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0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癌症康复期患者的集体心理干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集体心理干预技术对康复期癌症患者心理问题及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6 4例接受常规治疗的住院癌症患者随机分组 ,其中心理干预组 34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施予集体心理干预 ;对照组 30例 ,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期 8周。疗效评定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及免疫系统免疫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 8周评定。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的Hamilton抑郁量表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干预组的免疫系统指标除CD8外 ,CD3 、CD4 、CD4 /CD8、NK活性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提高 ,其中NK活性一项 ,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集体心理干预能明显减轻癌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双亲学龄期儿童个性特征的差异性以及影响儿童行为及心理过程的原因.方法采用龚氏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幼年)EPQ,对单亲(实验组)63例与双亲(对照组)86例在校3~5年级8~13岁学龄期儿童进行个性测试.并经统计分析.结果⑴单亲组儿童N维度显著高于双亲组(t=3.45,P<0.001),提示单亲儿童具有明显的神经质倾向.E维度分低于双亲组(t=2.69,P<0.01),提示单亲儿童性格多偏于内向.⑵单亲中丧亲与离异分组比较,P维度丧亲组显著高于离异组(t=3.73,P<0.001).提示丧亲儿童多偏于精神质倾向.N维度离异高于丧亲(t=2.17,P<0.05),提示离异组情绪稳定性差.结论单亲(丧亲、离异)儿童个性偏异程度比双亲儿童个性偏异程度明显.单亲家庭环境要素对儿童个性的偏异有着直接影响.丧亲儿童个性发展易带有精神质倾向.离异比丧亲儿童的情绪易偏向不稳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酒精依赖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精神卫生领域颇受关注的问题。阶梯式定点穴位电刺激是根据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应用于酒精依赖的戒酒治疗,为考察其疗效,我们将其与苯二氮革类药一阿普唑仑作对照进行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行为问题儿童的认知功能水平及特征。方法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教师问卷在小学3~5年级,9~12岁学龄1020名儿童中筛选行为问题儿童:按1:1配对比例,从行为正常儿童中抽取同性别同年龄儿童87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龚耀先编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测验儿童智力水平;许淑莲编临床记忆量表,测验儿童短时记忆;数字划销测验(CT),测验儿童的注意力水平;龚耀先编第四例外测验,测验儿童思维概括水平。结果行为问题儿童在算术、VIQ、拼图、PIQ、FSIQ、VCIQ、M/CIQ、智力不均衡、指向记忆量表分值、数字划销测验的净分值、失误率等方面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行为问题儿童的Rutter量表分值与M/CIQ、数字划销测验的净分值呈显著负相关;与失误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行为问题儿童可能存在部分认知功能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家庭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减少复发,降低社会功能缺陷及增强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在临床痊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抗精神病药治疗基础上,采取家庭护理干预,即前2周每周1次,3~8周每2周1次,以后每月1次到患者家中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对照组只按医嘱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疗效评定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12个月各评定一次。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降低(P<0·01),社会功能缺陷程度降低(P<0·01),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P<0·01)。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改善患者病情、减轻症状、促进康复方面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头孢唑啉钠致迟发型变态反应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56a,既往无药敏史.入院前一周,因慢性支气管炎复发,在家用洁霉素、麦白霉素等治疗,疗效不显而入我院。检查:双肺底散在干湿啰音,胸部拍片示肺部感染。予5%葡萄糖盐水400ml 加头孢唑啉钠4.0加地塞米松5mg 静点,1次/d,滴速50滴/min。治疗的 d2,患者症状消失,肺啰音减少;地塞米松减量至停用后2d,患者无不良反应。d8再静点头孢唑啉钠约10min 时,患者突然两眼睑高度浮肿,睁眼受限,并感喉头发紧,声嘶,喘憋,呈端坐呼吸,周身皮肤布满粟粒样红丘疹,剧痒.血压17.6/8kPa,脉细弱,双肺闻广泛哮鸣音.立即停输头孢唑啉钠,吸氧,静注地塞米松10mg,非那根25mg,10%葡萄糖液  相似文献   
17.
单、双亲家庭学龄期儿童个性特征的对照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单、双亲学龄期儿童个性特征的差异性以及影响儿童行为及心理过程的原因。方法 采用龚氏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 (幼年 )EPQ ,对单亲 (实验组 ) 6 3例与双亲 (对照组 ) 86例在校 3~ 5年级 8~ 13岁学龄期儿童进行个性测试。并经统计分析。结果 ⑴单亲组儿童N维度显著高于双亲组 (t =3.4 5 ,P <0 .0 0 1) ,提示单亲儿童具有明显的神经质倾向。E维度分低于双亲组 (t =2 .6 9,P <0 .0 1) ,提示单亲儿童性格多偏于内向。⑵单亲中丧亲与离异分组比较 ,P维度丧亲组显著高于离异组 (t =3.73,P <0 .0 0 1)。提示丧亲儿童多偏于精神质倾向。N维度离异高于丧亲 (t =2 .17,P <0 .0 5 ) ,提示离异组情绪稳定性差。结论 单亲 (丧亲、离异 )儿童个性偏异程度比双亲儿童个性偏异程度明显。单亲家庭环境要素对儿童个性的偏异有着直接影响。丧亲儿童个性发展易带有精神质倾向。离异比丧亲儿童的情绪易偏向不稳定。  相似文献   
18.
患者 ,女 ,38岁 ,已婚。患者于 70天前因患银屑病而服用一乡医的“祖传秘方”。 2 0天之后 ,出现头面部、双下肢浮肿 ,且伴有大片红色斑丘疹 ,水疱破溃 ,瘙痒难忍 ,并发口腔多处溃疡。 5天后患者突然出现多疑 ,认为丈夫在她的饭里放毒因此拒食 ;说女儿是狐狸精 ,听见神仙和她说话 ;惊恐异常 ,大喊大叫 ,彻夜不眠。体格检查 :体温 37.8℃ ,脉搏 98次 /分 ,口腔粘膜及四肢皮肤均有不同程度破溃 ;牙龈红肿 ,溢脓 ,易出血 ,边缘可见蓝褐色线 ,流涎多。头面部及双下肢中度水肿。上肢震颤 ,共济失调 ,腱反射减弱 ,巴宾斯基征阳性。实验室检查 :红…  相似文献   
19.
利培酮合并氟西汀治疗难治性强迫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利培酮合并氟西汀对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CCMD-2-R强迫症诊断标准的病人60例,随机分组,实验组28例,采用利培酮合并氟西汀治疗。对照组32例,氟西汀治疗,疗程8周。应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和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于疗前、疗后2、4、6、8周末评价其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利培酮合并氟西汀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疗效优于单用氟西汀(P<0.05)起效快,副作用两组6、8周末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利培酮合并氟西汀对难治性强迫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0.
左旋千金藤啶碱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双盲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国产中药提取物左旋千金藤啶碱 (L SPD)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采用与舒必利随机双盲对照 ,并将符合Andreasen提出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64例随机分为左旋千金藤啶碱实验组 ( 3 1例 )和舒必利对照组 ( 3 3例 ) ,采用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 (BPR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 (SANS)评定其疗效 ,用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其副反应。结果 左旋千金藤啶碱与舒必利疗效相当 ,均能明显地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前者锥体外系副反应明显少于后者。结论 左旋千金藤啶碱可以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