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5465例0~7岁住院儿童疾病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贯彻实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因此,研究如何预防儿童疾病、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32.
肿瘤放射治疗中辐射增敏剂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改变肿瘤微环境、清除自由基和电子、细胞周期同步化、抑制DNA损伤修复、促进细胞凋亡和生物还原作用。目前临床应用的常规辐射增敏剂有硝基咪唑类化合物、环氧化酶-2抑制剂、铂类、天热药物,为减轻不良反应,采用小剂量多次照射或与解毒药物并用或局部用药等。新型辐射增敏剂有纳米粒、核仁素的特异性核酸适配体AS1411、STAT3反义寡核苷酸,他们作为放疗增敏剂能在肿瘤组织内被动靶向地聚集,进而达到杀死肿瘤的目的。近年来,寻找更高效辐射增敏剂的重点放在能影响某些还原酶的药物,设法进一步加重肿瘤乏氧状态,并且使提升细胞放射抗性的蛋白表达量下降,从而发挥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十二指肠乳头形态对选择性胆管插管(selective biliary cannulation, SBC)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西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诊疗的912例胆胰疾病患者的资料,采用Haraldsson 提出的十二指肠乳头形态内镜下分类方法,分析不同十二指肠乳头形态的SBC成功率、预切开率、困难插管率及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 PEP)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86.95%(793/912)的患者十二指肠乳头形态符合Haraldsson 分型中的一种,其中规则型(Ⅰ型)占77.18%(612/793)、小乳头型(Ⅱ型)占10.21%(81/793)、突出或下垂型(Ⅲ型)占8.58%(68/ 793)、皱折或脊状型(Ⅳ型)占4.04%(32/793)。Ⅰ~Ⅳ型乳头SBC成功率分别为98.86%(605/ 612)、90.12%(73/ 81)、88.24%(60/68)和96.60%(28/32),Ⅰ型乳头SBC成功率高于Ⅱ~Ⅳ型乳头(P均<0.008),Ⅱ型和Ⅲ型乳头SBC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Ⅰ~Ⅳ型乳头预切开率分别为7.84%(48/612)、32.10%(26/81)、50.00%(34/68)和25.00%(8/32),Ⅰ型乳头预切开率低于Ⅱ~Ⅳ型乳头(P均<0.008),Ⅱ型和Ⅲ型乳头预切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Ⅰ~Ⅳ型乳头困难插管率分别为12.42%(76/612)、39.51%(32/81)、58.82%(40/68)和28.12%(9/32),Ⅰ型乳头困难插管率低于Ⅱ型和Ⅲ型乳头(P均<0.001),Ⅲ型乳头困难插管率高于Ⅳ型乳头(P=0.004),Ⅰ型与Ⅳ型乳头、Ⅱ型与Ⅲ型乳头困难插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08)。Ⅰ~Ⅳ型乳头PEP发生率分别为2.61%(16/612)、12.35%(10/81)、5.88%(4/68)和6.25%(2/32),Ⅱ型乳头PEP发生率高于Ⅰ型乳头(P<0.001),Ⅰ型与Ⅳ型乳头、Ⅱ型与Ⅲ型乳头PEP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08)。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形态影响SBC。Ⅰ型乳头的SBC最为容易;Ⅱ型和Ⅲ型乳头的SBC较难,且Ⅱ型乳头的SBC需警惕PEP风险。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女性月经初潮年龄、生育次数、绝经年限与前臂远端骨密度的相关关系。方法周围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pDEXA)检测前臂远端骨密度,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记录受试者月经初潮年龄、生育次数及绝经年龄、绝经年限,测量身高、体重。结果月经初潮年龄与骨密度明显负相关,生育次数与骨密度负相关,绝经年限与骨密度负相关。结论月经初潮年龄决定峰值骨量,生育次数和绝经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5.
有机氯农药残留及GSTM1基因与女性乳腺癌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血清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及谷胱甘肽转移酶M1(GSTM1)基因多态性与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运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自2006年9月-2007年10月收集女性乳腺癌病例及对照共70对,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血清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GSTM1基因多态性。结果2型交互作用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单独暴露于滴滴涕(DDT)高残留的OR值为3.859,95%CI=1.195~12.466,单独GSTM1缺失基因型的OR值为1.343,95%CI=0.355~5.075,两因素共同作用的OR值为5.557,95%CI=1.633~18.903,r值为1.237,提示GSTM1缺失基因型对血清DDT残留效应有放大作用;单独暴露于六六六(HCH)高残留的OR值为2.731,95%CI=0.841~8.869,单独GSTM1缺失基因型的OR值为1.483,95%CI=0.478~4.603,两因素共同作用的OR值为3.866,95%CI=1.178~12.682,r值为1.379,提示GSTM1缺失基因型对血清HCH残留效应有放大作用。结论GSTM1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危险因素DDT、HCH暴露在乳腺癌发生中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6.
云克对绝经后骨质疏松骨代谢调节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云克对骨代谢调节的作用。方法选择明确诊断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113例,监测云克治疗前及治疗后9个月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雌二醇(E2)及骨密度(BMD)的变化。结果治疗前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BMD及E2明显降低(P〈0.01)。IL-1、IL-6、BALP、BGP明显升高(P〈0.01)。TNF-α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9个月,IL-1、IL-6、BALP、BG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BMD增加(P〈0.05),E2无明显变化。结论云克对骨生成区具有明显的导向性,进入骨组织参与骨代谢调节,具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丢失,增加BMD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对6种中药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忠 《中国药业》2003,12(6):52-52
目的:考察与输液配伍后6种中药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的数目。方法:用ZWF—4C型注射波微粒分析仪测定配伍前后的中药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的数目。结果:配伍后液体中不溶性微粒显增加,但大多数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检测方法可能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将中药有效成分支接制成输液将成为注射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8.
双黄连制剂含量分析方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忠 《中国药事》2004,18(3):194-196
双黄连制剂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组成,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的功能.金银花的主要成分为绿原酸、咖啡酸;黄芩的主要成分为黄芩苷、黄芩素;连翘的主要成分为连翘苷、连翘酯苷、连翘酯素.<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中对双黄连制剂只是控制了黄芩苷的含量,本文对双黄连制剂近几年含量分析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
<正> 患者女性,19岁,未婚。因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七天入院。患者坚决否认性生活及停经史。查体:腹软,下腹部可触及一大约10×10×8cm的肿物,表面光滑有囊性感,紧张度大,压痛阳性。肛诊:子宫后位较小,子宫前方可触及上述肿物。妇科拟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B超检查示:在耻骨联合上方可探查到一约12×10×8cm肿物,有完整、光滑,其内液性区中可见强弱不等的光点反射,推动腹壁可见液体波动现象。肿物后下方可见一椭圆形均质低回声区,疑为子宫。故B超提示①盆腔囊肿(畸胎瘤可能性大);②子宫偏小。临床初步诊  相似文献   
40.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140型杨宗鹏,洪花粉,郭忠1982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140例,收到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140例患者中男78例,占55.7%;女62例,占44.3%。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