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5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退化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导致老年人痴呆的主要病因之一。主要病理特征是形成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Aβ)斑(又称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神经元丢失。该病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有研究认为免疫炎症机制参与了AD病理的发生发展过程。AD患者脑内对β淀粉样肽的代谢功能异常,引起Aβ异常沉积形成免疫原,激活脑内特定部位的胶质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并介导炎症反应损伤神经元。本文就近年来炎症反应参与AD的发病机制作一综述,为开发更有效的药物作用靶点,针对不同发病机制制定疗效更好的联合用药方案,以及为预防AD的发生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2.
狄婷婷  王秋杰  张美  王瑞婷 《重庆医学》2015,(11):1466-1468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细胞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脑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20只,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双侧海马注射凝胶态Aβ(10μ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行水迷宫实验;硫堇染色观察皮层神经元形态变化及数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胶质细胞及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GFAP)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水迷宫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皮层神经元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血清中TNF‐α、IL‐1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海马GFAP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Aβ可激活胶质细胞及促炎因子释放,引起大鼠脑神经元损伤,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53.
154.
目的:探讨补肾益智方联合丁苯酞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β淀粉样蛋白(Aβ),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74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补肾益智方进行治疗,12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GSH-Px,Aβ,SOD及MDA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β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OD和GSH-Px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益智方联合丁苯酞可通过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机体抗氧化应激的功能,从而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认知记忆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5.
目的通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评估右美托咪定(Dex)对不同年龄段腹腔镜胆囊切除全身麻醉患者的心输出量和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全身麻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20例,按照年龄段分为青年组(20~39岁)37例、中年组(40~59岁)41例、老年组(≥60岁)42例。所有患者从麻醉诱导后血流动力学平稳时开始给予Dex。行TEE检查测定麻醉诱导后泵注Dex前(T0)、麻醉诱导后泵注Dex 10 min(T1)、30 min(T2)、60 min(T3)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分别于各时间点测定血浆皮质醇、血糖和肾上腺素。记录患者心血管不良反应以及躁动发生情况。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3组间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χ2检验。 结果青年组和中年组T3的心率、MAP、SV,T2、T3的心输出量均低于同组的T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T1、T2、T3的心率、MAP、SV,T2、T3的心输出量均低于T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T2、T3的心率、MAP、SV、心输出量均低于同时间点的青年组和中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青年组和中年组T3的血浆皮质醇、血糖,T2、T3的血浆肾上腺素均高于同组的T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T2、T3的血浆皮质醇、血糖,T1、T2、T3的血浆肾上腺素均高于同组的T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T3的血浆皮质醇,T2、T3的血浆血糖,T1、T2、T3的血浆肾上腺素均高于同时间点的青年组和中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患者T1、T2、T3的VAS镇痛评分均低于同组T0,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同组T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患者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比例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老年组vs青年组vs中年组:5 vs 0 vs 0、7 vs 0 vs 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血压:χ2=4.702、5.194,P=0.030、0.023;心动过缓:χ2=6.766、4.822,P=0.009、0.028)。 结论相同剂量的Dex对不同年龄全身麻醉患者的心血管反应有明显差异,对老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输出量影响更为明显,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等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概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6.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在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海马CA1区的mRNA表达水平。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6只。A组注射5μl生理盐水,B、C、D、E组双侧海马注射凝胶态Aβ25~355μl(依次含有Aβ25~350.5,1.0,5.0,10.0μg),大鼠于14 d后处死。取各组大鼠新鲜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量;取新鲜脑海马组织提取mRNA,qRTPCR技术检测MMP-9和TIMP-1 mRNA表达量。结果血清TNF-α含量D、E组明显高于A、B、C组(P<0.01);血清IL-1β含量D、E组明显高于A、B、C组(P<0.01)。MMP-9 mRNA表达量D、E组明显高于A、B、C组(P<0.01);TIMP-1 mRNA表达D、E组明显高于A、B、C组(P<0.01)。结论 Aβ所致AD大鼠脑内发生了炎症反应,MMP-9表达上调,而TIMP-1可与MMP-9特异性结合,进而抑制其活性,因此随着MMP-9上调,TIMP-1表达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