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45篇
内科学   14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244篇
综合类   396篇
预防医学   121篇
眼科学   93篇
药学   157篇
  2篇
中国医学   141篇
肿瘤学   19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目的 调查十堰市区基层民营口腔诊所医务人员手卫生现况。方法 2019年9—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十堰市区民营口腔诊所医务人员手卫生现况进行隐蔽式调查,分析并比较不同岗位类别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结果 共调查民营口腔诊所26所,设有专用洗手设施的仅17所(占65.38%),配有快速手消毒剂的12所(46.15%)。隐蔽式观察102名医务人员,观察有效手卫生时机2 183次,医务人员实际执行572次,手卫生依从率26.20%,正确率25.52%(146次)。不同岗位类别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护士的手卫生依从率(30.80%)、正确率(31.85%)较其他岗位人员高。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体液后的依从率(76.24%)和正确率(40.26%)较其他手卫生时刻高,接触患者前后的手卫生依从率最低,仅为15.38%、24.72%。医务人员不同手卫生时刻的依从率、正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基层民营口腔诊所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均较低,急需相关部门加强对基层民营口腔诊所的手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评估GeneXpert MTB/RIF技术在快速诊断肺结核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6月在北京市朝阳区结核病门诊就诊的24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标本,每份标本同时进行涂片萋-尼氏染色显微镜检查抗酸杆菌,利用BACTEC MGIT 960(M960)系统进行结核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利用GeneXpert MTB/RIF系统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及利福平耐药性检测。结果 GeneXpert MTB/RIF,试验阳性率为36.3%(87/240),M960系统培养阳性率为33.8%(81/2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05)。以培养阳性为标准,GeneXpert MTB/RIF试验的灵敏度为84.0%(68/81),特异度为87.8(129/147),阳性预测值为78.2%(68/87),阴性预测值为87.2%(129/148)。GeneXpert MTB/RIF系统和M960系统检测结果一致性为82.8%,Kappa值为0.73。结论 GeneXpert MTB/RIF系统技术操作简便,阳性检出率和灵敏度均较高,对快速诊断肺结核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实验性肝纤维化逆转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建立大鼠实验性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纤维化模型,采用核酸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实验性肝纤维化自然逆转过程中MMP-13、MMP-2、MT—MMP2的来源细胞、时序和量的变化。MMP-13、MMP-2、MT—MMP2在间质细胞和部分肝细胞表达,MMP-13先维持在一定水平,然后逐渐减弱;MMP-2、MT—MMP2先增强后减弱。肝脏间质细胞是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主要来源细胞,MMP-13、MMP-2、MT—MMP2表达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在肝纤维化逆转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平  陈亚娜  赵华  彭娟  王桂英 《山东医药》2002,42(20):32-33
肺炎支原体肺炎 ( MPP)是学龄儿童及青年常见的一种肺炎 ,临床表现多样 ,常伴有多系统多器官损害。迄今为止 ,MPP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多数学者认为免疫学机制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免疫比浊法检测 MPP患儿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变化 ,探讨免疫变化在 M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儿科门诊及病房符合MPP临床诊断标准的患儿 45例 (患儿有典型的MPP临床症状和体征 ;胸部 X线片检查有肺炎改变 ;病原学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 MP-Ig M抗体阳性 ) ,男 2 5例 ,女 2 0…  相似文献   
46.
患者男性64岁,因间断性腹痛、发热、尿黄、肝功异常半年余,于2000年1月26日以病毒性肝炎第三次入院。患者于1999年6月、12月,2000年1月24日三次发病。前两次分别诊断为病毒性肝炎,病原未定型,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病原未定型,慢性。治疗2周及3周均治愈出院。此次于1月24日上午再次发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部持续性疼痛,无放射、喜按、持续约10h,呕吐后疼痛缓解,继之出现发热、尿黄,体温高达38.7℃,两天后自  相似文献   
47.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是由新型变异的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肺部感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传染病 ,是一种新的、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SARS患者胸部X线检查有不同程度片状、斑片状浸润阴影或间质性改变是该病的一个重要临床表现。在目前制定的诊断标准及出院参考标准中 ,均将X线胸片表现作为一项重要内容[1] 。随着治疗的进行和疾病的恢复 ,多数患者的胸片表现恢复正常 ,但也有一部分患者虽然达到了目前制定的出院标准 ,但胸片表现却未能完全恢复正常。现对我院 2 0 0 3年 3月至 6月收治并治愈出院的确诊SAR…  相似文献   
48.
诊断学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近年来多种因素导致医学生在患者身上进行临床实践的机会明显减少,严重地影响了诊断学教学质量。将标准化病人应用于问诊培训及考试中,由标准化病人对学生问诊给予反馈,对学生非常有帮助。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提供了大量异常体征,可供反复练习,提高了教学效率。将标准化病人及电子标准化病人引入诊断学教学实践,有效的提高了诊断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估初始血乳酸监测在老年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7月武进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老年多发伤患者78例,入ICU后立即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根据患者动脉乳酸水平分为3组(<2mmol/L组,2~4mmol/l组,>4mmol/L组),并记录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入ICU 24h 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感染发生率、器官衰竭数目、24h补液量以及住院病死率;最后按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入科时3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住院期间3组资料在入科24h APACHEⅡ评分、24h补液量、器官功能衰竭数目、ICU住院时间以及住院病死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初始收缩压、感染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初始乳酸水平及器官功能衰竭数目是影响老年多发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初始血乳酸是老年创伤患者临床治疗中重要的监测指标,其对患者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枯草溶菌素转换酶9(PCSK9)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方法 选取健康SD雄性30只,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PCSK9组,各10只。建模成功24 h后,PCSK9组大鼠给予30 μg PCSK9皮下注射,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进行皮下注射。检查各组大鼠用药干预结束后1 d LVEDP、心肌梗死面积率、LDH、CK-MB、CK、细胞凋亡率、增殖、GRP78、CHOP、cleaved-caspase3水平。 结果 PCSK9组干预后LVEDP[(8.83±0.28) mm Hg (1 mm Hg=0.133 kPa)]、心肌梗死面积率[(15.21±4.75)%]低于模型组干预后[(13.65±0.38) mm Hg、(37.35±8.16)%],高于假手术组干预后[(7.72±0.43) mm Hg、0%,F=731.290,t=7.420,均P<0.001];PCSK9组干预后LVSP[(127.94±7.67) mm Hg]高于模型组干预后[(79.84±6.44) mm Hg],低于假手术组干预后[(145.53±9.08) mm Hg,F=189.830,P<0.001]。模型组、PCSK9组干预后细胞凋亡率、LDH、CK-MB、CK水平以及GRP78、CHOP、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高于假手术组,细胞增殖率低于假手术组(均P<0.05)。 结论 PCSK9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内质网应激有抑制作用,通过调控GRP78、CHOP、cleaved-caspase3蛋白,改善大鼠心功能和心肌梗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