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小儿原发性高脂血症1例报告四川绵阳市人民医院儿科赵永泉四川绵阳市人民医院心电图室楚轶龙病例报告男,1.5岁。因反复腹泻1月于1993年6月23日入院。患儿系第1胎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婚配,体健。祖父患冠心病20余年。入院时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  相似文献   
22.
剖胸手术患者手术切口长、创伤大、部分术中需切除肋骨,甚至造成肋骨骨折,因而术后伤口疼痛剧烈,常影响患者术后各器官功能的恢复。我院对剖胸手术患者术后采用胸部硬膜外镇痛,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比较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腹腔镜卵巢瘤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40例腹腔镜卵巢瘤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sufcntanil,Suf)组和芬太尼,(fentanyl,Fen)组.术中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分别于麻醉前(T0)、插管后1 min(T1)、气腹后5 min(T2)、拔管即别(T3)记录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s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l rate.HR)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ate pressure product,RPP).记录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并对术后疼痛进行视觉模糊评分(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VAS).结果 Fen 组T1、T2、T3时点SBP、DBP、MAP、RPP均高于To.且均高于Suf组.Fen组T1时点HR高于To,且高于Suf组(P<0.05).Suf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意识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Fen组,而且苏醒期患者恢复平顺,少有躁动、恶心、呕吐等;术后疼痛VAS评分明显小于Fen组.结论 舒芬太尼应用于卵巢瘤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4.
高龄病人异丙酚分步TCI时效应室浓度及BIS的变化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目的 研究高龄病人异丙酚分步靶控输注(TCI)时效应室浓度变化的规律及其相应镇静程度和双频指数(BIS)的变化。方法10例年龄67~77岁病人,进行异丙酚分步TCI,靶浓度(Ct)由1μg/ml,分6步渐增加至4μg/ml。观察效应室浓度(Ce)、BIS和镇静警觉评分(OAA/S),并于Ct分别为1、2、3和4μg/ml时取桡动脉血测异丙酚浓度(Cb)。结果①Ce随Ct增加而增加,但较Ct明显滞后,Ce达到4μg/ml较Ct滞后时间为(14.4±0.5)min。②Cb均高于Ct。PE、MDPE和MDAPE分别为16.3%,9.7%和11.2%。③BIS与Ct和Ce均呈显著负相关(r=-0.878和-0.888,P<0.01)。OAA/S与BIS呈显著正相关(r=0.913,P<0.01),与Ct、Ce均呈显著负相关(r=-0.876和-0.893,P<0.01)。④意识和痛刺激反应消失时BIS值分别为64.6±10.6和43.6±8.1,Ce分别为(1.67±0.49)μg/ml和(2.78±0.46)μg/ml。结论 高龄病人 Ce变化较Ct明显滞后,高龄病人BIS监测可很好反映异丙酚麻醉的深度。  相似文献   
25.
对急性宫外孕合并失血性休克的病人施行麻醉,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有多种方法,现对其中38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选择急性宫外孕病人38例,年龄22~38岁,入手术室收缩压在12~8(10.87±1.20)kFa,舒张压8~6.5(7.46±0.53)kPa,心率100~120次/分,呼吸20~24次/分。按实施的麻醉分为两组:硬膜外复合氯胺酮组,在最短的时间内经L_(1~2)行硬膜外穿刺,回吸确认无脑脊液及血液流出,放入硬膜外导管后,立即平卧,建立两条液路,静脉给予安定5~10mg,芬太尼、氟哌啶醇合剂1/2~2/3剂量,氯胺酮1~2mg/kg,同时消毒铺单手术开始,此时已补充晶体液1000~1500ml,患者血容量增加,血压回升(收缩压回升0.73±0.48kPa),硬膜外腔注入2%利多卡因3~5ml,严密观察5分钟,无脊麻现象后,追加2%利多卡因4~6ml,一般情况仍很差的患者可降低利多卡因浓度。腹腔止血后,已输入一定量全血,继而小剂量硬膜外给药维持。安定氯胺酮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一种能与人体气管愈合成为一体的人工气管的制做方法。方法:选用大动物(羊),切除颈段气管5cm,用异体新鲜组织(羊)制成5cm长的人工气管,与实验动物气管上下端吻合。手术后半个月、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拍X线片、支气管镜检查,观察人工气管愈合情况。定期观察吻合口愈合、血运及人工气管内情况,为临床人工气管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结果:本组4只实验动物实行人工气管移植,均获成功。结论:通过该方法可使人工气管移植成功,但例数较少,尚需进一步研究,以便早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7.
邢珍  王丽  袁明霞  李福龙  赵永泉 《河北医药》2010,32(19):2658-2660
目的观察气道高反应性患者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OLV)期间氨茶碱泵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肺癌手术患者76例,男66例,女10例;年龄45~75岁;体重46~74kg;ASAⅠ~Ⅱ级。麻醉诱导后双腔支气管插管,微量泵持续泵注丙泊酚4mg·kg^-1·h^-1,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芬太尼维持麻醉。侧卧位后记录右肺通气气道压,分别于麻醉前(入室未吸氧),双肺通气15min,OLV20、60min桡动脉、中心静脉抽血测血气分析。OLV期间出现高气道压,血氧饱和度(SpO2)持续下降病例给予氨茶碱50mg入壶,静脉泵注氨茶碱0.2g+0.9%氯化钠溶液50ml,50ml/h。结果 76例患者中有17例(占22.4%)出现高气道压和SpO2降低。17患者OLV期间常规静脉泵注氨茶碱。17例患者与双肺通气(TLV)时比较,OLV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明显下降,气道峰压(Ppeak)明显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上升(P〈0.05)。应用氨茶碱OLV60minPpeak明显下降,PaO2上升,PaCO2下降(P〈0.05)。结论肺癌合并感染患者在OLV期间出现高气道压和低氧血症,警惕出现支气管痉挛。静脉泵注氨茶碱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8.
脑室镜手术与常规的开颅手术比较的优点是创伤小、疼痛轻、省时、恢复快等。但对麻醉处理有特殊要求。本研究拟采用异丙酚诱导,异氟醚吸入复合异丙酚持续静脉泵注维持全麻,通过监测ICP、CPP、MAP、HR和PETCO2等参数,来评价其用于脑室镜手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9.
芬太尼是临床常用麻醉性镇痛药,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应激反应.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N-噻吩基衍生物,其镇痛效应较芬太尼强5~10倍,且具有起效快及无组胺释放等特点[1].研究表明,等效剂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2-4].本研究拟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麻醉下腹部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为临床选择适宜麻醉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麻醉期间潜在低氧血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方法:静吸复合全麻患者26例.所有患者在麻醉期间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间断行血气分析.结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后氧分压明显升高(P<0.05),气道压明显下降(P<0.05).结论:麻醉期间可能出现潜在低氧血症,尤其是老年、吸烟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