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眼科学   6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白内障术后眼内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白内障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患者11例11眼,观察其发生时间及房水、玻璃体细菌和真菌培养结果,经玻璃体切除后玻璃体腔内注射万古霉素,观察其眼部情况、最佳矫正视力。随访8mo~7a,平均28.6mo。结果:G+球菌4例,G-杆菌1例,病原菌检出率为45%。至随访结束术后视力提高2行以上的有9眼,占82%,视力无明显改变2眼,占18%;末次随访11眼玻璃体腔均清亮,无1例患者出现视网膜脱离等眼底并发症。结论:白内障术后眼内炎选择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万古霉素是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黄丽娜  樊宁  成洪波  赖铭莹  赵军 《眼科》2009,18(4):239-242
目的探讨兔眼视网膜厚度的国产与进口Stratus相干光断层扫描(OCT)仪检测与组织学检查值之间的相关性。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15只兔眼。方法先对兔眼的视网膜检测部位进行激光标记定位,分别用国产OSE-1800型OCT实验样机和Stratus OCT扫描并测量该部位的视网膜厚度值,再采用组织学方法检测相应部位的视网膜厚度值,应用SPSS11.5软件统计学对比分析。主要指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值。结果OSE-1800 OCT测量兔眼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平均值为(122.5±7.4)μm,Stratus OCT测量值为(118.0±5.6)μm,组织学测量值为(116.3±8.8)μm,P=0.292;OSE-1800 OCT与Stratus OCT测量兔眼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的相关系数为0.914(P=0.000),OSE-1800 OCT与组织学测量值的相关系数为0.872(P=0.001),OSE-1800 OCT与组织学测量值的相关系数为0.833(P=0.002)。结论OSE-1800型OCT与Stratus OCT均能准确地定量测量兔眼视网膜厚度,它们与组织形态学测量值均有较好的相关性。(眼科,2009,18:239-242)  相似文献   
73.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前段钝挫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前段钝挫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只眼前段顿挫伤眼进行眼科常规检查,传统眼科B超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结果:超声生物显微镜显示房角后退、虹膜根部离断、睫状体分离、晶体悬韧带断裂不全脱位和玻璃体疝,并能显示出传统B超所不能显示的睫状体和脉络膜浅脱离。结论: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前段外伤中有极好的应用价值。尤其在屈光介质混浊(角膜混浊、前房积血),睫状体分离低眼压和隐藏在虹膜后的病变时,它可显示出采用常规眼科检查和眼用B超常不能揭示的病变,它的应用可为眼前段钝挫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确切的指导。眼科学报 1996;12:210~213。  相似文献   
74.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一般不影响视力,多在伴有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时出现视力下降才能被发现.视盘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性,其凹陷深浅不一,大小不等,部分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组织覆盖,所以时常被忽略.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3例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彩色照相及部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了先天性视盘小凹的形态特征及与所伴发的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75.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一般不影响视力,多在伴有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时出现视力下降才能被发现.视盘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性,其凹陷深浅不一,大小不等,部分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组织覆盖,所以时常被忽略.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3例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彩色照相及部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了先天性视盘小凹的形态特征及与所伴发的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76.
不同方法剥除内界膜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采用吲哚氰绿(ICG)、苔盼兰(TB)及不染色剥除内界膜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连续病例研究。2001年1月-2005年9月在我院被确诊为IMH并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的92例92眼被纳入本研究。所有病例按内界膜剥除时采用不同的染色方法随机分为3组:1)A组(34例34眼):不使用染色剂;2)B组(28例28眼);0.5%吲哚氰绿(ICG);3)C组(30例30眼);0.1%苔盼兰(TB)。比较三者间裂孔内界膜剥除的情况、裂孔愈合情况,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以及视力提高情况的差异。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三组间在患者的年龄,性别、患病时间、术前视力、裂孔分期及大小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ICG和TB均能有效地使内界膜着色。未染色组与TB染色组各有1眼未完全剥除裂孔旁内界膜,其余眼均完全剥除了内界膜。内界膜剥除的所需时间未染色组(6.3±1.2)min,ICG染色组(4.1±0.83)min,TB染色组(4.2±0.6)min,统计学分析表明未梁色组与染色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ICG染色组与TB染色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间在术后裂孔闭合率、最佳矫正视力和视力提高的程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内界膜染色可显著提高内界膜的能见度,提高内界膜剥除的效率。尽管与未染色相比,采用内界膜染色的裂孔的闭合率、视功能的恢复情况并无差异,但考虑到染带来的潜在毒副作用,建议尽可能在不染色的条件下剥除内界膜。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贝伐珠单抗联合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早期疗效。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我科行贝伐珠单抗联合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的NVG患者39例(40只眼),先行玻璃体腔注射贝伐珠单抗0.06 ml(1.5 mg),手术后1~2周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行青光眼阀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角膜水肿程度、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1个月。结果玻璃体腔注射贝伐珠单抗后1~2周内40只眼虹膜新生血管均明显消退。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38只眼眼压≤21 mmHg,2只眼联合1~2种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 mmHg,术后1个月检查平均眼压(9.38±5.17)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44.76±10.59)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9.62,P =0.000)。眼压控制后患者角膜水肿均获得改善。视力较手术前无改善。全部病例在玻璃体腔注射贝伐珠单抗及青光眼阀植入术中未发生并发症。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前房消失9只眼,引流管移位2只眼,引流管内口阻塞1只眼,局限出血性脉络膜脱离1只眼。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青光眼阀治疗NVG成功率较高,术后早期眼压控制良好,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NVG较好的选择,其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8.
