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骨髓基质细胞向脂肪细胞方向分化的影响,以探讨大黄素对骨质疏松发生时伴随的脂肪增多现象中所起的作用。方法16只3mon龄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激素组、复方碳酸钙治疗组、大黄素治疗组。给药90d后收集骨髓基质细胞。应用油红O染色法及RTPCR的方法判断是否成功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脂肪细胞方向分化,同时观察大黄素对骨髓基质细胞成脂分化后脂肪细胞的数目和脂蛋白脂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体内灌胃给予泼尼松的激素组大鼠的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时分化为脂肪细胞的能力明显增强。复方碳酸钙组和大黄素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的能力较激素组明显下降,其中大黄素下调脂蛋白脂酶mRNA表达的作用强于复方碳酸钙。结论体内给予糖皮质激素后,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时自发向脂肪细胞方向分化的能力和经体外诱导后向脂肪细胞方向分化的能力都明显增强,大黄素可能有对抗糖皮质激素成脂诱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建立大鼠脂肪肝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NS)组每日灌胃生理盐水和普通饲料喂养,高剂量模型(HM)组和低剂量模型(LM)组每天按照5 g/kg体重对大鼠灌胃浓度为 60%(V/V)和30%(V/V)的乙醇和按照5 ml/kg灌胃脂肪乳剂的方法,连续3 w,分别在第2周末和第3周末随机选取各组大鼠10只,观察其肝脏病理改变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造模2 w可见轻度的肝脂肪变.造模3 w后,模型组大鼠肝脏重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病理表现为广泛的脂肪变性,血清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血糖和透明质酸(HA)变化不大(P>0.05).结论 本造模方法与人类脂肪肝病变类似,方法简单易行,实验周期短,模型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
小檗碱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抑制作用(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经分离纯化的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成脂分化诱导液(AIM)模型组及AIM+小檗碱0.1,0.3,1和3μmol·L-1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油红O染色检测脂肪细胞,以对硝基苯磷酸为底物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RT-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脂肪酸结合蛋白(aP2)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IM模型组细胞形成的脂肪细胞明显增加(P<0.01),ALP活性明显降低(P<0.01),PPAR,γaP2和C/EBPα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AIM组比较,AIM+小檗碱显著抑制骨髓间质干细胞成脂分化,小檗碱0.1,0.3,1和3μmol·L-1显著升高ALP活性,分别增加26%,54%,81%和122%;小檗碱3μmol·L-1显著下调PPARγmRNA(0.91±0.10vs1.34±0.06),(P<0.01),aP2 mRNA(1.05±0.10vs1.53±0.09)(P<0.01)和C/EBPαmRNA表达(1.24±0.06vs1.54±0.09)(P<0.01)。小檗碱对骨髓间质干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结论小檗碱能够抑制骨髓间质干细胞成脂分化,该作用可能与其下调PPARγmRNA,aP2 mRNA和C/EBPα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己烯雌酚对去卵巢大鼠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许碧连  吴铁  崔燎  李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12):1173-1176
目的 观察己烯雌酚对去卵巢大鼠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方法 己烯雌酚SD大鼠行双侧卵巢去除术后 ,灌喂DES 2 2 5μg/ (kg·d) ,持续 90d。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等方法测量胫骨上段和腰椎松质骨及胫骨中段皮质骨的动态参数和静态参数 ,同时测量血清生化指标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己烯雌酚可使去卵巢大鼠胫骨上段 (PTM)和腰椎 (LV)松质骨的骨量增加、骨小梁分离度减少 ,骨形成和骨吸收降低。与去卵巢组比较 ,DES组的PTM骨量增加 1 54 8% ,LV骨量增加 2 0 3 % ,胫骨中段 (Tx)皮质骨的变化不明显。己烯雌酚还降低去卵巢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含量 ,但增加子宫内膜厚度。结论 己烯雌酚能有效预防去卵巢大鼠的骨丢失 ,但是对不同部位的骨骼的作用不同 ,而且具有刺激子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去卵巢大鼠股骨和腰椎的骨生物力学特性及骨矿物含量的不同。