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GE Revolution CT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度疑为颅内动脉瘤的95例患者,均行GE Revolution 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以外科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评价GE Revolution CT检查与DSA检查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患者术后随访9~12个月,采用GE Revolution CT与DSA进行复查,评价颅内动脉瘤残留情况。结果 GE Revolution CT检出阳性患者75例,颅内动脉瘤98个;DSA检出阳性患者77例,颅内动脉瘤100个;手术确诊阳性患者78例,颅内动脉瘤101个。GE Revolution CT与DSA检查颅内动脉瘤部位的符合率(97.03%vs.99.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 Revolution CT检出颅内动脉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15%、100%、96.25%、100%和40.00%,与DSA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 Revolution CT检出术后颅内动脉瘤残留5个,DS...  相似文献   
42.
43.
44.
目的探讨血管外皮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 1例进行上腹部CT及MRI扫描;5例行MRI扫描,并回顾性分析6例经组织学证实的血管外皮瘤的CT及MRI表现。结果 4例血管外皮瘤位于颅内,1例发生于颈椎椎管,1例发生于肝脏。CT及MRI表现:1例肝脏血管外皮瘤CT平扫为类圆形稍低密度,其MR平扫表现为边界模糊的稍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均显示均匀显著强化;4例颅内脑外血管外皮瘤及1例颈椎椎间孔血管外皮瘤MRI表现:与脑灰质比较,病灶均呈类圆形等T1、等T2信号;增强后均显著均匀强化。结论 1例肝脏血管外皮瘤CT和MRI增强后显著强化,强化时间持续7分钟以上是肝血管外皮瘤较典型的影像表现,颈部及颅内血管外皮瘤MRI平扫为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后持续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患者经过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肺部真菌感染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 14例均表现为双肺散在斑片状感染灶,其中11例伴空洞,7例伴结节灶,6例伴实变,空洞内合并曲菌球6例,曲菌球形成"空气新月征"或"气环征"4例;2例表现为单纯肺实变伴少许结节灶。结论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有一定的规律特点,CT能够有助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对比分析交叉韧带损伤的双能量CT及MRI表现,探讨双能量CT诊断交叉韧带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膝关节损伤的患者行双能量CT和MRI检查,比较两者诊断交叉韧带损伤的一致性。结果 双能量CT诊断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分别为16例、8例,与MRI诊断结果一致者分别为15例、8例,采用kappa检验得出两者诊断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一致性很高。结论 双能量CT能够弥补MRI的不足之处,为辅助临床诊断交叉韧带损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7.
探讨脑静脉窦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cT与MRI表现特点。回顾性分析22例脑静脉窦和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头颅CT、MRI影像学表现。受累静脉窦或静脉系统:上矢状窦血栓18例,右侧横窦14例,左侧横窦13例,右侧乙状窦10例,左侧乙状窦6例,直窦血栓5例,2例合并大脑内静脉血栓形成。14次CT平扫,9次出现直接征象(急性期3次,亚急性期6次);22次MRI平扫,12次出现流空信号消失,表现为高信号三角征(急性期5次,亚急性期6次,慢性期1次),5次增强MRI显示空三角征,21次MRv显示受累的静脉窦或静脉不显影。CT与MRI(MRV)检查是诊断静脉血栓形成可靠的手段。对急性静脉血栓形成者,CT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对于亚急性期、慢性期CVT者,MRI、MRV检杏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在Budd-Chiari综合征(BC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BCS患者进行CT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11例患者在CT扫描后2周内均在DSA下行介入治疗,其中CT图像在工作站中进行图像后处理,其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1例成像均满意,不但清晰显示了肝脏、脾脏的病变,而且也清晰显示了肝静脉、副肝静脉、下腔静脉以及侧支循环血管情况。结论:MSCTA对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9.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MRI在颈椎外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与MRI对颈椎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2例颈椎外伤的MSCT三维重建与MRI对骨折、脊髓创伤、椎旁软组织创伤、椎间盘损伤及脊柱脱位的诊断率。结果:诊断椎体骨折MRI与MSCT三维重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附件骨折MSCT(83.9%)优于MRI(17.7%)(P<0.005);脊髓创伤MRI(50.0%)优于MSCT(8.1%)(P<0.005);椎旁软组织创伤MRI(61.3%)优于MSCT(14.5%)(P<0.005);椎间盘损伤MRI(24.2%)优于MSCT(8.1%)(P<0.005);脊柱脱位MSCT与MRI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三维重建与MRI在颈椎外伤中有不同的诊断价值,结合临床资料,选择正确的检查方法,能充分全面显示病情,对颈椎外伤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低张水充盈法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多平面重建共检测26例胃肿瘤患者,并与胃镜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比较。结果: 多层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100.00%,确诊率96.15%(25/26);增强扫描对胃癌的TNM分期能做出明确的诊断。结论: 多层螺旋CT对胃肿瘤的诊断价值较高,胃癌的术前分期首选螺旋CT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