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22.
23.
心房按需起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4.
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胆红素是机体内的一种天然内源性抗氧化剂,具有消除氧自由基、抗缺血/再灌注损伤、血/再灌注损伤、抑制脂质过氧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对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抑制作用,近年,关于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危险的关系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5.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6分钟步行试验(6MWT)可用于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具有简便、安全、定量较细致,易为患者接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敏感性和重复性较好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且应规范其实施方法,文中就近年6MWT在国内外临床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6.
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70岁以下的人群发病率为0.4%,而70岁以上者则达到2%~4%[1]。AF影响患者的心功能、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和住院次数。故AF的治疗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但目前无论是药物还是非药物治疗,包括手术、消融、起搏、体外复律等均未取得理想的效果。随着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成功地应用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1993年Levy等[2]提出了埋藏式心房复律除颤器(AtICD)的设想。晚近,已对AtICD进行了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At-ICD的基本功能  AtICD基本功能为正确感…  相似文献   
27.
<正> 1978年Berbari等首先采用心电信号叠加技术(Signal-averaged Electrocardiogram,SAECG),从犬和人的体表检测到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VLP)。此后,用时域法(Time Domain Analysis或Temporal Domain Analysis,TDA)对VLP进行大量研究。但是,该法敏感性较差、假阳性较多,对宽QRS病人亦较难判定。为此,人们着力于探求更为敏感而可靠的VLP检测法。1984年Cain等采用频域法(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FDA)检测VLP。其后,国外研究对该法的临床价值褒贬不一,国内FDA检测VLP研究伊始。本文现就其原理、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等作一综述。一、基本原理 VLP是一种异常心电活动的动态信号,可由波形或频谱加以分析,前者即TDA检测,后者则为FDA检测。FDA是以SAECG的频率成分和分布范  相似文献   
28.
本文将14只麻醉犬采用Harris氏法二期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以心外膜实时记录心室晚电位(VLP)为标准,对比研究了体表和心外膜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检测VLP的价值。结果表明:(1)梗塞区心外膜SA—ECG显示的VLP与实时记录结果显著相关(r=0.84,P<0.05);(2)结扎LAD3小时内,体表SA—ECG的V.LP阳性率为71.4%(10/14),3~6天降至50%(6/12);(3)体表SA—ECG特异性较强(91.67%),而敏感性较差(66.67%);(4)初步确定犬SA—ECG的VLP阳性指标为D_(QRS)≥60ms、D_(40)≥20ms和V_(20)≤16μV。  相似文献   
29.
1991年苏州医学院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AICD)的临床应用,我们也于同年为1例恶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MVA)病人成功地安置了AICD。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51岁。因发作性头晕、心悸4年伴晕厥2次,于1991年8月26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颈静脉不充盈。肺未见异常。心左界于左锁中线外1.0cm,心率64次/分,律齐。无杂音,肝脾未及。下  相似文献   
30.
永久性经静脉心内膜起搏可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PSVCS),其发病的直接原因是上腔静脉内血栓形成和(或)纤维性狭窄,同时无有效的侧枝循环建立,导致上腔静脉阻塞,治疗方法有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上腔静脉形成术及支架置入术、手术治疗,根据其病程和发病原因,采用不同方法积极治疗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