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6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5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作为一种核激素受体对情感、社交或记忆等神经行为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一系列行为学测试,包括高架十字迷宫,强迫游泳、社交活动和避暗,以及LC-MS/MS法检测大脑不同区域的神经递质,评估FXR基因敲除(knockout,KO)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结果 FXR KO导致小鼠在强迫游泳中不动时间延长(P<0.01),进入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次数增加(P<0.01),逗留时间延长,同时社交活动增强(P<0.01),但对避暗行为中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无明显影响。FXR KO亦导致小鼠海马γ-氨基丁酸(GABA,P<0.05)、谷氨酸(Glu,P<0.05)、去甲肾上腺素(NE,P<0.01)以及GABA/Glu(P<0.05)明显降低,但对前额叶相关神经递质无明显影响。结论 FXR可能参与调控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递质稳态平衡,进而影响动物的情感和社交行为。  相似文献   
92.
目的:比较钩藤中提取的异钩藤碱、钩藤碱、钩藤总碱及非生物碱部分的降压作用。方法:大鼠麻醉后经颈总动脉插管记录外周血压和经股静脉微量输注实验用药。结果:实验表明钩藤中4种成分的降压强度为异钩藤碱(42.0%)〉钩藤碱(32.1%)〉钩藤总碱(21.3%)〉钩藤非生物碱(12.4%)。结论:提示钩藤中主要降压成分为异钩藤碱的钩藤碱。  相似文献   
93.
黄芪甲甙对组胺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增高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本实验观察黄芪甲甙对炎症介质组胺引起的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的作用。方法从新生牛主动脉分离获得单个内皮细胞,培养于微孔滤膜上直至形成致密单层。通过灌流hanks液或含5g.L-1白蛋白的hanks液后,测定经10-4M组胺溶液处理或经10  相似文献   
94.
阿魏酸钠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跨膜电阻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对组胺引起的脑软膜微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抑制作用。方法脑软膜微血管通透性用跨脑软膜微血管内皮的电阻表示,跨脑软膜微血管内皮的电阻通过将微电极插入微血管腔内记录,并用电缆公式计算获得。结果脑软膜微血管经灌流人工脑脊液,测得的跨内皮电阻大约为2 500 Ω*cm2,说明微血管内皮是具有较低通透性的致密屏障,在人工脑脊液中加入10-4 mol*L-1组胺引起跨内皮电阻快速的和可逆性的下降。在配对实验中,10-4 mol*L-1组胺引起跨内皮电阻的下降能够被在人工脑脊液中加入10-5 mol*L-1阿魏酸钠所抑制。结论结果表明组胺能够引起脑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而阿魏酸钠能够抑制组胺引起脑微血管通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体大鼠心功能的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室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静脉内注射阿魏酸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缺血心肌 Na~ -K~ -ATP 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阿魏酸钠能够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左心室内压(LVP)振幅、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与下降速率(±dp/dt_(max))及动脉血压振幅的下降,并能够使缺血心肌组织 Na~ -K~ -ATP 酶活性及 MDA 含量降低。结论:阿魏酸钠能够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功能损害,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能量代谢和抑制自由基的生成或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6.
博落回果实中有效成份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博落回果实中分得五种生物碱,经理化数据分析证实为:血根碱Sanguinarine,C20H15O5N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C21H19O5N原阿片碱Protopine,C20H19O5Nα-别隐品碱α-Al-locryptopine,C21H23O6N及β-别隐品碱β-Allocryptopine,C21H23O5H前两种化合物经氨性乙醇重结晶得乙氧基血根碱和乙氧基白屈菜红碱,药理和临床试验表明,有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尤其对宫颈炎疗效显著,并已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不同生境条件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总黄酮及总多糖的含量。方法 HPLC-ELS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比色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硫酸-苯酚法测定黄芪总多糖的含量。结果 野生黄芪中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高于栽培黄芪,不同地区栽培黄芪的有效成分含量相差不多,旱地栽培黄芪有效成分含量高于水地黄芪。结论 通过对不同产地、不同生境黄芪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为黄芪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结合多年的研究成果,简要讲述了中药生物技术在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包括中药生物技术在药用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中药质量控制以及中药作用机制和创新药物发现等方面。认为中药生物技术对保护和开发中药资源,达到可持续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
大花胡麻草环烯醚萜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花胡麻草Centranthera grandiflora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柱色谱方法及制备液相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大花胡麻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环烯醚萜苷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桃叶珊瑚苷(1)、玉叶金花苷(2)、8-表番木鳖碱(3)、8-表番木鳖酸(4)、玉叶金花酸(5)、梓醇(6)、栀子新苷甲酯(7)、京尼平苷酸(8)、6-O-methylaucubin(9)。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胡麻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0.
基于ITS序列鉴别石斛类药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子  卢叶  王峥涛  徐红  胡之璧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0):3928-3935
获得高质量的DNA是中药石斛分子鉴别的关键所在。研究比较DNA提取方法(试剂盒提取、CTAB法),从石斛类药材中提取可用于PCR扩增的基因组DNA,基于ITS序列分析进行药材基原鉴别。结果表明,采用改良CTAB法(大量提取),从22批石斛类药材中富集并提取到基因组DNA,通过克隆测序获得ITS序列,同研究积累的石斛属植物ITS序列资料与Genbank序列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根据序列相似性程度从12批黄草药材中鉴定石斛14种,近似种5种;从10批枫斗中鉴定石斛6种,近似种3种。该方法弥补了传统生药学鉴定方法在石斛类药材鉴别上的局限性,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