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71.
72.
喉癌组织中P16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周期失控是癌变的重要原因.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能激活CDK4,使细胞由G1期进入S期,进行DNA合成,开始增殖[1].新近发现的新型抑癌基因P16可限制此过程[2,3],P16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短臂9p21上,在许多肿瘤细胞系有缺失,缺失率达75%.p16蛋白与cyclin D1竞争地结合CDK4,抑制它的活性,使之解除对Rb的磷酸化,从而不能释放转录因子E2F,阻止细胞由G1期进入S期,抑制细胞无限增殖[3,5].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P16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探讨P16在喉癌发生中的作用及P16与喉癌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判断喉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3.
喉癌组织ICAM-1表达与喉癌侵袭转移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CAM-1在喉癌及正常人喉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喉癌组织中ICAM-1的表达高于正常喉粘膜,而非转移喉癌组较转移组表达更强。提示:喉癌组织高表达ICAM-1可能是机体抗肿瘤免疫增强的反映。  相似文献   
74.
喉癌患者颈淋巴结中溶菌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喉癌患者颈淋巴结中溶菌酶(LZM)的抗肿瘤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喉癌患者颈淋巴结石蜡切片中的LZM分布进行观测,采用细胞培养技术,以喉癌患者颈淋巴结中提取的Mφ作效应细胞,自体癌细胞作靶混合培养,ConA刺激原作对照,测定Mφ杀伤能力及LZM含量。结果表明:癌转移阴性淋巴结石蜡切中LZM阳性巨噬细胞(LPM)数目高于癌转移阳性淋巴结(P〈0。01);ConA刺激后,Mφ释放LZM含量及杀伤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绝经后非老年女性人群循环中GDF11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与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关系及其是否可作为该年龄组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预测指标。方法收集绝经后非老年女性人群空腹血清,使用GDF11特异性ELISA方法检测受试者血清GDF11浓度。对所有受试者后前位腰椎1-4及左侧髋部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使用SPSS软件进行GDF11浓度与BMD值相关性的分析。按血清GDF11四分位数将受试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并计算组间骨质疏松症发病风险比值比。结果在此人群中,GDF11与骨密度呈负性相关。高GDF11人群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显著高于低GDF11人群组。高GDF11人群组骨质疏松症发病风险明显高于低GDF11人群组。结论在绝经后非老年女性人群中,血清GDF11浓度与BMD值呈负性相关;GDF11浓度升高与骨质疏松症发病相关且可作为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6.
郭丽娟 《现代保健》2010,(29):72-73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原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产妇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发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高危因素是高龄、出血多、输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术中合并其他手术、术后应用止血药等.治疗采用肝素、小剂量的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复方丹参等,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有下肢血栓性静脉炎高危因素的孕妇,术前术后应加强预防,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7.
目前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由于治疗创面大、渗血、渗液较多,正确引流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和扩散,有利于伤口愈合。我科对乳腺癌手术病人采用自制负压引流瓶引流手术创面的方法后,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郭丽娟  贾玉琦  孙冬梅 《吉林医学》2010,31(29):5224-5225
<正>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科室,又是预防和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的重危科室。特别是2009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新的管理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及  相似文献   
79.
口腔颌面部疼痛指头颈部、口腔颜面部的疼痛,其中有牙源性疼痛、肌肉骨骼系统疼痛、神经血管性疼痛、神经性疼痛。另外,口腔颌面部也是心因性疼痛及慢性痛容易出现的部位。  相似文献   
80.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技术评价不同左室几何构型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右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方法 109例OSAS患者按左室构型分为正常构型组(NG)、向心性重构组(CR)、离心性肥厚组(EH)和向心性肥厚组(CH)。应用二维应变技术测量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右室整体收缩期在纵向的峰值应变;比较不同构型组间常规超声参数及二维应变参数的差异。结果 1常规超声参数:109例OSAS患者中,NG组41例(37.6%),CR组28例(25.7%),EH组21例(19.3%),CH组19例(17.4%),四组间右室常规超声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二维应变参数:EH组右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右室整体峰值应变与NG组比较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组仅右室心尖段纵向峰值应变较NG组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S患者在没有肺动脉高压及左室射血分数减低时,不同左室几何构型的右室整体收缩功能存在差异,二维应变能早期评估右室整体及局部的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