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1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研究了低剂量辐射联合其它因素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单独低剂量照射无明显疗效;当低剂量辐射合并干扰素治疗后可使荷瘤鼠生存期延长,体重增长缓慢。其余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2.
通常的调强放疗计划包含了多个照射野,并且每个照射野又包含了多个子野;因此在临床上实施调强放疗时增大了射线与治疗床相交的概率,治疗床对吸收剂量的影响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伊立替康化疗引起的迟发性腹泻小鼠肠黏膜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健康昆明小鼠20只,随即分成对照组,伊立替康组,奥曲肽组,伊立替康及奥曲肽预防组.观察迟发型腹泻发生情况,实验开始后第8天将小鼠处死,取小肠及结肠组织.光镜下根据Chiu标准对肠黏膜损伤程度进行分级.结果:与伊立替康组比较,伊立替康及奥曲肽预防组小鼠腹泻发生率和肠黏膜损伤程度显著降低.结论:奥曲肽可以对伊立替康引起的迟发型腹泻起到一定程度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采用兆伏级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技术图像引导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颅内危险区肿瘤病灶,评估其摆位误差及PTV外扩范围。方法对36例颅内肿瘤患者设计IMRT放疗计划,采用西门子ONCOR直线加速器配备的MVision兆伏级CBCT进行三维方向(左右、上下、前后)容积成像并与计划CT图像相匹配获取前5次放射治疗摆位后和摆位误差调整后CBCT数据,分析摆位误差及PTV外扩范围。结果36例患者三维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左右(2.22±1.37) mm、上下(2.62±1.50) mm和前后(2.77±1.34) mm。摆位误差调整后较调整前摆位误差相比在三维方向均有降低, 并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次CBCT分次间摆位误差在三维方向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若不行CBCT摆位误差校准,PTV在三维方向的外扩范围,左右:2.94 mm, 上下:3.31 mm,前后:3.52 mm。若行CBCT摆位误差校准,PTV在三维方向的外扩范围,左右: 1.00 mm,上下: 1.19 mm,前后: 1.68 mm。结论各个方向的摆位误差边界小于4 mm,采用兆伏级CBCT技术对颅内肿瘤IMRT治疗分次间摆位误差的纠正和PTV边界的评估对提高颅内危险区肿瘤IMRT治疗的精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实验观察低剂量辐射联合其他因素对肿瘤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10cGyγ线照射可使肿瘤出现时间延长,肿瘤生长速度减慢,低剂量辐射联合应用于VitC或干扰素后对肿瘤的预防作用比单独照射或单独用药更强,其中以低剂量辐射联合干扰素效果更好,低剂量辐射具有一定的肿瘤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6.
周金锋  邹华伟  刘月宾  程自平 《重庆医学》2021,50(17):2981-2984,2989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收治住院的行PCI治疗的85例老年(≥65岁)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行冠状动脉内替罗非班治疗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规范的双联抗血小板及肝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比分析两组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无复流发生率,术后1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术后1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TIMI血流3级比例更高,无复流较低,CKMB峰值较低,LVEDD和LVEF改善更优且MACE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能有效改善老年ACS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和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47.
《肿瘤研究与临床》2009,21(11):728-730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和放疗(同步或序贯)对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于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行乳腺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的患者,根据入组条件筛选出118例患者,分为4组,放疗(RT)同步芳香化酶抑制剂(AI)组(RT+AI),放疗同步他莫昔芬(TAM)组(RT+TAM),放疗序贯AI组(RT—AI),放疗序贯TAM组(RT—TAM)。通过网络影像系统查阅其放疗后1个月和至少12个月间的胸部CT影像资料。结果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RT+AI组(22.7%)和RT—AI组(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6),RT+TAM组(35.7%)和RT-TAM组(2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8)。高龄患者发生率高于低龄患者(33.9%,16.9%)(P=0.05)。术后有化疗史的患者高于无化疗史的患者(P=0.039)。结论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以及老年患者存在肺内基础疾病会增加术后放疗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与是否同步应用TAM或AI内分泌治疗无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术后并发乳糜漏16例中9例行保守治疗,7例行再次手术(打开手术切口,找到漏口,结扎、缝扎或局部胸大肌皮瓣填塞)。结果术后并发乳糜漏16例中9例经保守治疗治愈,7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对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并发的乳糜漏术中应加强预防,术后早诊断,并及时采取适当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CTF和CAF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接诊的400例Ⅲ~Ⅳ期乳腺癌或乳腺癌复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200例。A组给予含吡柔比星的CTF化疗方案进行治疗,B组给予含阿霉素的CAF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400例患者中可评价393例,其中A组可评价197例,B组可评价196例。A组总有效率为54.82%,B组总有效率为55.6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主要包括白细胞降低、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脱发、心脏毒性等,两组白细胞降低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胃肠道反应显著低于B组(P0.05),且A组脱发、心脏毒性等毒副反应也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CTF方案与CAF方案的临床疗效相当,但CTF方案的脱发现象、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及心脏毒性明显低于CAF方案,副作用更小,安全性较高,患者更容易耐受,因此CTF方案较CAF方案更符合乳腺癌患者长期系统化疗的选择,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0.
不同剂量γ射线全身照射小鼠后3、6、9、24h接种艾氏腹水癌细胞,种植后第10天用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TIL,计数其得率。结果,种植4肿瘤细胞前小鼠受到5-50CgYγ射线照射,不同程度地提高了TIL得率,其中以种植前6h10cGy照射最具统计学意义。说明低剂量电离辐射能提高免疫淋巴细胞在肿瘤组织的浸润程度,可能与其抑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