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闭经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闭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及如何正确处理闭经后出血是指更年期妇女月经停闭1年以上发生的阴道出血。包括外阴、阴道和子宫出血,以子宫出血为多见。闭经后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症状之一,可由多种原因导致,尤以子宫出血的原因最为复杂。在临床工作中必须究其原因,才能准确有效地进行治疗,盲目处理可能延误病情,甚至不治。  相似文献   
102.
刘峰  董雷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9):1305-1306
目的:对比观察胃癌胃镜和病理病灶大小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5年12月诊治的368例胃癌患者,均经胃镜和病理证实,对比分析胃镜直视下其病灶大小与手术切除后病理病灶大小。结果:胃镜与病理判断基本符合者288例(78.1%),其中完全一致者58例(28%),判断不相符者80例(21.9%)。结论:胃镜对病灶大小的判断与实际大小基本一致,但仍有21.9%的判断失误,准确判断胃镜下病灶大小及特点,对外科术式的选择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本研究对应用聚合酶联反应法(PCR)作血中细菌DNA检测来诊断外科手术病人全身感染和(或)肠道细菌易位的敏感性进行了观察。血标本分别取自30例健康志愿者和30例外科ICU病人。30例健康志愿者中,10例为健康捐肾者,20例为健康成人;30例外科ICU病人中,8例为OKT3组(即器官移植后接受抗CD3单克隆抗体治疗),22例为外科组(包括脓毒血症、感染和无感染)。取全血200~400μl提取DNA,选用以下3对合成的寡核苷酸作引物进行PCR扩增:①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基因产生的BG-1和BG-4;②在12种不同的细菌中均有发现的16S rRNA+和16S rRNA-;③发现于  相似文献   
104.
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41例前循环动脉瘤显微外科治疗的分析,对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检查手段及术中处理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方法41例前循环动脉瘸经翼点入路,鼎微镜下行动脉瘤直接夹闭手术,其中急诊(1—3天内)23例,(4-14天)4例,延期手术(14天以后)14例。结果本组41例中,一次性夹闭成功37例,共40个动脉瘤,部分夹闭1例,单纯包裹加固1例,电凝收缩加肌片包裹加固2例。术后随访2个月-6年,良好33例,轻度残疾4例,中度残疾1例,重度残疾3例奉组无植物生存和死亡。结论延迟手术的疗效要好于早期手术,而病后4-14天内手术效果最差,手术时机应结合病人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DSA仍是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CTA是DSA非常有益的补充。手术时充分解剖侧裂,暴露相关的载瘤动脉和重要穿支血管,是保证完全顺利夹闭动脉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国产超声刀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6例在全麻下行改良LC,21例使用国产USI超声刀(USI组),15例使用进口超声刀(GEN组)。结果2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中未发生仪器故障。USI组手术时间(42.6±7.5)min,术后引流量(34.3±14.0)ml,术后住院(4.9±0.9)d,胆囊管凝切速率(335.1±180.3)μm/s,胆囊动脉凝切速率(524.2±127.8)μm/s,胆囊管变性范围(2047.6±376.3)μm;GEN组手术时间(47.0±9.0)min,术后引流量(38.0±3.9)ml,术后住院(4.3±0.9)d,胆囊管凝切速率(403.5±120.1)μm/s,胆囊动脉凝切速率(513.5±125.9)μm/s,胆囊管变性范围(2266.7±306.3)μm。2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USI超声刀性能指标稳定,各主要指标符合临床要求,手术视野清晰,解剖层次清楚,可以满足脏器、组织的切割和止血。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新生儿早期感染中的价值。方法检测40例感染组和38例对照组患儿急性期的hs-CRP、指血CRP、血沉及血常规,出院前复查hs-CRP,然后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感染组hs-CRP在急性期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与其自身恢复期比较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2组同时所测血沉、血常规无显著性差异。感染组hs-CRP与同时所测指血CRP比较阳性率显著增高。结论 hs-CRP在早期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方面是一个快速、灵敏的指标,并可作为抗生素治疗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7.
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治疗消化道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该科3年来对13例贲门失弛缓症、1例食管下段血管瘤、1例十二指肠腺瘤、2例乙状结肠息肉和1例乙状结肠癌实施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的临床经验。该组分别实施腹腔镜内镜联合食管下段贲门肌切开、胃底折叠(Dor)13例,其中1例同时实施肝左外叶血管瘤切除、胆囊切除;腹腔镜内镜联合食管下段血管瘤切除+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Toupet)+胆囊切除+阑尾切除1例;腹腔镜内镜联合十二指肠腺瘤切除1例;腹腔镜内镜联合乙状结肠切除1例;腹腔镜内镜联合乙状结肠部分肠壁切除1例;腹腔镜内镜联合乙状结肠癌根治术1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60~360min,术中出血5~40mL,术后8~24h下床活动,12~72h排气、拔胃管进流食,2~5d拔除引流管,6~14d出院。随诊1~36个月,病人术前症状消失,复查内镜肿物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治疗消化道疾病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痛苦轻、疗效好等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108.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目前首选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但该类肿瘤术后复发率高、复发间隔短,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为了判定脑胶质瘤浸润生长程度以期达到胶质瘤的病理全切除,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我们对61例肉眼及显微镜下全切除(经术后影像学证实)的脑胶质瘤采用病灶周边外0.5cm“正常”脑组织活检的方法,病理评定是否有肿瘤细胞浸润,了解肿瘤是否做到病理全切除。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1例,男38例,女23例,年龄16~58岁,平均37.7岁。所有病例均行病灶全切除,其中肉眼全切除39例,显微镜下全切除22例,按kernohan氏分…  相似文献   
109.
亚急性咳嗽(Subacute Cough,SC)是急性咳嗽转变为慢性咳嗽桥梁,其临床病因较多,诊疗主要依靠医生的临床经验.蔡宛如教授系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临床经验丰富,对亚急性咳嗽的治疗有着丰富经验.蔡师认为,中医药对亚急性咳嗽的治疗,可以有效减轻西医药物副作用,并增加患者依从性.蔡师治疗咳嗽重视肝肺升降关系,用药便廉,善用药对,临床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0.
应用CAP(CTX+ADM+DD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28例,近期有效率为43%(12/28),初、复治有效率分别为50%和25%。本组同时应用中药扶正治疗,并预防性应用止吐措施,化疗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