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慢性咽炎多为急性咽炎迁延所致 专家介绍,慢性咽炎的病灶是咽黏膜,因此也称咽黏膜慢性炎症.大多数是因为急性咽炎发作时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而转为慢性,一些职业因素也常与本病有关.治疗咽炎的药物有静脉点滴液、口服药、含片、水剂、雾化吸入、中成药等.  相似文献   
83.
在临床心电图检查中,患者拿到一份心电图报告后大多看不懂报告上的心电学术语,出于对自身健康的担忧问及心电图工作者,他们的回答通常很简单:我们只出具心电图分析报告,具体意义请咨询临床医生。患者到医生那里,可能会得到令人满意的解释,也可能因为医生太忙而顾不上仔细解释。这就导致一份有意义的心电图报告有时未能发挥应有的辅助诊断和预防保健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正>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患者发生猝死的重要原因,预防冠心病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心电图参数Tp-Te间期的最新研究进展表明了其对心律失常发生风险的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但是关于其在冠心病中的研究尚少。因此,本研究对  相似文献   
85.
运动试验中变时陛功能不良的检测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已证实心脏病患者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与心源性死亡密切相关。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如:心率变异、压力反射敏感性及心率震荡等,近年发现亦可用运动时心率改变情况,即心脏的变时性功能来评价植物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比较晚期早产儿中发生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SGA)的围生期因素及新生儿的患病特点, 为能有效预防和进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大连市妇产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胎龄为34~36+6周的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比较晚期早产儿中SGA和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 AGA)的围生期因素及新生儿期的患病情况。结果 SGA(121例)组母亲妊高症(44.6% vs 19.6%)、脐带异常(26.4% vs 5.7%)、羊水过少(24.8% vs 11.5%)、多胎妊娠(14.9% vs 6.1%)宫内窘迫(18.9% vs 8.4%)的发生比例高于AGA组(754例)(P<0.05);SGA组患儿喂养不耐受(14.9 % vs 7.6%)、低血糖(13.2% vs 7.6%)、红细胞增多症(5.8% vs 1.2%)、败血症(4.1% vs 1.5%)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GA组(P<0.05)。住院天数SGA组明显长于AGA组(10.6±4.2) d vs (6.5±5.1) d, (P<0.05)。结论 母亲妊高症、脐带异常、多胎妊娠是造成晚期早产儿SGA的主要原因, SGA患儿相对于AGA患儿具有更高的患病风险, 应针对造成SGA的围生期因素及新生儿期疾病特点进行相应的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门诊患者体外反搏康复过程中,对心律失常和心率进行便携式心电监测的价值。方法对比268例高血压患者在接受体外反搏康复治疗前、中、后便携式心电监测和血压监测的结果,并与常规心电图记录进行比较。结果共收到患者在体外反搏治疗前、中、后监测心电图1658条,其中有效图形1576条,占95.1%。便携式心电监测仪监测到心律失常心电图133条,检出率为25.4%(68/268);常规心电图检查出心律失常33例,检出率为12.3%(33/26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外反搏治疗后心率[(68.84±10.79)次/min]比治疗前[(74.04±11.48)次/min]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收缩压治疗后[(124.99±12.68) mmHg ]比治疗前[(129.67±12.17) mmHg ]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舒张压治疗后[(72.73±7.19)mmHg]比治疗前[(74.06±8.23)mmHg]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便携式心电监测可以观察门诊患者体外反搏康复治疗过程中心率的变化并记录心律失常,方便且实用。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88.
89.
王红宇 《四川医学》2003,24(9):948-949
目的 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吸入倍氯米松 (必可酮 )及沙丁胺醇 (喘乐宁 )治疗的疗效 ,以及急性期后吸入必可酮治疗后随访哮喘复发情况。方法 对 1999年 11月至 2 0 0 2年 2月 ,我院儿科病房诊断为毛支炎患儿共88例 ,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按常规全身抗感染 ,激素 ,口服解痉平喘药 ,抗过敏药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必可酮 10 0 μg/次 ,bid ,喘乐宁 0 5 %的原液 0 3ml/kg/次 ,bid ,空气压缩雾化吸入。 结果 治疗组患儿在咳嗽、气促、喘息及肺部哮鸣音湿音消失天数上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 <0 0 5。随访 6月至 2年 ,治疗组哮喘复发 3例 ,复发率6 82 % ,对照组哮喘复发 15例 ,复发率 3 4% ,(χ2 =4 45 6,P <0 0 5 )。结论 毛支炎急性期吸入必可酮及喘乐宁治疗 ,有显著疗效 ,急性后期吸入必可酮可减少日后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90.
婴幼儿孟氏骨折36例报告王红宇056201河北省峰峰矿务局第二医院孟氏(Monteggia)骨折是指尺骨骨折合并模桡骨头脱位,临床上婴幼儿较少见。我院1991~1994年共收治36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