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对收治38例胸部损伤合并中上位胸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35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加内固定3例。28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者无1例改善,10例非A级病例有1-2级改善,无内固定失败。  相似文献   
12.
蒋猛  胡耑  易成腊  白祥军 《创伤外科杂志》2012,14(2):188-188,F0003
肠球菌属一般引起泌尿道及消化道感染,极少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但随着细菌耐药性的日益严峻,其在其他部位的感染概率逐渐增加。本文就1例脑损伤后粪肠球菌(EF)致颅内感染进行报道及相关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自由基研究的深入,发现自由基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自由基的致癌作用已被肯定。自由基用用于生物膜不饱和脂肪酸,可引起脂质过氧化,其产物脂质过氧化物(LPO)经动物实验证明有致癌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在细胞防护及肿瘤防治中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的磁共振氢波谱(1H-MRS)表现,了解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和胆碱(Cho)3种物质的代谢规律,为放射性脑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方法.方法 选取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21例病理诊断为鼻咽癌并进行根治性放疗后经症状及影像学诊断为放射性脑病的病人作为病例组,用化学位移成像法(CSI)行1H-MRS检查.观察各像素中NAA、Cr和Cho的含量、代谢图及它们之间的比例.结果 磁共振成像(MRI)可见放射性脑病病灶中的液化坏死区3种物质含量基本为零,代谢图中无信号;病灶中非液化坏死区NAA轻度升高,Cr和Cho明显降低或为零,NAA代谢图呈高信号,Cr和Cho低信号.病灶周边存在一个区域NAA降低,Cf和Cho升高,NAA/Cr和NAA/Cho<1,代谢图中信号区分不明显.远离可见病灶的区域NAA、Cr和Cho含量及比例正常.结论 1H-MRS可显示放射性脑病的物质代谢变化规律,发生变化的区域面积大于MRI中可见病变区,从而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被动凝集法检测3 557份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的实验室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猛  姚涌 《安徽医药》2009,13(9):1062-1063
目的探讨被动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MP)总抗体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被动凝集法来检测3557份血清MP总抗体。结果2007年检测1801例血清,阳性为105例,阳性率为5.83%;2008年检测1756例血清,阳性为120例,阳性率为6.83%;两年的总阳性率为6.32%,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结论分析被动凝集法阳性结果偏低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法。为早期确诊和早期治疗支原体感染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合肥地区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分布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主要由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产生 ,能水解三代头孢和氨曲南等抗生素 ,其耐药性可在细菌间传播 ,造成严重的耐药问题。另外 ,各地区产ESBLs菌株的流行情况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1 ] 。为了解合肥地区产ESBLs菌株的发生率和耐药特征 ,以控制其传播和流行 ,我们对合肥地区近年来从临床标本分离的 2 5 4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进行了ESBLs的检测 ,并对其进行药敏分析。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 .菌株来源  2 5 4株细菌来自 1 999年 5月至2 0 0 0年 7月间的各种临床标本 ,其…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的1H-MR波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的磁共振氢波谱 (1H MRS)表现 ,了解N 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肌酸 (Cr)和胆碱 (Cho)这 3种物质的代谢规律 ,为放射性脑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方法。方法 对照组 10例健康志愿者 ,病例组 2 1例病理诊断为鼻咽癌并进行根治性放疗后经症状及影像学诊断为放射性脑病的病人 ,用化学位移成像法 (CSI)行1H MRS检查。观察各像素中NAA、Cr和Cho的含量、代谢图及它们之间比例。结果 放射性脑病MRI可见病灶中的液化坏死区 3种物质含量基本为零 ,代谢图中无信号 ;可见病灶中非液化坏死区NAA轻度升高 ,Cr和Cho明显降低或为零 ,NAA代谢图呈高信号 ,Cr和Cho低信号 ;可见病灶周边存在 1个区域性的NAA降低、Cr和Cho升高 ,NAA/Cr和NAA/Cho <1,代谢图中信号区分不明显 ;远离可见病灶的区域NAA、Cr和Cho含量及比例正常。结论 1H MRS发现物质代谢变化是有规律的 ,变化的区域大于MRI中可见病变区 ,为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青春期和育龄期妇女常见内分泌紊乱疾病之一,以月经紊乱(闭经或月经稀发)、不孕、多毛及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等为特征.临床诊断标准:①稀发排卵和(或)不排卵;②有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和(或)生化改变;③超声检查发现多囊性卵巢,三项中符合任何两项即可确诊为PCOS[1].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研究表明,其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障碍、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以及肾上腺内分泌功能异常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我院1996~1998年3年的尿感病人2117倒尿细菌培养阳性的细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做尿培养的病人,尿细菌培养阳性者共2117例,年龄为3~83岁。女1384例,男733例。1.2 调查内容 球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腐生葡萄球菌、非肠球菌及松鼠葡萄球菌等。杆菌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属、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雷氏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假单胞菌以及其它假单胞菌如恶臭假单胞菌、单葱假单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脊髓损伤后星型胶质细胞(AS)活化与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为脊髓损伤修复寻求合适的干预靶点及时机。方法建立成年SD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运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Mfn2及AS活化相关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sham组,n=24),脊髓损伤组(SCI组,n=24),SCI组采用Allen’s法建立大鼠胸段脊髓损伤模型,sham组只行椎板切除术,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4个时间点分批处死大鼠,取大鼠胸段脊髓组织,行组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脊髓形态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个时间点Mfn2与GFAP的表达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大鼠胸段脊髓灰质两背角之间会形成结构紊乱、边界不清的损伤灶;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大鼠胸段脊髓Mfn2蛋白表达从第1天开始下降,与sham组相比,脊髓损伤组胸段脊髓Mfn2表达整体呈下降趋势,术后第3天开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FAP表达随时间延长则逐渐增加,术后第3天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AS的特异性标志物GFAP表达整体呈上升趋势,提示此时AS出现大量增殖;与此相反,Mfn2(增殖抑制基因)表达产物则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