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目的 评价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风险评分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risk tables,EORTC风险评分表)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185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Ta128例、T1 57例;G1 87例、G253例、G345例;肿瘤数目为单发、2~7个、≥8个者分别120、36、29例;肿瘤直径<3 cm者131例、≥3 cm者54例;伴发原位癌者6例.185例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均行常规膀胱灌注化疗.采用电话随访方式,随访6~77个月,平均36个月.应用EORTC风险评分表进行预后风险评分,计算各评分组患者的1年复发率和进展率,并与EORTC评分表的预计值进行比较.结果 185例中1年内复发48例(25.9%),1年内出现肿瘤进展者7例(3.8%).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计算,0、1~4、5~9、10~17分4组患者1年实际复发率分别为10.4%(5/48)、21.5%(14/65)、35.2%(19/54)、55.6%(10/18);0、2~6、7~13、14~23分患者1年实际进展率分别为0(0/43)、1.5%(1/67)、6.7%(4/60)、13.3%(2/15).经x2检验,结果与评分表的预计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危、中危、高危3组患者1年复发率及进展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ORTC风险评分表可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和进展风险的短期预测,对长期预测的应用及广泛人群的适用性尚待进一步验证.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EORTC) risk tables in 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in Chinese patient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data from 185 patients with non-muscle invaaive urothelial bladder cancer from January 2003 to February 2009. Among the 185 patients, 128 patients were stage Ta compared with 57 patients who were stage T1. There were 87, 53 and 45 patients with grade G1, G2 and G3 respectively.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bladder tumor was performed on all the patients and all the patients received routine post-operative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A telephone interview follow-up was conducted on all the patients, and the average follow-up period was 36 months. EORTC risk table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risk scores for re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for each patient. The re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rates of different risk group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estimated rates by EORTC risk tabl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used for comparison. ResultsTotal 1-year recurrence rate and progression rate for these patients were 25.9% and 3.8%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calculated values of the patients, the 1-year recurrence rates of Group 0, Group 1-4, Group 5-9, Group 10-17 were 10.4%(5/48), 21. 5%(14/65), 35. 2% (19/54), 55.6%(10/18), respectively. The 1-year progression rates of Group 0, Group 2-6, Group 7-13, Group 14-23 were 0% (0/43), 1.5% (1/67), 6. 7% (4/60), 13. 3% (2/1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al rates and estimated rates of the EORTC risk tables (P>0. 05). However,the 1-year re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rates between the low risk group, the medium risk group and the high risk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respectively (P < 0. 05 ). Conclusions The EORTC risk tables are feasible to evaluate the re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risk of 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in the present cohort. Nevertheless, the long term value and feasibility need more research to confirm.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非高危因素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患者预防应激性溃疡(SU)的必要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90例非高危因素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按1:2的比例随机分为未用药组和用药组,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SU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和原有疾病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未用药组30例,不进行SU的预防;用药组60例,使用抑酸药(ASD)预防SU。结果:未用药组与用药组均未出现术后SU和严重不良反应;二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和原有疾病治愈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未用药组平均住院费用和平均药品费用均低于用药组。结论:对于不存在高危因素的LC患者,预防应激性溃疡是没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3.
陈丽  邓楠  韦鸿雁  谭波宇 《中国药房》2013,(18):1701-1704
目的:监测并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和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院上报的27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5例ADR报告中,静脉滴注(79.64%)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抗微生物药与营养药引发的ADR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67例(24.36%)和59例(21.45%),其次为循环系统药和中药制剂;ADR的临床表现以全身性损害(27.15%)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严重的ADR11例(4.00%)。结论:临床应重视ADR,加强ADR监测和上报工作,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原发性精囊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收治的原发性精囊癌1例,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经CT、MRI及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ultrasound,TRUS)引导下穿刺活检确诊为精囊腺癌,行左侧精囊肿物切除、右侧精囊切除、膀胱与前列腺部分切除及左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术后恢复良好。现已随访23个月,未见复发转移。结论原发性精囊癌临床罕见,术前诊断较为困难,TRUS引导下穿刺活检可明确诊断,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根治性切除术。术后定期随访,注意是否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25.
医院感染是指发生在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一切人群的感染,是目前医学界最为关注的公共卫生难点问题之一.通过加强对医院感染工作的管理,完善医院感染控制的规章制度,提高医护人员感控管理的意识和水平,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6.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国外研究者通过对接受肥胖症胃转流手术患者的长期随访后发现,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糖尿病相关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我科于2009 年7 月至2010 年11 月给442 例2 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了胃转流术,而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顺利恢复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27.
粟景艳  白慧华  黄丽玲  邓楠 《广西医学》2006,28(7):1066-1067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逐步发展,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准确率日趋提高,成为阑尾炎最简便、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但儿童急性阑尾炎由于病情发展快,腹部体征不典型且出现迟,异位阑尾等原因,易造成超声诊断的漏诊及误诊.笔者对2001~2005年我院经手术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30例儿童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探讨超声对儿童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8.
该文统计了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1993~1995年和1995年湖南地区10家医院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消耗数据,利用金额排序法与同期的头孢菌素类药物作了比较与分析,用DDD值法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DDD_s进行排序和比较,以求从用量的变化和临床流向的变迁预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前景,为氟喹诺酮类药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复发率高。王庆国教授认为,本病以脾胃升降失序,寒热错杂其中为基本病机,临床上从仲景辛开苦降之法,选半夏泻心汤为基本方,并与后世医方百合乌药散合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以理顺气机,平调寒热,燮理阴阳。本文对王庆国教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进行整理和总结,以期为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历代医家对干姜功效的认识多集中于温中散寒、温肺化饮、回阳通脉,但对干姜在血证中之妙用的论述却相对较少,认识并不全面。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医家对干姜止血、生血、行血功用之认识。干姜在血证中之妙用的核心在于"温",其通过温脾安中、温胃降气、温阳涩肠、温经散寒达到止血之功,又可引药生血以治血虚发热,还可辛温助血行以治血瘀诸证。但是肯定干姜治疗血证的基础上,临证运用还需注意炮制和配伍,方能更好的把握其治疗功用。本文归纳和总结了干姜血证治疗规律,为临床运用干姜治疗血证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拓宽干姜临证运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