ACE抑制剂和降血脂药,它…  相似文献   
26.
21世纪我国医药市场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市场构成、市场特点、政策法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流行病学等方面探讨了21世纪我国医药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27.
酸枣仁总皂甙中枢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报道酸枣仁总皂甙的中枢抑制作用: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协同戊巴比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拮抗苯丙胺的中枢兴奋作用。其中枢抑制作用是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8.
10年来世界上市的突破性新药及其市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胜民  范晓雯 《中国药房》2000,11(3):103-105
目的 :为我国新药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对1989年~1998年10年间世界上市新药进行了分析。结果与结论 :预示今后数年内世界医药市场的主导产品及发展动向 ,并初步阐述了世界新药创新的六大模式。  相似文献   
29.
实现中药制药工业现代化的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我国中药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中药市场不断扩大化;中药产业现代化;中药材生产产业化;中药销售代理化;中药市场国际化;中药消费结构不断变化,以及中药将走向大品种大企业大集团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1]。随着各国政府及人民对中药的不断认识和接受,为中药发展和走向世界创造了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就我国中药工业而言,如何抓住这一良好机遇,提高中药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振兴民族医药工业,使中药更广泛的走向世界,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 加强中药基础研究,促进中药工业发展 目前,中成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