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基于晕轮效应理念的护理干预方案在宫颈癌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进行治疗的宫颈癌PICC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晕轮效应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性锻炼依从性情况,抑郁、焦虑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功能性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得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晕轮效应理念的护理干预方案可有效提高宫颈癌PICC患者的功能性锻炼依从性,改善其不良情绪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化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脑梗死患者自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对459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空腹血糖(FPG)水平分为未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组(空腹血糖<6.1 mmol/L),应激性血糖轻度升高组(6.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和应激性血糖显著升高组(空腹血糖≥7.0 mmol/L)。统计数据包括患者年龄,既往病史,血生化、凝血系列化验结果,CT、磁共振影像学表现,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数据分析采用PASW 18.0软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年龄大于65岁,有房颤、高血压病史、甘油三酯水平高于正常的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风险增加。大脑半球梗死与应激性高血糖有关。同时FPG、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和血清尿素氮(BUN)五项检测指标与ADL评分结果密切相关。应激性血糖轻度升高组和应激性血糖显著升高组ADL评分低于未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组,应激性血糖显著升高组又低于应激性血糖轻度升高组。应激性高血糖水平与脑梗死患者活动障碍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rs=-0.264 3,P<0.000 1)。结论应激性高血糖的出现增加了脑梗死患者活动功能障碍的风险。  相似文献   
53.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怀氏液中乙醇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文  余胜  谭波宇  邓楠 《中国药师》2015,(12):2200-2202
摘 要 目的: 建立气相色潽法测定怀氏液中乙醇的含量。方法: 采用安捷伦DB ALC1型气相色谱柱(30 m×0.53 mm,3.0 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温度:250℃,柱温:80℃,进样口温度:200℃,N2流速:5 ml·min-1,辅助加热区:115℃。以叔丁醇为内标进行定量,采用顶空进样1.0 μl。结果: 被测物均能得到良好的分离,乙醇在3.177 0~15.885 0 mg范围内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2.84%(n=6);高、中、低浓度的精密度均小于2.5%。结论:本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怀氏液中乙醇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报道保留“堤坝式”前列腺腹侧筋膜在膀胱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术后勃起功能的影响。 方法 40例浸润性膀胱癌男性患者,术前勃起功能评分≥22分,均接受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其中23例按传统方式保留双侧神经血管束(A组),17例术中采用前列腺腹侧筋膜“堤坝样”保留法联合传统方式保留双侧神经血管束(B组)。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国际勃起功能问卷式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勃起功能的早期恢复情况。 结果 根据男性性健康量表评估结果,术后6个月时:≥17分者,A组与B组分别为17例与15例((73.9% vs 88.2%,P<0.05);≥22分者,A组与B组分别为11例与12例(47.8% vs 70.6%, P<0.05)。术后12个月时,≥17分者,A组与B组分别为18例与17例(78.3% vs 100%,P<0.05),≥22分者,A组与B组分别为13例与14例(56.5% vs 82.4%,P<0.05)。 结论 前列腺腹侧筋膜“堤坝样”保留法与保留双侧神经血管束的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勃起功能恢复率。  相似文献   
55.
4种脑梗死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将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4组,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比较。结果:葛根素治疗组疗效最高,所花费的成本也最高,参麦治疗组的疗效略低于蔫根素组,二者的疗效(E)和成本-效果比(C/E)无显著性,但参麦治疗组的增长的成本-效果比(△C/△E)最低。结论:参麦治疗方案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56.
邓楠   《中国医学工程》2013,(5):179-179
目的通过HPV高危型别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病变进行筛查,研究分析宫颈病变筛查的重要意义。方法对2011年1-12月在本院就诊的160例女性患者进行宫颈病变筛查,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细胞学检测筛查宫颈病变(以ASCUS,LSIL,HSIL为分界点,筛查CINII、III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及阴性的预测值)与HPV高危型别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测筛查CINII、III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及阴性的预测值,比较两种方法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结果通过运用细胞学检测与HPV高危型别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测筛查,比较CINII、III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及阴性的预测值,可知虽然细胞学检查对筛查宫颈病变有一定识别度,但HPV高危型别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测结果与病理性检测结果更为接近,远远高于单纯用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结论利用HPV高危型别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病变进行筛查,对有效预防和降低女性子宫颈癌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医学和医学类相关专业高职生的必修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联系的纽带。根据本学科内容繁杂和抽象理论多的特点,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效果显著,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58.
彭敏  邓楠 《医学临床研究》2013,(11):2206-2208
[目的]了解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309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9例患者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61.2%,使用频度最高的是头孢替安注射剂,其次是磺苄西林注射剂,头孢美唑粉针剂等,多数药物的DUI值<1,术后使用时间有65.4%是>2d ,有19.4%的患者出院带有口服抗菌药物。[结论]本院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不足之处,应继续强化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监管。  相似文献   
59.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EORTC) risk tables in 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in Chinese patient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data from 185 patients with non-muscle invaaive urothelial bladder cancer from January 2003 to February 2009. Among the 185 patients, 128 patients were stage Ta compared with 57 patients who were stage T1. There were 87, 53 and 45 patients with grade G1, G2 and G3 respectively.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bladder tumor was performed on all the patients and all the patients received routine post-operative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A telephone interview follow-up was conducted on all the patients, and the average follow-up period was 36 months. EORTC risk table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risk scores for re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for each patient. The re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rates of different risk group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estimated rates by EORTC risk tabl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used for comparison. ResultsTotal 1-year recurrence rate and progression rate for these patients were 25.9% and 3.8%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calculated values of the patients, the 1-year recurrence rates of Group 0, Group 1-4, Group 5-9, Group 10-17 were 10.4%(5/48), 21. 5%(14/65), 35. 2% (19/54), 55.6%(10/18), respectively. The 1-year progression rates of Group 0, Group 2-6, Group 7-13, Group 14-23 were 0% (0/43), 1.5% (1/67), 6. 7% (4/60), 13. 3% (2/1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al rates and estimated rates of the EORTC risk tables (P>0. 05). However,the 1-year re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rates between the low risk group, the medium risk group and the high risk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respectively (P < 0. 05 ). Conclusions The EORTC risk tables are feasible to evaluate the re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risk of 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in the present cohort. Nevertheless, the long term value and feasibility need more research to confirm.  相似文献   
60.
周建生  陆浩  邓楠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8):1097-1098
折叠蛋白是正常蛋白质结构发生折叠,在某些条件作用下二级或三级结构原有构象发生变化,使其原来蛋白的功能和作用丧失,本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成为机体的非组织性病理性蛋白,是引起某些疾病的一种尚未被人们认识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