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7 毫秒
61.
加替沙星眼用凝胶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加替沙星眼用凝胶单次滴眼后加替沙星的药动学特征并与加替沙星滴眼液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新西兰家兔,左眼滴入加替沙星眼用凝胶60μL,右眼滴入加替沙星滴眼液60μL,分别于不同时间取泪液、房水和角膜,采用液-质联用(LC-MS)的方法对其中的药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单次给药后,泪液中药物消除半衰期分别为195.3和80.7 min,AUC0~480分别为62 385和33 280μg·min·g-1;房水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药物达峰浓度分别为1.05和0.62mg·L-1,达峰时间均为60 min,AUC0~360分别为111.7和66.1 mg·min·L-1;角膜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AUC0~480分别为3 435.5和1 688.4μg·min·g-1。结论实验药与对照药的药动学参数具有显著差异,加替沙星眼用凝胶用药后药物在泪液、房水和角膜中具有较高的药物浓度且能维持较长的时间,较加替沙星滴眼液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2.
崔凯  程艳玲 《河北医药》2007,29(1):55-56
目的 评价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下介入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31例(38条患体)患者在DSA下行静脉造影后行激光或激光联合手术治疗,主要有两种手术方式:(1)单纯激光静脉腔内闭合术6例,7条肢体;(2)激光治疗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25例,31条肢体,其中联合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1例,1条肢体,交通支离断3例,3条肢体.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平均随访4个月(2~11个月),31例患者均痊愈,无局部复发,疗效满意.结论 在DSA下介入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美观、操作简便的治疗方法,联合微创手术扩大了治疗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3.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limb,DVT)是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尸体解剖发现至少50%的癌症患者合并有DVT,而合并DVT的恶性肿瘤患者预后更差。肿瘤与DVT的这种相互作用使其治疗极为棘手。常规采用的抗凝疗法疗效不确切,起效慢,易复发及出现抗凝相关性出血。我院自2002年1月-2007年1月间共收治DVT患者85例,采用经导管直接溶栓与静脉成形术联合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4.
硫普罗宁注射液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华英  程艳玲 《齐鲁药事》2005,24(8):492-494
目的评价硫普罗宁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对硫普罗宁注射液进行血管刺激性、溶血性、过敏性试验。结果硫普罗宁注射液对家兔耳缘静脉无明显刺激作用,对家兔红细胞无明显体外溶血及致凝集作用,对豚鼠无致过敏作用。结论硫普罗宁注射液用于注射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5.
泮托拉唑钠大鼠长期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冬梅  程艳玲 《齐鲁药事》2005,24(8):494-495
目的观察长期重复口服泮托拉唑钠13wk对大鼠所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取健康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1g·kg-1)、中(2g·kg-1)和高剂量组(5g·kg-1),连续口服给药13wk,停药恢复2wk,进行常规毒理学观察和指标检测。结果(1)泮托拉唑钠中、低剂量组未见明显差异发生。(2)泮托拉唑钠高剂量组给药结束,粒细胞(GR)明显降低,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病理组织学检查,一只动物肝细胞变性。停药结束,各剂量组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泮托拉唑钠大鼠长期毒性试验无毒反应剂量为2g·kg-1。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北京东部地区临床感染的肠杆菌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Bact-IST99黑马微生物分析系统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测定药敏结果,对可疑ESBLs菌株做双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结果:共检出肠杆菌科细菌148株,其中产ESBLs菌48株,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占ESBLs菌33.3%和37.5%,其次为阴沟肠杆菌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分别占10.4%和8.3%.ESBLs菌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高度耐药,对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也有较高的耐药性,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结论:对产ESBLs菌引起的感染应谨慎用药,亚胺培南是严重感染的首选药.加强肠杆菌科产ESBLs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
有头疽即现代医学所称的痈 ,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民间亦有砍头、对口、偏口、勾手、搭背等称谓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 ,收到了较好效果 ,现将有完整资料记载的 30例病例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共 30例 ,男 2 3例 ,女 7例 ;年龄 2 3~ 6 9岁 ,其中 4 0岁以上 2 3例 ,占全部病历的 75 % ;病发于颈部者 14例 ,背部者 5例 ,臀部者 7例 ,侧头部者 2例 ,腹部者 2例 ,其中发生于颈部者占全部病例的 4 6 %。2 治疗方法2 1 内治法 以内服中药为主。因本病多由素体气虚 ,卫外不固 ,复感外邪 ,邪毒客于肌表 ,以…  相似文献   
68.
程艳玲  崔凯  刘禹庚 《河北医药》2006,28(3):165-165
患者,女,74岁.因心悸多年加重半个月,伴左下肢无力摔倒0.5 h后就诊.既往有风湿性关节炎及风心病病史40余年,伴房颤10年,脑梗死(无明显后遗症)10年,糖尿病8年,就诊前半个月因心悸间断服地高辛.就诊时无言语不利、恶心呕吐、肢体抽搐、剧烈胸痛及出汗.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复方白花蛇舌草颗粒对静脉炎的抗炎作用。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及复方白花蛇舌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脉管复康片组。采用20%甘露醇静脉输注制造家兔静脉炎模型,观察复方白花蛇舌草颗粒对家兔静脉炎的防治效果。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中剂量组及脉管复康片组静脉炎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与脉管复康片组比较,高剂量组静脉炎评分明显降低(P〈O.01);与低、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静脉炎评分明显降低(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复方白花蛇舌草颗粒高、中剂量组炎症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复方白花蛇舌草颗粒可有效防治实验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观察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α-血红蛋白H(α-HbH)病的疗效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α-HbH病患者25例,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外周血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网织红细胞(Ret)、血红蛋白H(HbH)水平,及外周血中造血细胞因子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3(IL-3)、集落刺激因子(GM-CSF)活性与表达的变化.结果 患者潮热盗汗、心悸气短、咽于治疗后1、2、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咽干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2个月比较也有明显改善(P<0.01).面色萎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P>0.05).患者Hb、HbH水平在治疗后2、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5或P<0.01),Hb治疗后2、3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也有明显提高(P<0.01).RBC、PLT水平治疗后无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3个月,SCF和GM-CSF活性与表达较治疗后无明显增强(P>0.05);IL-3活性与表达治疗后比治疗前则明显减弱(P<0.05).结论 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α-HbH病疗效肯定,其疗效的分子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外周血造血细胞因子IL-3的活性与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