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摘要:目的检测 环状非编码RNA( cireRNA)_ 0085135 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以及对胃癌的临床诊断效能。方法收集62 例胃癌患者(胃癌组)、50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疾病组)以及50例体检健 康者(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清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检测胃癌患者、胃部良性疾病患者和体检健康者血清circRNA_ _0085135的表达水平。ROC曲线评估ceircRNA_ 0085135 对于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并分析circRNA_ 0085135 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circRNA_ 0085135 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相对表达量为24.96( 10.51,41.45),显著高于胃部良性疾病组6.13(0.23,17.82)和健康人对照组0. 79(0.18,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1.79, P<0.0001),血清 circRNA_ _0085135诊断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 AUCROC)为0.812 6( 95%Cl:0.7458~0.8794,P<0.000 1),当cut-off 值为6.390时,其敏感性为87.1% ,特异性为64.0%。血清circRNA. _0085135 表达量与TNM分期(x2=5.314,P=0.021)、肿瘤最大径(x2=9.789,P=0.002)、淋巴结转移(x2= 7.806,P=0.005)有关(P<0.05)。结论circRNA_ _0085135 在胃癌中呈高表达,并与TNM分期、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胃癌潜在的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miR-92a-1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探究miR-92a-1单独或联合CEA,CA-199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连续收集2018年5月—2019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31例结直肠癌患者、5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及50例健康受试者血清,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和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IA)法检测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miR-92a-1、CEA和CA199的表达水平,分析血清miR-92a-1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s,ROC),分析miR-92a-1及其联合使用CEA,CA-199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结果  血清miR-92a-1、CEA及CA-199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结直肠腺瘤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直肠癌患者血清miR-92a-1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均P < 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发病部位无关(均P>0.05);miR-92a-1诊断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为0.875(95% CI:0.833~0.918),诊断敏感性为72.5%,特异性为86%,miR-92a-1联合CEA、CA-199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的AUC为0.904(95% CI:0.865~0.943),诊断敏感性为80.2%,特异性为91%。   结论  miR-92a-1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并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相关,miR-92a-1联合常规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结直肠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lncRNA SNHG10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与可能的机制。 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根治性结直肠癌切除术的78例患者的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采用qPCR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结直肠癌细胞(SW480、SW620、HT-29和LoVo)及人正常结直肠黏膜细胞FHC中lncRNA SNHG10和miR-532-3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在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SNHG10和miR-532-3p间的靶向关系。向SW620细胞中转染si-SNHG10或miR-532-3p mimic或共转染si-SNHG10+miR-532-3p inhibitor,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其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采用WB法检测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变化。 结果: SNHG10 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P<0.05 或 P<0.01),其表达水平与TNM分期和远处转移有关(均P<0.05);miR-532-3p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呈低表达,其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或P<0.01),SNHG10和miR-532-3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225, P=0.048)。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SNHG10靶向调节miR-532-3p的表达。下调 SNHG10 或上调 miR-532-3p 的表达后,SW620 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1),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抑制miR-532-3p表达后,敲低lncRNA SNHG10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被逆转(均P<0.05)。 结论: lncRNA SNHG10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并与TNM分期和远处转移相关,lncRNASNHG10靶向调控miR-532-3p表达并通过EMT途径影响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34.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附5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普外科 1978年 6月~ 1999年 6月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 84例 ,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 5 0例 ,手术治疗 34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科自 1978年 6月~ 1990年 10月收治SAP患者 36例 ,手术 34例 ,另 2例拒绝手术行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 ,1990年 11月~ 1999年 6月收治SAP患者 4 8例 ,均行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中西医结合组 (结合组 ) 5 0例 ,男 2 3例 ,女 2 7例。手术组 34例 ,男 2 1例 ,女 13例。病因 :结合组胆道疾病 2 6例 ,暴饮暴食 15例 ,外伤 3例 ,无明显诱因 6例 ;手术组胆道疾病 18例 ,…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血浆外泌体环状RNA(circRNA)hsa_circ_002241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明确诊断胃癌初诊患者60例,慢性胃炎患者30例(疾病对照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浆外泌体中hsa_circ_0022417的表达水平以及血清CEA、CA19-9的表达...  相似文献   
36.
目的采用连续监测法检测郑州地区健康成年人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活性水平并初步建立其参考区间。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C28-A3指南,选择本院特需中心600例健康体检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比例为1:1,分别按年龄段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分为5组,采用连续监测法检测血清Lp-PLA2活性,以百分位数法建立血清Lp-PLA2活性的参考区间。结果郑州地区健康成年人的血清Lp-PLA2活性呈正态分布,男性Lp-PLA2活性为407±109U/L,女性Lp-PLA2活性为343±87U/L,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5.661,P<0.01);Z检验结果显示Z>Z*,需单独建立男性和女性的参考区间。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各组间无显著差异(F=1.286,P=0.278),女性各组间有显著差异(F=2.480,P=0.047),LSD检验进一步分析显示,40岁以下2个年龄组间和40岁以上3个年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F=0.114,P=0.737和F=0.051,P=0.950),而40岁以上年龄组血清Lp-PLA2活性显著高于40岁以下年龄组(t=3.145,P=0.002)。郑州地区健康成年人血清Lp-PLA2活性95%参考区间男性为:189~629 U/L;女性为:160~479 U/L(18~39岁),165~515 U/L(40~76岁)。结论初步建立了郑州地区成年健康人血清Lp-PLA2活性的参考区间,为临床医生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诊断治疗和预后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分析河南省某三甲医院人乳头瘤病毒(HPV)受检者的感染情况及亚型分布特征,为HPV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PCR+导流杂交法试验,对2017年9月至2022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HPV受检者的分泌物样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包括14种高危型、5种疑似高危型和18种低危型共37种型别。结果 115 672例受检者中共检出HPV阳性23 116例,阳性率19.98%,阳性率居前5位的亚型分别为HPV16、52、58、53和39型;男性和女性分别检测5 139例和110 533例,阳性率分别为33.84%和19.34%。男性HPV感染以低危型和单重感染为主,分别占56.70%、66.36%;女性以高危型为主,占63.80%,<18岁组以三重及以上感染为主,占47.31%,≥18岁组以单重感染为主,占73.51%。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岁组最高,为48.26%。结论 河南省该医院受检者女性以高危型单重感染为主,男性以低危型单重感染为主,应加强HPV科普宣传、筛查和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