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更趋规范化,在外科方面,乳腺癌的手术范围趋于缩小,保乳手术已经成为继改良根治术后的又一手术方法,缩小手术范围旨在减少其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这绝不意味着手术越来越简单,而是越来越精细。在保乳手术患者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笔者开展了保留功能神经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即在术中保留胸背神经、胸长神经及肋间壁神经,以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本研究对78例乳腺癌保乳手术中行保留功能神经患者术后上肢功能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金鹏  白永哲 《河北中医》2012,34(7):1113-1114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常见骨折之一,好发于青壮年,且多为高能量损伤,是典型的关节内骨折,累及负重关节面,常合并关节韧带及半月板等软组织损伤,如不能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将产生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影响关节愈后及生活质量.国外学者Schatzker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6型:Ⅰ型外侧平台劈裂,无关节面的塌陷;Ⅱ型外侧平台劈裂压缩;Ⅲ型外侧平台单独压缩;Ⅳ型内侧平台骨折;V型平台骨折伴不同程度关节面塌陷以及髁的移位;Ⅵ型平台骨折伴干骺分离[1].  相似文献   
13.
自2000年1月~2007年1月,笔者共收治胫骨平台闭合性骨折合并胭动脉损伤12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22~48岁,平均34岁.致伤原因:挤压伤6例,压砸伤4例,交通事故伤2例.骨折按Sehatzker分型[1],均为VI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3例,骨筋膜室综合征5例,腘静脉断裂5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7 h.  相似文献   
14.
拇指缺失严重影响手的功能,我们于1987年~2002年,急诊采用移植邰趾再造拇指术37例,全部成活,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7例,男28例,女9例;年龄23~45岁,平均33岁。撕脱伤23例,压砸伤14例。指骨离断平面:末节11例,指间关节9例,近节17例。第一跖背动脉分型(Gillbert法):Ⅰ型8例,Ⅱ型29例。1.2手术方法臂丛加硬膜外麻醉下施行手术。分供区组、受区组同时进行,术中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7例均切取同侧足邰趾。受区组:清创,以0.1%洗必泰液充分浸泡伤手,显露、分离指掌侧固有神经并标记,止血,盐水纱布湿敷。于鼻烟窝区作切口,显露头…  相似文献   
15.
男性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其发生率约占乳腺癌的1%,在男性恶性肿瘤中所占的比例不足1%。天津肿瘤医院自1965至2005年共收治可手术的男性乳腺癌患者61例。现将该组病例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笔者总结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外固定2种手术方式手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221例,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方式的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影响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可控因素。方法:1998-06/2005-06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127例,分别对手术时机、复位方式、复位质量3种因素对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时机、复位质量与股骨头坏死密切相关,复位方式在本文中对股骨头坏死的影响不大。结论:可控因素中,手术时机、复位质量明显影响预后。复位方式对预后的影响,需待客观的检验指标及大宗病例随访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18.
笔者总结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外固定2种手术方式手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221例,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方式的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关节镜技术在膝关节内骨折微创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手术适应证.方法 对23例髌骨骨折、19例胫骨平台骨折、5例股骨髁骨折、12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监视并辅助复位,微创固定.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9~22个月,平均16个月.59例患者术后3d肿胀消退,术后6周伸屈功能正常,术后2个月骨折线模糊,6个月均已骨性愈合.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内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间断极限康复法在微创膝关节内骨折术后应用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包括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股骨髁骨折在内的47例膝关节内骨折微创内固定术后患者,在有效镇痛下采用早期间断极限康复法功能锻炼。结果47例患者随访9—22个月,平均16个月。按照Merchant评分标准,术后优26例,良18例,中3例,优良率为93.6%。结论在坚强固定、有效镇痛前提下,针对膝关节内骨折微创术后患者采用早期间断极限法康复锻炼,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