背景研究证实,维生素D,通过其生物活化形式1,25-(OH),D,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从而发挥抗炎、免疫调节、神经保护作用。此外,维生素D,可以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及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控制高血糖症,减轻角膜水肿。目的研究维生素D,对缓解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眼部结构损伤的作用。方法健康SPF级C57BL/6小鼠22只(体质量20-25g),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8只小鼠为维生素D,组,另取11只小鼠为糖尿病对照组,并取3只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利用腹腔注射质量分数2%链脲佐菌素(STZ)法制备实验性糖尿病模型,造模后2周维生素D,组小鼠行腹腔注射维生素D,5mg/kg,每周注射1次,共5次。各组每周进行血糖监测、直接检眼镜观察。各组每周随机摘取3只眼球,常规病理切片后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眼球各部分结构,利用病理分析软件测量中央角膜、视盘旁1个视盘直径(DD)处脉络膜厚度及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厚度。结果糖尿病对照组小鼠造模后第1周角膜开始出现水肿,角膜平均厚度为(339.14+11.13)μm,以后水肿持续但逐渐减轻(F=382.446,P=0.000)。维生素D,干预后水肿情况明显缓解,角膜厚度明显变薄(P〈0.05)。两组糖尿病小鼠第5周角膜上皮均开始萎缩(P〈0.05),糖尿病对照组至第7周萎缩情况更加严重,而维生素D,组小鼠至第7周萎缩已明显减轻(P=0.002)。糖尿病小鼠脉络膜自第1周开始萎缩(P=0.010),并随时间延长萎缩加重(F=437.411,P=0.000)。维生素D,干预后,第4周脉络膜萎缩趋势明显减缓,且用药后从第3周开始维生素D,组脉络膜厚度均大于糖尿病对照组(P〈0.05),糖尿病小鼠自第1周开始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即可见明显的凹凸不平,轻度水肿(P=0.000),随时间延长,糖尿病造成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萎缩加重(F=91.859,P=0.000)。维生素D,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萎缩情况无明显改变。结论维生素D,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角膜及脉络膜有保护作用,但其对已萎缩的视网膜并无明显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79.
观察Ahmed阀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 NVG)的疗效。 方法:对NVG患者20例20眼先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 0.1mL(2.5mg),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随访6~36(平均24)mo。 结果: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后1wk内20眼虹膜新生血管均不同程度消退。Ahmed引流阀植入术后最后一次随访20眼中仅有3眼联合1~3种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mmHg,1眼因眼压无法控制而行睫状体冷凝术(术后眼压控制),其余16眼无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最后一次随访,平均眼压13.62±3.81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44.17±16.17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28,P=0.000)。视力提高者8眼(40%),保持不变者12眼。全部病例在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及Ahmed引流阀植入术中术后均未观察到严重手术并发症。 结论:Ahmed引流阀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NVG安全有效,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有利于保护残留的视功能,但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同时要注意原发病的处理。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Ahmed引流阀;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  相似文献   
80.

随着现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在不同领域的实践和应用已逐渐开展,医学领域也不例外,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眼科中的应用便是其中之一。许多眼部疾病的诊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眼科辅助检查结果,而大部分眼科辅助检查都以影像学检查为主。眼部图像精细、复杂、信息量大,诊断结果常受限于医生的知识水平与临床经验,主观性较强,耗时耗力。通过与计算机相结合的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眼科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工作中眼科疾病的诊断效率,减轻了眼科医生的负担。本文旨在综合国内外学者在眼科领域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上,系统地展示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眼科常见病中的应用进展、实际存在问题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