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一些诊断性病理学文献描述了尿路上皮肿瘤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并为WHO尿路上皮肿瘤分类系统所认可。有些类型,如小细胞癌和微乳头状癌,能较明确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而本文的讨论对象是另一种类型-浆细胞样膀胱癌。它因同时具有浆细胞和转移性癌的形态学特征而得名。根据以往的报道,浆细胞样膀胱癌临床分期较高,并且常伴淋巴  相似文献   
32.
33.
服用雷公藤致无精子症,已众所周知,但服药期间精子密度降低的动态观察报告不多。本文观察2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服用雷洛脂片(雷公藤)对精液的影响。亚临床资料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病例1周某某,29岁,眼药前精液常规见表1。口服中药雷洛脂片,2片/次,3次周;连续服药,至40d停药。在20、40d及停药38d后复查精液常规见表1。病例2张某某,26岁,服药方法、剂量、时间同例1,停药38d后复查精液常规见表2。2讨论本文报告的病例提示,口服雷洛脂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男性病人,连续服药40d,则精液的精子密度显著减少,从精子密度…  相似文献   
34.
研究结果证明,雷公藤微囊对动物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对上消化道粘膜有轻度刺激性,但明显轻于未包合物.  相似文献   
35.
坏病浅识     
“坏病”之名首见于《伤寒杂病论》。论中仅有两处明言坏病的条文,即16、267条(条文顺序以成都中医学院主编的《伤寒论释义》为准,下同),然综观全书,论述坏病者远不止这两条,还包括相当一部分杂病,涉及范围较广,是《伤寒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坏病的有关论述,对于探讨《伤寒论》辨证的实质,认识论治的规律,指导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就《伤寒论》中坏病的概念和成因以及坏病的治疗,作一简要归纳,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36.
全军第二届中药专业学术会议于1992年5月6~10日在河南新乡召开。来自全军的中药工作者58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227篇。代表们  相似文献   
37.
笔者近3年应用中药五香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根据胸骨后灼热感或疼痛等典型临床表现及食管镜、食管吞钡X线检查结果,共诊断反流性食管炎6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与吗叮啉、甲氰咪呱对照组。治疗组32例中,男18...  相似文献   
38.
“体质”,祖国医学称之为“素体”,是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影响而表现出来的个体特性。仲景继承了《内经》有关体质学说的理论,以人体正气盛衰、脏腑属性为前提,结合实践,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把体质学说寓于辨证论治之中。仲景非常重视体质在疾病中的作用。在《伤寒杂病论》中贯穿着辨别人体正气强弱和体质差异。用“强人”、“赢人”、“盛人”、“虚弱家”来表示人体正气的强  相似文献   
39.
近年随着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很多中医有识之士开始利用现代医学之辅助诊断技术来弥补中医四诊之不足。中医的四诊不论是医生的望诊、闻诊、切诊,也不论是患者本人主诉的自我感觉部带有一定程度的主  相似文献   
40.
毒在《说文解字》释中:“毒,厚也,害人之草”,厚是指程度,害人之草是毒草。中医毒邪学说源远流长,肇始于《黄帝内经》,至汉·仲景金匮有阴阳毒脉证辨治,后历朝历代均有发展,近代中医更拓宽了毒邪学说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