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 ,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一般发病急骤 ,恢复缓慢 ,常留有肢残等功能障碍 ,给患者和家庭生活带来了许多烦恼。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 ,多数病人在急性期过后及早到疗养院行康复疗养治疗 ,能取得一定疗效。我科于 2 0 0 0年 8月开展了氧疗与常规三疗 (体疗、水疗、理疗 )结合 ,我们从 10 2例脑血管病患者中选取 5 1例行康复氧疗治疗 ,收到显著效果 ,现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从 2 0 0 0年 8月~ 2 0 0 1年 6月我科共收治 10 2例脑血管病患者 ,根据自愿与动员原则选取 5 1例作为治疗组 ,另 5 1例作为…  相似文献   
22.
泻立宁合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韩福鹏程宓(辽宁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9医院北京100039)王幼珍(北京市空军总医院)张磊(北京市空军司令部门诊部)急性腹泻多伴有发烧、严重腹泻、腹痛、呕吐、浑身无力,甚至严重脱水,我院对此研究了泻立宁合剂,先后治疗287...  相似文献   
23.
本文采用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泻立宁合剂中诺氟沙星的含量,不受辅料和其它成分的干扰,简便、快速。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为0.88%。  相似文献   
24.
解剖了110例人心(成人70,儿童40)的Koch三角区。对房室结的形态、大小、毗邻和标志进行了观察和测量。从房间隔及冠状窦口上、下方皆有肌束连于房室结。Todaro 腱在儿童全程多为腱性,成人则后部常变为肌性。三角区的深面为左、右心房壁和室间隔顶所构成的锥形间隙,内容进入房室结区的血管和神经。由于三尖瓣隔瓣附着缘的前部下移附于室间隔右侧面上,按构成的不同将三角区分为五个区,即前上角的纤维支架区和房室结区,其余部分由上向下分别为房间隔区、右房壁区和室间隔区。讨论了这些形态结构的功能和外科意义。  相似文献   
25.
在教学中非常需要一个心脏传导系的大体标本,来展示各主要结构的位置、形态和连系。而文献中对人心窦房结的大体解剖没有介绍,对房室结和房室束的解剖也很少报道。我们根据对心传导系主要部分的解剖,结合各书和图谱的展开方法,设计了能显示这些结构的大体标本。在教学中配合其它动物心传导系注射及染色标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制作标本的取材,要求固定成人心,外形好,肌肉色泽清晰。沿主、肺动脉瓣稍上方切去大血管,上、下腔静脉分别保留5cm、2cm。县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6.
心室内的心传导系大部分在心内膜下方。由富含糖元的浦氏纤维网构成。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采取一些显示糖元的方法染出心内膜下浦氏纤维网,以便进行教学和科研,我们曾在大量各种动物(狗、猪、羊、牛)及人心用碘染法做过研究,还用少量狗心、猪心做过PAS法染示的实验。现将这两种方法及其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一、碘染法随着心内直视手术的进展,提出了在手术中如何直接看到房室束及其分支以免损伤的问题。而且随着束支部分阻滞概念的提出,也要求更详细地观察束支周围分支的分布情况。1959年有些学者就利用心室内束支系统的浦氏纤维中糖元含量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7.
腋动脉分枝的数目及各分枝的起始部位,各家报导不一。为积累国人解剖学资料,我们对200例上肢腋动脉进行了观察,兹将观察的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本文观察的标本,绝大部分为上海和青岛地区的童尸。以一侧上肢为一例,共观察200例。在解剖制作上肢动脉标本中,我们随即观察,绘图并纪录,然后,进行了核对。  相似文献   
28.
房室交界区三角的观察和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10例人心(成人70,儿童40)上,观察了由冠状窦口、Todaro腱及三尖瓣隔瓣附着缘围成的房室交界区三角,对上述各边界及室间隔膜部进行了测量。三角的三个角各有不同结构占据,前上角为房室结,顶角有冠状窦和心最小静脉开口,后下角深面为右冠状动脉“U”形袢。就上述特点结合临床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