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61.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菠萝中的香气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菠萝的香气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tions,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菠萝中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共鉴定出22种化学成分。辛酸甲酯(27.48%)、己酸甲酯(23.48%)、α-古巴烯(5.98%)为三种含量较多的成份。结论:菠萝香气中主要成分为酯和烯烃成分。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石吊兰挥发油成分。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石吊兰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出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鉴定出57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5.334%,其中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分别为芳樟醇13.935%、1-辛烯-3-醇7.283%、己醛4.172%、苯乙醛3.162%、2-羟基苯甲酸甲基酯2.956%、3-辛醇2.900%、二异丁基邻苯二甲酸酯2.683%、反式-金合欢烯2.607%、香叶基丙酮2.436%、2-正戊基呋喃2.396%、α-松油醇2.393%、反式-2-己烯醛2.228%、六氢假紫罗兰酮2.225%。结论:本文为首次采用GC-MS法对石吊兰挥发油成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分析讨论大黄附子汤在治疗慢性肾衰竭时的药学作用并评价疗效。方法:随机慢性肾衰竭患者(共60例)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0例,均采用常规治疗,此外观察组额外使用大黄附子灌肠汤辅疗,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通过对比两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总体有效率,计算肌酐清除率(Ccr),进而确定大黄附子汤是否具增效作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Cr、BUN值明显低于对照组,Cc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也有明显提高。结论: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时,大黄附子汤辅助治疗有良好的增效作用,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对巴豆种仁油脂中的脂肪酸进行研究。方法: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巴豆总脂肪酸、结合型脂肪酸和游离型脂肪酸进行分析测定,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从巴豆总脂肪酸中检测鉴定了11个化合物,巴豆结合型脂肪酸中检测鉴定了11个化合物,游离型脂肪酸中检测鉴定了7个化合物。结论:巴豆总脂肪酸中的主要成分为亚油酸甲酯(49.79%)、11-二十烯酸甲酯(16.16%)、棕榈酸甲酯(10.62%)、二十酸甲酯(4.58%)、亚油酸丁酯(7.18%);巴豆结合型脂肪酸中的主要成分为亚油酸甲酯(75.94%)、棕榈酸甲酯(10.66%)、10-十八烯酸甲酯(7.61%);巴豆游离型脂肪酸中的主要成分为:亚油酸甲酯(44.69%)、2-[[2-[(2-Ethylcyclopropyl)methyl]cycloprop-yl]methyl]Cyc-lopropaneoctanoic acid methyl ester(19.74%)、  相似文献   
65.
本文报道采用TC-A001型活性碳纤维降低卷烟烟气中有毒物质的研究结果。活性碳纤维作为过滤材料对焦油、烟碱、放射性核素210钋和210铅,以及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有明显的过滤作用。活性碳纤维和醋酸纤维复合滤嘴比醋酸纤维滤嘴和活性炭醋酸纤维复合嘴的过滤效果好。  相似文献   
66.
降香挥发油的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香为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性温、味辛,可行气止痛、活血止血,用于心胸闷痛、脘胁刺痛,外用跌扑出血。降香油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苦橙油醇、氧化苦橙油醇及其异构体。中药的成分复杂,传统中药质量评价方法是对某一化学成分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而对于大多数中药来说,任何单一活性成分或指标成分都难以准确地评价中药的真伪和优劣。目前指纹图谱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控制中药或天然药物质量的最有效手段,特征指纹图谱能反映某种(或某产地)中药材或中成药所共有的、具有特异性的某类或数类成分。因此,本实…  相似文献   
67.
贵州蜘蛛香挥发性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蜘蛛香为败酱科缬草属植物蜘蛛香 (Valerianajata mansiJones) ,药用其根茎及根 ,分布于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我们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蜘蛛香的根及根茎中提取挥发性成分 ,以GC MS进行分离 ,共鉴定出 37个挥发性成分 ,并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1 仪器与实验条件仪器 :气质联用仪为HP6890 /HP5973GC/MS联用仪(美国惠普公司 )。气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HP - 5MS 5 %PhenylMethylSiloxane 30m× 0 .2 5mm× 0 .2 5 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 ,柱温 :5…  相似文献   
68.
HPLC法测定姜黄、莪术、郁金中三种姜黄色素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炳先  周欣  王道平  罗文武 《中药材》2004,27(11):813-815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的姜黄、莪术、郁金中3种姜黄色素成分即姜黄素(Ⅰ)、脱甲氧基姜黄素(Ⅱ)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Ⅲ)含量.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分析广玉兰果壳和种子的挥发性成分,并比较其异同与含量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果壳和种子中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从广玉兰果壳中分离出111种组分,共鉴定了7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56.54%;从种子中分离出88种组分,共鉴定了58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46.02%;其中果壳和种子的共有成分21种(果壳占总挥发油含量的28.46%,种子占33.77%)。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广玉兰的果壳与种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0.
黔产姜叶淫羊藿叶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姜叶淫羊藿叶挥发油提取、分析和鉴定。发现姜叶淫羊藿叶挥发油中出峰73个,鉴定出71个化合物,相对含量为74.73%,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10—表—γ—桉叶醇(5.79%),7—表—α—桉叶烯(5.69%),Fluropelarg(5.64%),β—桉叶醇(5.54%),β—桉叶烯(5.49%)。为开发利用姜叶淫羊藿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