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21.
目的评估白细胞表达补体受体(CR)1(CD35)和CR3(CD11b)作为诊断细菌感染指标的可能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9例细菌感染患者及23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CD35和CD11b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分别计算各组中性粒细胞CD35 MFI/淋巴细胞CD35 MFI比值(简称CD35比值)、中性粒细胞CD11b MFI/淋巴细胞CD11b MFI比值(简称CD11b比值),并按公式[感染指数=中性粒细胞MFI2/(淋巴细胞MFI×单核细胞MFI)]计算CD35感染指数和CD11b感染指数,同时检测CD64 MFI并计算CD64比值及CD64感染指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诊断细菌感染的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淋巴细胞CD35 MFI、CD11b MFI和CD64 MFI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0 1、P0.01、P0.000 1),而中性粒细胞CD35 MFI、CD11b MFI和CD64 MF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 1、P0.000 1、P0.01);细菌感染组单核细胞CD11b MFI和CD64 MFI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 1、P0.001),而2个组之间单核细胞CD35 M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CD35比值、CD35感染指数、CD11b比值、CD11b感染指数、CD64比值及CD64感染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D35比值、CD11b比值和CD64比值诊断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1b感染指数诊断细菌感染的AUC大于CD64感染指数(P0.05),而CD35感染指数与CD64感染指数之间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35和CD11b可作为诊断细菌感染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IgM和IgG抗体不同检测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5例COVID-19患者,以同期20例排除SARS-CoV-2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和胶体金法检测所有对象的血清SARS-CoV-2 IgM和IgG抗体。同时检测COVID-19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SARSCoV-2 IgM和IgG抗体的敏感性分别为48%和56%,特异性均为100%,胶体金法检测血清SARS-CoV-2 IgM和IgG抗体的敏感性分别为88%和76%,临床特异性均为100%。2种方法检测血清SARS-CoV-2 IgM和IgG抗体总符合率分别为68.9%和73.3%。25例COVID-19患者中有36%的患者血清PCT升高、72%的患者血清CRP升高、84%的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结论SARS-CoV-2 IgM和IgG抗体不同检测方法之间差异较大,用于COVID-19患者的临床诊断时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3.
小儿桡骨小头错缝,是儿童的特有损伤,也是儿童的常见损伤,俗称“错环”,X线不能显影。小地桡骨小头错缝伤势虽然不重,但同样影响时关节的活动功能,临床有少数病例不经治疗亦能自愈,但绝大多数患者均需复位才能痊愈。我们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对本病行之有效的整复方法.与一般的骨伤科学书籍中讲述的手法有别。整复方法:患儿被人抱扶,术者立于患侧,一手握住患腕,另手托住肘部,拇指按压于绕骨小头部,术者提患脱之手将患侧前臂族前,再极度屈曲肘关节,同时另手拇指下压烧骨头,常可听到清脆的“咋呼”声,即为复位…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科雷氏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1990年2月-1999年12月,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科雷氏骨折425例。结果:所有病例均在26天之内达临床愈合,无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结论:中药内县外敷治疗科雷氏骨折,仙外兼治,能缩短病程,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胆囊结石患者合并壁间结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间连续340例实施硬镜取石保胆手术的胆囊结石病人合并胆囊壁间结石情况,及其与华支睾吸虫感染、年龄、性别、术前血糖、血脂水平、乙肝病毒感染、胆囊结石的数量和大小的关系。结果①340例胆囊结石患者中发现合并壁间结石79例(23.2%)检出华支睾吸虫感染阳性153例(45.0%)。②华支睾吸虫感染阳性患者合并壁间结石49例(49/153,32.0%);感染阴性患者合并壁间结石30例(30/187,16.0%),感染阳性者合并结石率较高(P=0.01);79例合并壁间结石的病人中,47例壁间结石内发现华支睾吸虫卵(59.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壁间结石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术前血糖、血脂水平、乙肝病毒感染、胆囊结石的数量和大小等因素关系不大,而与华支睾吸虫感染有关(OR-2.29;95%CI=1.35~3.86,P=0.002)。结论华支睾吸虫感染是胆囊结石患者合并砖间结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血清外泌体来源lnc-KIAA1586-2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临床明确诊断的110例CRC患者及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同时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qRT-PCR法检测血清外泌体中lnc-KIAA1586-2的表达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与CA19-9的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价不同指标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 CRC患者血清外泌体中lnc-KIAA1586-2的相对表达水平(2.96±0.1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56±0.11)(t=9.53,P<0.001),患者术后血清外泌体lnc-KIAA1586-2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下降。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血清外泌体lnc-KIAA1586-2诊断CRC的AUC为0.832,显著优于传统肿瘤标志物CEA、CA19-9的诊断效能。单因素分析发现血清外泌体lnc-KIAA1586-2相对表达量与肿瘤长径(χ2...  相似文献   
28.
背景与目的:化疗耐药是导致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阐明胃癌细胞化疗耐药的机制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探讨巨噬细胞外泌体源miR-223对胃癌细胞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购自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细胞库/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细胞资源中心的胃癌细胞与巨噬细胞及其来源外泌体共培养,检测miR-223的表达水平并观察其对奥沙利铂的化疗敏感性。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是否通过外泌体传递miR-223至胃癌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细胞凋亡实验观察巨噬细胞外泌体源miR-223对胃癌细胞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外泌体源miR-22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奥沙利铂耐药的关系。结果:巨噬细胞及其外泌体与胃癌细胞共培养后,胃癌细胞对奥沙利铂化疗的敏感性降低,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 50 )明显升高;同时miR-223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巨噬细胞通过外泌体传递miR-223至胃癌细胞。巨噬细胞外泌体源miR-223通过调控FBXW7增强胃癌细胞抗凋亡能力,促进其对奥沙利铂的耐药。奥沙利铂耐药胃癌患者外周血外泌体miR-223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巨噬细胞通过外泌体传递miR-223增强胃癌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耐药,外周血外泌体源miR-223有望成为胃癌患者化疗耐药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9.
目的:评估血浆外泌体源环状RNA(circRNA)hsa_circ_0064910在胃癌中的诊断效能,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院治疗的60例胃癌患者,30例慢性胃炎患者(疾病对照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的30名健康者(健康对照组)...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miR-92a-1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探究miR-92a-1单独或联合CEA,CA-199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连续收集2018年5月—2019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31例结直肠癌患者、5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及50例健康受试者血清,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和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IA)法检测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miR-92a-1、CEA和CA199的表达水平,分析血清miR-92a-1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s,ROC),分析miR-92a-1及其联合使用CEA,CA-199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结果  血清miR-92a-1、CEA及CA-199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结直肠腺瘤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直肠癌患者血清miR-92a-1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均P < 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发病部位无关(均P>0.05);miR-92a-1诊断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为0.875(95% CI:0.833~0.918),诊断敏感性为72.5%,特异性为86%,miR-92a-1联合CEA、CA-199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的AUC为0.904(95% CI:0.865~0.943),诊断敏感性为80.2%,特异性为91%。   结论  miR-92a-1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并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相关,miR-92a-1联合常规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结直肠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