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目的比较PBL和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连续入选在我院实习医学本科学生36例,将其分为两组:PBL教学组(n=18人)和LBL教学组(n=18人)。分别实施PBL教学方法和LBL教学法,出科前进行问卷调查和试卷考试,将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BL教学方法组成绩明显高于LBL教学法,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能更好地提高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C)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98例平均年龄82.4岁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2例)和非冠心病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同时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和非单支病变组,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多支血管病变组与单支血管病变组之间血清胱抑素C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纠正了肌酐水平后,冠心病组血清胱抑素C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高龄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相关,且独立于血清肌酐水平,但与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青年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38例(≤40岁)青年组AMI患者与120例对照组(>40岁)AMI患者,从易患因素、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青年组既往有高血压史、吸烟史,无心绞痛史及有明确发病诱因(劳累、情绪波动、饱餐、酗酒)等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5.8%、86.8%、81.6%和94.7%,对照组分别为41.7%、60.0%、39.2%和43.3%(P均<0.01)。青年组既往有高脂血症史、糖尿病史,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等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1.0%、2.6%、55.3%、13.2%和5.3%,对照组分别为25.8%、13.3%、63.3%、25.0%和10.8%(P均>0.05)。青年组全部好转出院,对照组17例(14.2%)死亡。结论:吸烟、酗酒及情绪波动是青年AMI发病的危险因素。青年AMI病死率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领高血压特点及其药物治疗.方法通过对760例白领工作人员的调查,观察其高血压发病特点及药物治疗效果.结果白领高血压发病率为14%,明显高于普通人群.阿尔马尔治疗后舒张压明显下降,从治疗前95±4.7mmHg降至82±5.6mmHg(P<0.05),而收缩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白领高血压以舒张压升高为多见,阿尔马尔治疗有效降低其血压.  相似文献   
15.
笔者用针刺治疗电光性眼炎20例,在未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均获一次治愈。现介绍如下:20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40岁,病程1—2天。其中5例系由眼科转来。  相似文献   
16.
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处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随着腹腔镜器械的完善与术者技巧的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适应证已逐渐放开,但再次腹部手术、结石嵌顿、三角区重度粘连等仍然是困扰术者的难题.所谓困难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多的是指患者的病变状态给手术带来的困难与危险.我们1994年11月~2003年6月共开展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9例,中转开腹9例(13%),并发症12例(17%).现结合本组资料,探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笔者采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治疗慢性气管炎40例,收到满意效果。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27~70岁,病程在10年以内、以上者4例。取耳穴:肺、平喘、支气管、神门、肾上腺、肾、大肠、脾、内鼻。选用耳穴探测仪或用火柴棒在相应区域探出敏感点后,将王不留行籽同适当大小的方块胶布贴附在已选好的敏感点上,再用拇食指在贴好的穴位上夹压,使稍有痛感即可。并嘱患者每天自己按压3~5次。每次选用一侧耳穴,3天后换另一侧耳穴,10次为一疗程。治疗后全部病例均有效。  相似文献   
18.
薛浩 《河北中医》1988,(2):41-41
近几年来,我们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球后三联针注射,治疗36例视神经炎患者,疗效尚好,现报道如下。在36例中,男14例,女22例。单眼31例,双眼5例。最大年龄64岁,最小8岁,平均42岁,以30至40为最多。治疗前视力:无兴感者3眼,手动~0.06 19眼,0.07~0.1 14眼,0.2~0.4 5眼,共计41只眼,治疗后视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性别对≥80岁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自2006年1月至201 1年12月≥80岁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ACS患者664例(女性占28.31%)。根据性别进行分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记录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性别对高龄ACS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影响。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长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随访周期13~79个月(中位数28个月)。女性患者高脂血症患病率、左室射血分数、体质量指数及空腹血糖水平高于男性患者(P0.05)。男性患者舒张压、血尿酸水平、吸烟史、慢性肾功能不全、陈旧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ACS临床分型、用药方案及治疗策略未见显著差异(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两组患者长期生存率(P=0.619)及无事件生存率(P=0.365)均无显著差异。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收缩压水平是高龄ACS患者全因死亡(HR=1.73,95%CI:1.09~2.75,P=0.019;HR=0.98,95%CI:0.97~1.00,P=0.015)和MACE发生(HR=1.80,95%CI:1.22~2.63,P=0.003;HR=0.98,95%CI:0.97~0.99,P=0.003)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性别不是影响高龄ACS患者长期预后的危险因素,non-HDL-C和收缩压水平是该人群的全因死亡和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陈小芳  刘玮佳  尹悦  王晖  薛浩  蒋勇 《安徽医药》2017,21(8):1406-1409
目的 了解安徽省岳西县某贫困山区居民口腔健康状况,及人们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了解当地居民龋病、牙周病的发病情况,指导开展相关口腔健康保健工作.方法 参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采用普查的调查方法,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龋病以患龋率和龋均数,牙周病以牙龈出血、牙结石和牙周袋的检出率做为统计指标.结果 共调查某贫困山村居民487例,总患龋率为63.66%,受检者龋均为2.07颗,牙龈出血检出率为14.37%,牙结石检出率为95.48%,牙周袋检出率为16.02%,总体失牙率为72.69%,全口无牙率为1.64%,义齿修复率为5.34%.结论 患龋率,牙龈出血、牙结石和牙周袋检出率和全口无牙率均接近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但失牙率高、义齿修复率较低,应加强山区居民口腔健康防治工作,改善贫困山区居民口腔医疗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