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狭叶松果菊的形态、性状与显微鉴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英涛  刘文芝  艾铁民 《中草药》2001,32(6):545-547
目的 为狭叶松果菊鉴别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形态、性状与显微鉴定。结果 完成了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与显微特征的描述。结论 部分结果可为制订狭叶松果菊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2.
目的 为狭叶松果菊鉴别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形态、性状与显微鉴定。结果 完成了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与显微特征的描述。结论 部分结果可为制订狭叶松果菊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3.
从夏枯草中用色谱法分离得到 1个新的苯丙素类化合物 (1 )和 5个已知的三萜类化合物 (2~ 6) ,经波谱法和化学鉴定为 3 ,4,α 三羟基苯丙素丁酯 (1 ) ,2α,3α,2 4 三羟基乌苏 1 2 ,2 0 (30 ) 二烯 2 8 酸(2 )、2α,3α,2 4 三羟基齐墩果 1 2 烯 2 8 酸 (3)、2α,3α,2 4 羟基乌苏 1 2 烯 2 8 酸 (4)、2α,3β 二羟基齐墩果 1 2 烯 2 8 酸 (5)和 2α,3β 二羟基乌苏 1 2 烯 2 8 酸 (6) ,5个三萜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夏枯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4.
夏枯草中的缩酚酸类化合物(英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植物夏枯草 (PrunellavulgarisL .)的花穗中分离得到 2个新的 (1~ 2 )、3个已知的 (3~ 5 )缩酚酸类化合物和 2个苯丙素类化合物 ,通过光谱和化学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迷迭香酸丁酯 (1)、顺式迷迭香酸丁酯 (2 )、迷迭香酸乙酯 (3)、迷迭香酸甲酯 (4)、迷迭香酸 (5 )、3,4 ,α 三羟基苯丙酸甲酯 (6 )和对香豆酸 (7)。  相似文献   
45.
松果菊属3种植物的理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弘  王雪薇  陈世忠  李念  艾铁民 《中草药》2001,32(10):934-936
对松果菊属紫花松果菊、狭叶松果菊,淡紫松果菊3个种进行了理化分析研究。方法 采用HPLC、TLC法对3种松果菊的松果菊苷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紫外扫描仪,对3种松果菊进行了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结果 3种松果菊根和茎叶中均含松果菊苷成分,但紫花松果菊的含量最低。结论 通过理化分析表明,3种松果菊之间的成分组成存在着差异,特别是紫花松果菊根与另两种根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该结果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松果菊资源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6.
2000年6月26日中国和美、英、日、德、法等6国科学家向全世界公布了人类基因组草图,这项伟大成果不仅是生命科学发展的里程碑,而且是整个自然科学发展的里程碑.人们把它与原子弹的发明和阿波罗号登月相提并论,有的还认为其深远意义要远远超过后二者.中医药学与基因组学同属生命科学,它们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是必然的,将提高中医药的研究水平,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7.
诚静容教授(1913~2012年)是我国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药用植物学家,药学教育家,中国药用植物学的主要奠基人,她更是一个充满爱国情操的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成为她的学生,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她的精神境界和品德深深地影响着我。历经磨难爱国之心始终不渝凡是和诚静容教授接触过的人都能深深体会到她的爱国情怀,这些来自父亲对她的影响,但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历经磨难,爱国之心始终不渝。  相似文献   
48.
中药续断显微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续断属6种1变种植物Dipsacus asperoides, D. daliensis, D. daliensis var. multifidus, D. lijiangensis, D. atropurpureus, D. japonicus, D. fulingensis的根的显微结构及解离组织进行了系统的比较观察,可供显微鉴别参考。  相似文献   
49.
驱虫斑鸠菊果实的显微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涛  艾铁民 《中草药》2000,31(9):707-708
目的:阐明驱虫斑鸠菊果实的显微鉴别特征,为制定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九五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的药材显微鉴别方法。结果:详细描述了驱虫斑鸠菊果皮与种皮的显微组成及药材粉末的细胞组成。结论:驱虫斑鸠菊果实中的果皮中纤维束与含草酸钙柱晶的薄壁细胞群的分布方式以外种皮的硅质化网纹细胞均可作为其显微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50.
华东产贯众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查清华东产贯众8种原植物,并给出检索表、药材的性状特征及叶柄基部组织特征的比较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