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39篇
内科学   78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299篇
预防医学   11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73篇
  1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目的:探索微型种植体颈部柱状构型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设定种植体颈部为光滑柱状结构,高度分别为0mm、0.5mm、1mm、1.5mm、2mm。分别建立1mm、2mm皮质骨厚度的微型种植体-颌骨有限元模型,比较正畸加载下骨组织内应力分布的情况。结果:颈部柱状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明显均匀,传统螺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较集中。颈部柱状高度的变化对骨界面应力分布影响不大。结论:本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颈部柱状结构能明显改善微型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探讨HBV感染对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22例HBV携带者、231例慢性乙型肝炎、61例肝炎肝硬化、18例原发性肝癌和22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本组正常人外周血CD3+、CD4+和CD8+细胞百分比分别为73.7±5.4、43.6±4.3和29.2±5.4;HBV携带者、慢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外周血CD3+细胞百分比分别为67.3±11.2、70.0±12.5、64.4±16.5和58.4±43.4,除HBV携带者外,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CD4+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2.9±7.7、36.6±12.5、35.4±12.4和31.2±22.0;CD8+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9.2±7.4、28.8±9.9、24.5±9.7和20.6±13.0,其中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与正常人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随着病情进展,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逐渐发生变化,这可能影响了细胞免疫功能而致感染慢性化和重症化。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病理性瘢痕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三电极直流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电直读光谱仪检测:①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扁平瘢痕、正常皮肤组织的Zn、Cu、Fe、Mn、Se 5种微量元素含量;②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周围皮肤5种微量元素含量;③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央部和边缘部组织5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组织5种微量元素含量较扁平瘢痕和正常皮肤均减少,且较自身正常皮肤均显著性下降,而瘢痕疙瘩与增生性瘢痕间、扁平瘢痕与正常皮肤间、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患者自身皮肤与正常皮肤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瘢痕疙瘩内部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央部5种微量元素含量较边缘部均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而增生性瘢痕中央部和边缘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微量元素变化与瘢痕的病理、生理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4.
目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典型发育的正常儿童(TD)在静息状态下大脑前额叶功能连接的特征。方法:纳入3—7岁18例ASD儿童和18例TD儿童受试者,用fNIRS采集儿童大脑前额叶8min静息态数据。基于氧合血红蛋白(HbO2)、脱氧血红蛋白(HbR)在时间序列上的浓度,采用相关系数分析,计算两组受试者静息态下的功能连接强度,并比较两组儿童功能连接强度之间的差异。结果:基于HbO2、HbR的功能连接分析发现,与TD组相比,ASD组儿童大脑前额叶的功能连接强度显著降低(P<0.05),且HbO2的数据结果比HbR的更加灵敏;两组儿童功能连接强度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CH2和CH12的位置(P<0.05),相当于大脑皮层内侧前额叶皮层(m PFC)位置。结论:与TD儿童相比,ASD儿童的大脑前额叶的功能连接弱于TD儿童。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的异常功能连接,可能是ASD儿童影响沟通交流障碍的神经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会阴超声用于孕晚期宫颈评定的价值,从而对分娩应对措施作出指导。方法选用2013年9月-2014年1月该院待产的84例孕晚期初产妇,在其妊娠的37~42周,通过会阴超声来检查宫颈长度、内口宽度、羊膜囊嵌入宫颈管深度、先露高度、宫颈宽度等参数,同时调查其临产时间,从而了解宫颈形态与临产时间的关联。结果宫颈长度、宫颈内口宽度、羊膜囊嵌入宫颈管深度、先露高度与临产的时间有关( r=0.70,-038,-0.47,-0.31,P<0.05)。结论会阴超声用于孕晚期宫颈评定可以预测临产的时间,对于指导分娩时的应对措施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上肢康复辅助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均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还给予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月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月后肘关节M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月后肩关节MA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2组治疗1月后FMA-UE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1月后FIM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有效改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在老年腹膜透析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肾内科住院的48例老年腹膜透析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干预3个月末比较两组病人的透析相关化验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估两组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3个月末,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显著改善(均P005);观察组在换液技术操作、操作中异常情况的处理、饮食管理、并发症监测、情绪管理及社会回归各维度得分及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 01)。[结论]运用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能改善老年腹膜透析病人的临床指标,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8.
胃镜取出婴幼儿食管异物3例体会郄日升病例介绍[例1]10个月女婴。误吞入2分硬币5天,于1989年12月4日11时由外院转来。5天来患儿哭闹,只进少许奶汁。在外院摄X线片见胸锁关节下正中有一圆形影。随即给氯胺酮麻醉下用OlympusP10型胃镜插入未...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HFMD)患儿密切接触家属呼吸道、消化道分泌物肠道病毒检出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HFMD患儿密切接触家属50例,分别于患儿入院(急性期)及出院时(恢复期)采集咽拭子、粪便标本共200份,应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EV)核酸检测,包括EV、EV71、柯萨奇A组16型(CoxA16).结果 EV阳性患儿密切接触家属总EV阳性率78%,其中97.3%为隐性感染者.HFMD患儿密切接触家属EV阳性检出率粪便明显高于咽拭子(P≤0.05),且在患儿疾病恢复期阳性率高于急性期(P≤0.05),尤其是粪便标本(P≤0.05).结论 手足口患儿病密切接触家属EV隐性感染率高,应加入防控重点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