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G1896A变异和基本C区启动子(BCP)区A1762T/G1764A双变异对拉米夫定(LAM)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上海及其周边地区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单用LAM或LAM+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抗病毒治疗共48周,应用TrugeneHBVgenotyping试剂盒测定分析治疗前(0周)、治疗过程中(24周)、治疗结束时(48周)及随访结束时(72周)RT区YMDD变异;采用HBV基因多态性检测芯片试剂盒测定前C区1896、BCP区1762/1764位点的变异情况。结果在治疗前有9例患者检测出前C区G1896A变异,均为HBV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例前C区G1896A变异患者中7例治疗应答(77.8%,7/9),BCP区A1762T/G1764A变异在治疗应答者与无应答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例患者分别在治疗24和48周时检测到YMDD变异,对治疗均无应答。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血清HBVDNA变异状态可能影响LAM抗病毒治疗应答及YMDD耐药变异株的复制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大花紫薇叶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HP20P柱层析对大花紫薇叶醋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ESI-MS、NMR等光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caffeic acid,1)、咖啡酸乙酯(caffeic acid ethylester,2)、没食子酸乙酯(ethyl gallate,3)、6,7-二羟基香豆素(6,7-dihydroxy coumarin,4)、山萘酚(kaempferol,5)、槲皮素(quercetin,6)、金丝桃苷(hyperin,7).结论 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3.
大花紫薇叶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 (Linn.) Pers叶中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 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等分离手段对大花紫薇叶的石油醚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ESI-MS、NMR等光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熊果酸 (ursolic acid, 1)、2α-羟基熊果酸 (corosolic acid, 2)、2α-羟基白桦脂酸 (alphitolic acid, 3)、积雪草酸 (asiatic acid, 4)、β-谷甾醇 (β-sitosterol, 5)、正三十二醇 (dotriacontanol, 6)、胡萝卜苷 (daucosterol, 7)、蒲公英甾醇乙酸酯 (taraxasterol acetate, 8)、β-谷甾醇乙酸酯 (β-sitosterol acetate, 9)、(2α,3β)-乌索-12-烯-2,3,28-三醇[(2α,3β)-urs-12-ene-2,3,28-triol, 10)].结论 化合物4和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中国株及其拉米夫定耐药相关变异株的重组杆状病毒.方法将1.2倍HBV基因组(血清adr型、基因C型)连接至杆状病毒的转移载体pFastBacI上,然后转化入DH10Bac菌株中,在细菌内的辅助质粒辅助作用下与杆状病毒基因组Bacmid发生位点特异性转座,形成含有HBV基因组的重组Bacmid,转染昆虫sf9细胞后,包装产生HBV重组杆状病毒vAcHBVc.采用连续聚合酶链反应(PCR)引入方法进行定点突变,构建YVDD变异株质粒,并按照上述方法构建HBV YVDD变异株重组杆状病毒vAcHBVYVDD,扩增并滴定.为便于观察重组杆状病毒的转染和扩增效率及病毒滴度测定,同时构建了含绿色荧光蛋白(GFP)的HBV重组杆状病毒vAcGFPHBVc.结果 HBV野毒株和变异株重组杆状病毒均构建成功,通过免疫空斑及TCID50定量测定病毒滴度为106~108pfu/ml左右.结论应用Bac to 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可有效快速地构建HBV C型重组杆状病毒,以用于HBV体外复制系统的建立,为HBV野毒株及变异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及抗病毒药物的筛选提供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5.
詹勤  杜钰 《上海预防医学》2013,(12):704-705
疱疹性口炎为婴幼儿常见的急性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病原体为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I),潜伏期约为1周,患者年龄越小,全身反应越剧烈(发热、烦躁、流涎、啼哭、拒食等),口腔症状越重,多发生于6月龄~3岁幼儿。临床表现为:唇、颊、舌、牙龈及上腭黏膜红肿,出现成簇与散在2mm左右的小水疱,或破溃形成糜烂,糜烂可相互融合成片,口周或唇红部的水疱破溃后,可出现糜烂、渗出、结痂。目前临床上治疗疱疹性口炎常用口服抗病毒口服液及外用利巴韦林气雾剂,传统药物疗法起效慢,病程长。  相似文献   
16.
詹勤 《浙江创伤外科》2004,9(2):121-121
肝、脾、肾创伤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由于超声具有独特的影像特征,应用超声检查闭合性肝、脾、肾创伤[1],多年来在本院开展应用,经临床验证,确定为临床提供了不可否认的诊断依据.本组重点讨论肝、脾、肾创伤的超声影像特点,及诊断肝、脾、肾创伤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42例第二鳃裂瘘管临床分析尹为民,田兴华,李咸龙,詹勤,潘丽鳃裂瘘管是较常见的颈部先天性疾病,多源于第二鳃裂发育畸形,我科自1980年以来,手术治疗云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650032)各种鳃裂病变患者56例,其中属第二鳃裂管者42例(占75%),经...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基因变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BV)可分为A~H 8种不同的基因型。不同基因型的地理分布、临床转归、抗病毒治疗反应及基因变异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本文对HBV基因型与其P、前C、C等区变异的发生频率、发生形式等方面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鼻腔内手术以及严重鼻外伤整复术后,病人常作双侧鼻腔填塞,经鼻呼吸完全阻断,不仅患者感觉不适,护理工作量也加大。从2001年-2005年,我科手术室对45例鼻科术后需作双侧鼻腔填塞的患者,采用鼻腔导气管+凡士林纱条或碘仿纱条的方法,既达到鼻腔填塞的目的,又不阻断经鼻呼吸。本文将具体介绍其操作方法及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20.
特殊色前牙全瓷修复体的颜色复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工作中常常见到特殊色牙(如四环素牙或氟斑牙等)的患者由于牙体缺损或畸形要求修复个别前牙的情况。如何用瓷修复体复现患牙的特殊牙色,使之与邻牙协调一致便成了修复的难点和关键。本文对64例采用全瓷修复体修复个别上前牙的特殊色牙患者的颜色复现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为临床和技工制作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