方法10.5月龄未交配的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10.5月龄基础对照组;13月龄假手术组;13月龄去卵巢10 w组;16月龄假手术组;16月龄去卵巢22 w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去除术后,然后灌喂生理盐水5 m l.kg-1.d-1。大鼠处死后采用三点弯曲试验测定股骨和压缩试验测定腰椎的骨生物力学指标,然后分别测量股骨和腰椎的骨矿物质含量。结果去卵巢大鼠腰椎的骨破坏荷载、破坏应力、弹性模量均明显降低及骨钙、骨磷、骨镁含量均明显降低,但股骨生物力学参数和矿物质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去卵巢大鼠腰椎的骨生物力学和骨矿物含量均明显降低,而股骨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大黄素对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的影响 ,探讨大黄素对干细胞分化方向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和传代贴壁筛选的方法相结合 ,分离纯化骨髓基质细胞。对硝基苯磷酸盐法判断是否成功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 ,碱性磷酸酶染色法、放射免疫测定法观察大黄素对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的影响。结果 :结合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和传代贴壁筛选的方法 ,分离纯化后可得到成分较为均一的骨髓基质细胞 ,其间存在有间质干细胞 ,经诱导后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大黄素可增加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成骨诱导后细胞碱性磷酸酶的含量 ,其中10 -6mol·L-1浓度组作用 7d时效果明显。大黄素在 2 .5× 10 -7~ 10 -5mol·L-1浓度范围内未能增加细胞上清液和细胞裂解液中骨钙素含量。结论 :大黄素能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 ,这一作用主要体现在骨形成过程的早期 ,对矿化期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雌性SD大鼠 4 .5月龄和 7.5月龄时骨代谢的变化。方法 :4月龄雌性SD大鼠 2 0只 ,随机分 2组 ,饲养至 4 .5月龄和 7.5月龄时 ,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别测量胫骨上段 (PTM )、腰椎 (LV)及胫骨中段 (Tx)的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结果 :与 4 .5月龄比较 ,7.5月龄大鼠PTM、LV、Tx的骨量无明显变化 ,但LV和Tx的骨形成参数标记周长百分数 (%L .Pm )、矿化沉积率 (MAR )及骨形成率BFR TV、BFR BV、BFR BS均降低。结论 :SD大鼠在 4 .5~ 7.5月龄时 ,松质骨和皮质骨的骨量变化不明显 ,但腰椎和胫骨中段的骨形成随月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8.
影响去卵巢大鼠骨量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去卵巢大鼠骨量的因素。方法: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影响去卵巢大鼠骨量的诸因素进行关联分析,从定量的角度考察骨量与诸因子的关联程度。结果:对去卵巢大鼠骨量影响最大的是血清雌二醇浓度,其次是骨钙、骨镁、骨磷,影响最小的是血磷、血钙和骨羟脯氨酸含量。结论:血清雌二醇浓度和骨钙含量是影响去卵巢大鼠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淫羊藿总黄酮与雌激素合用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研究淫羊藿总黄酮 (EF)与己烯雌酚 (DES)合用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大鼠双侧卵巢去除术后预防用药 90d ,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等方法 ,测定大鼠胫骨近端松质骨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 ,并观察血清生化指标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DES 2 2 5 μg·kg-1·d-1可对抗去卵巢大鼠体重增加、血清总胆固醇增加、骨转换增高和骨丢失 ,但是使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单用EF 30 0mg·kg-1·d-1对骨丢失没有对抗作用 ,DES 2 2 5 μg·kg-1·d-1和EF30 0mg·kg-1·d-1联合用药效应超过DES单独应用 ,而且不刺激子宫内膜增加。结论 EF与DES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骨丢失的骨量增加有协同作用 ,而且没有刺激子宫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参须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人参须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运用皮下多次注射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观察人参须对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白蛋白/球蛋白(A/G)的比值以及内脏器官重量的影响。结果:人参须能够显著降低由CCl4引起的肝、脾重量增加及血清ALT、TP的升高,明显减轻CCl4引起的肝坏死病变,与秋水仙碱无差别。结论:人参须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纤维化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