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报告11例手术切除后生存5年以上的结直肠肝转移癌患者,10例为根治性切除,1例为姑息性切除加冷冻治疗。3例仍无癌健在,4例带瘤生存,另4例复发或转移其他器官死亡。生存最长的1例已达7年2个月,仍健在。与同期手术切除的41例生存5年以内的患者比较,结果表明:原发癌切除后应密切随访,早期检出亚临床肝转移癌;癌胚抗原值较低、瘤体≤5cm、单结节,根治性切除是生存期较长的重要因素(P均<0.05)。认为早期发现和早期手术切除,发现亚临床孤立性复发和转移,积极争取再切除,是提高远期疗效的关键。结直肠肝转移癌手术切除后11例远期…  相似文献   
32.
微粒是注射液中含有的非特意加入的可动而不溶的物质。一般指肉眼见不到、大小在50μm以下的非代谢性小颗粒。当微粒小到12μm时就通不过最小的毛细血管(6~8μm),可被滞留在肺、脑、肝、肾、眼等部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2月—2009年12月31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GIST好发于胃和小肠,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16例(51.6%)GIST发生于胃,8例(25.8%)发生于小肠,3例(9.7%)发生于结直肠(其中2例伴有肝转移),发生于肠系膜、网膜及腹膜后4例(12.9%)。CT检查呈现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大部分边界完整。GIST表达CD117阳性者28例(90.3%),CT34阳性者22例(71.0%)。18例恶性GIST中9例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术后3年存活5例,9例未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者1例失访,术后3年存活0例。结论:在区别GIST与平滑肌瘤或神经源性肿瘤时,CD117、CD34具有重要价值。CT、内镜超声检查是目前诊断GIST常用和重要的手段,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