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4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76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96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363篇
内科学   259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16篇
特种医学   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77篇
综合类   756篇
预防医学   415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10篇
  1篇
中国医学   309篇
肿瘤学   7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 探讨Solitaire FR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Solitaire FR支架取栓治疗的25例急性脑动脉闭塞的临床资料。术后即刻造影评估血管再通,TICI分级≥2b级为血管再通。出院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 术后即刻造影显示TICI分级≥2b级23例,2a级1例,0级1例;取栓成功率为92.0%(23/25)。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总发生率为12.0%(3/25)。出院时,mRS评分≤2分12例,3~5分11例,6分2例。结论Solitaire FR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再通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有效、安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2.
【摘要】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临床应用逐年增多,术后可能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甚至死亡,术后管理尤为重要。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并进行整理、分类、比较和分析,就CAS术后低血压控制目标与治疗管理,术后高血压和脑过度灌注综合征(CHS)处理,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应用管理作一综述。术后密切监测,个体化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观察穹隆海马伞切割后不同时间点海马内RUNX1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定位。方法 行穹隆海马伞切割术,制备模型大鼠。实验分为正常组、切割3d组、切割7d组、切割14d组、切割21d组、切割28d组。1.提取海马组织总mRNA,用Real-time PCR 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RUNX1T1mRNA 的表达;2.提取海马组织总蛋白,用Western blotting 检测海马内RUNX1T1蛋白的表达;3.行脑冷冻切片,行RUNX1T1免疫荧光检测和Hoechst标记,观察海马齿状回中RUNX1T1/Hoechst双标阳性细胞。 结果 Real-time PCR检测显示,切割3d组海马组织中RUNX1T1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其余各组差异不明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组海马中有微量RUNX1T1蛋白表达,而切割3d组海马组织中RUNX1T1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并达到高峰,7d时仍有较多的表达,此后,14d、21d、28d组中RUNX1T1蛋白表达很快又恢复到正常水平;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正常组海马齿状回中有少量的RUNX1T1/Hoechst阳性细胞,切割3d组海马齿状回中RUNX1T1/Hoechst阳性细胞数量最多,切割7d组逐渐减少,切割14d组、21d组和28d组与正常组差别不明显。结论 穹隆海马伞切割后海马内RUNX1T1 mRNA和蛋白表达在早期呈短暂性上调,并定位于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推测可能与海马神经再生过程中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4.
115.
目的 探讨EBER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在检测不同类型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中EBV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收集68例不同类型HL标本(结节硬化型38例、混合细胞型18例、淋巴细胞丰富型7例、淋巴细胞消减型5例),石蜡切片后,分别采用EBER原位杂交法检测EBV编码的mRNA(epstein barr encoded RNAs1,EBER1)以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EBV潜伏膜蛋白1(laten mbmbrane proteins,LMP1)在不同类型HL中的表达.结果 68例标本中,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结果 总阳性率为36%(25/68),其中结节硬化型为23%(9/38),混合细胞型为66%(12/18),淋巴细胞丰富型和淋巴细胞消减型分别为28%(2/7)和40%(2/5);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总阳性率为55%(38/68),其中结节硬化型为42%(16/38),混合细胞型为88%(16/18),淋巴细胞丰富型和淋巴细胞消减型分别为42%(3/7)和60%(3/5).结论 在对不同类型HL的EBV检测中,EBER原位杂交方法 比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出率更高,定位更清晰,同时也更具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6.
117.
患者 女,60岁,因“上腹部胀痛2月”于2013-07-31以腹部肿瘤收入院。入院前2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持续胀痛,在进食后腹部胀痛加剧。14年前因“子宫肌瘤”在当地卫生院行“子宫全切”,术后病理检查不详。入院查体:卡氏体力评分(KPS)80,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左上腹肋缘下可扪及一大小约15 cm ×10 cm 不规则包块,边界不清,质中硬,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彩超检查示脾肾间隙及左附件区囊实性肿块。全腹部 CT 示:脾区肿块影(图1~3),诊断脾脏肿瘤,左侧附件区囊实性肿块影。于2013-08-05在本院行脾、胰尾及左侧附件区肿瘤切除术,手术顺利。术中见脾脏脏面发出直径约15.0 cm 大小肿瘤,呈囊实性,形态不规则,瘤体与胃后壁、结肠脾曲及周围组织广泛粘连,肿瘤侵及胰尾、左肾前筋膜。另探及左附件见直径约4.0 cm 大小肿瘤,表面光滑,包膜完整。病理(图4)及免疫组化结果:卵巢颗粒细胞瘤、脾转移性颗粒细胞瘤。  相似文献   
118.
<正>患者男,74岁,因间歇头晕,下肢乏力1月余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慢性胃炎,右手震颤10年。入院体检:体温36.6℃,脉搏规则、85次/分,呼吸规则、19次/分,血压138mmHg/74mmHg,神志清,查体合作,双侧视力粗测正常,左侧颈部检查未闻及血管杂音,右侧颈部可闻及血管杂音。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A提示颈动脉狭窄,欲接受颈动脉支架治疗。入院2天后接受主动脉弓+全脑血管造影示左  相似文献   
119.
目的:了解六安市某县结核病耐药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制订全市耐药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市辖区1县(区),将2013年1月至12月所有登记肺结核病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痰涂片镜检、细菌培养、药敏实验及菌种鉴定,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单耐药率)为25%(37/148),耐多药率为8.1%(12/148),广泛耐药率为2.03%(3/148);非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单耐药率)为100%(5/5)耐多药率为80%(4/5),广泛耐药率为80%(4/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复治是单耐药及耐多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20~50岁年龄是耐多药结核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涂片阳性率为16.27%(95/584),痰培养阳性率为26.20%(153/584)。结论六安市某县结核病耐药疫情形势严峻,需加强对初治病例及青壮年病例的管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成功率,减少耐药结核发生。同时需加强结核病的细菌学检测工作,提高菌阳肺结核和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发现率。  相似文献   
120.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的控制现状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为进一步开展本地区的哮喘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由6个城区所在的6所大型教学医院完成。调查开始前对参与调查的医师进行集中统一培训。采用与患者面对面的调查方法。结果完成此次问卷调查的患者共527例,87.1%(459/527)的患者享受医疗保障体系。根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的严重度分级标准,其中间歇状态、轻度持续、中度持续和重度持续的比例分别为19.2%(101/527),26.0%(137/527),36.8%(194/527)和18.0%(95/527)。19.5%(103/527)的患者在过去的一年中因疾病加重而住院,29.2%(154/527)的患者因疾病加重需要看急诊。在职上班者中,因疾病加重请假误工者为33.8%(76/225)。22例学生中休病假4例(18.2%)。参照获得哮喘最佳控制研究(GOAL)制定的完全控制和良好控制标准,完全控制率为25.2%(133/527),良好控制率为27.7%(146/527)。在过去的1年中进行肺功能随访的患者仅46.1%(243/527)。拥有峰流速仪者为23.1%(122/527),每日规律使用峰流速仪者仅6.1%(32/527)。患者每日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比例为59.6%(314/527)。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较前有明显提高。结论随着近年来对哮喘长期管理工作的重视以及哮喘规范化治疗的推广,哮喘总体控制水平有明显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