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心理行为因素与心律失常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心理应激有人译为紧张刺激、紧张反应等名词,心理应激的来源称为应激源,一般是指能引起抑郁和  相似文献   
22.
94年我们应用辉瑞公司生产的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冠心病高血压患者40例,并以常用的DHP类药物硝苯啶的应用结果作为对照,报道如下。 对象和口方法 治疗对象:将观察患者分成两组。第1组40例,男,陛26例,女性14例,年龄43~74岁(平均60.2±7.9);合并心绞痛患者20例,其中劳累性15例,混合性5例;心绞痛程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速效心痛滴丸治疗PCI/CABG术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与消心痛片剂作对比。方法选取96例PCI/CABG术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消心痛组和速效心痛滴丸组。两组均常规使用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他汀类及长效硝酸酯类药物。在此基础上,第一组加服消心痛片(消心痛组);第二组加服速效心痛滴丸(速效心痛滴丸组)。两组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心肌缺血发作频率、发作时间及静息心电图ST-T改变,药物不良反应等参数。结果速效心痛滴丸组与消心痛组相比,心绞痛症状缓解以及心电图变化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头痛、心动过速、腰部不适、口唇麻木及不良反应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速效心痛滴丸缓解心绞痛症状对心电图的改善均高于传统治疗心绞痛药物消心痛。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动脉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浓度在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前、后的变化,探讨基线PAF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入选88例稳定冠心病患者,收集其临床、冠脉造影(CAG)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资料。所有入选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PCI前留取的动脉(主动脉根部)血浆PAF水平。根据基线PAF水平分层,随访1年时的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再次PCI、再次心血管原因入院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29例稳定冠心病患者在DES置入平均8个月后进行了CAG复查和PAF水平测定。结果:DES置入8个月后随访PAF浓度明显低于基线水平[(236.25±17.78)pg/ml∶(349.92±38.44)pg/ml,P=0.0109]。平均随访12.5月,PAF高水平(PAF≥260pg/ml)组死亡、非致死性ACS、再入院和再次PCI联合终点心血管事件较低水平(PAF〈260pg/ml)组明显增多(RR=1.714,95%CI:1.051~2.796,P=0.031)。结论:稳定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与短期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有关;药物洗脱支架置入8个月后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明显降低,可能与其有效地抑制了炎症反应和降低了血小板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5.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52例.男23例,女29例.年龄(69.38±7.60)岁.低分子肝素5000~7500IU,bid皮下注射,连用14天.结果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为67.31%.低分子肝素有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缩短心绞痛发作时间,减轻心肌缺血程度等作用.结论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  相似文献   
26.
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观察其靶器官损害的改变及糖尿病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及靶器官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人选19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14例)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76例)。分析两组间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的差异,包括,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E/A,E峰下降时间(DT),等容舒张期(IVRT),室间隔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a)、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a),Ea/Aa,E/Ea。同时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血清肌酐(Scr),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相关分析表明,E/Ea与收缩压(r=0.356,P〈0.001),左房内径(r=0.238,P=0.001),IMT(r=0.141,P=0.047),cf—PWV(r=0.290,P〈0.001),LVMI(r=0.346,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比较,合并有糖尿病组的E/Ea明显升高[(12.37±3.21)比(13.73±3.34),P=0.011],Ea明显下降[(5.42±1.42)cm/s比(4.99±1.05)cm/s,P=0.011],其它舒张功能指标E,A,E/A,DT,IVRT,Ea/Aa等均无显著差异。结论:E/Ea是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良好指标,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明显相关。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是加重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7.
许左隽  卞玲  王健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7):1709-1711
目的 :探讨脂质体携载前列腺素E1(Lipo -PGE1)在治疗心力衰竭 (CHF)中对血管内皮功能以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76例住院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39例在CHF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Lipo -PGE1 10μg/天 ,共两周 ;对照组仅接受CHF常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及其期间心功能、内皮功能指标 (ET、NO、TXB2、6 -keto -PGF1α)以及超声心动图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中收缩功能的变化无显著差异 ,而治疗组在治疗后内皮功能指标、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善则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 :在CHF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脂质体携载前列腺素E1 更能有效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8.
在综合性医院中应用CCMD—3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快节奏、高效率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具有一项或多项疾病危险因素的亚健康人群日渐增多,目前已达70%左右;其中与心理负荷过重有关的过份紧张焦虑、心情忧郁等不良情绪的长期不能消除有关,常引起头痛、乏力、失眠、工作效率下降等多种问题。10年前我国社区人群中心  相似文献   
29.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组及180例心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清尿酸及血脂等指标,同时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每搏输出量、心排血量。结果血清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相关,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分级相关,可能是慢性心力衰竭判定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0.
94年我们应用辉瑞公司生产的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冠心病高血压患者40例,并以常用的DHP类药物硝苯啶的应用结果作为对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