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研究中国妇女产程,我们抽取1973~1977年间住院分娩的正常初产妇500例,正常经产妇500例和初产妇产程延长230例的产程资料,作了回顾性研究。通过统计、总结,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数据,填补了我国产科方面有关产程的空白,对提高产科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产科进程中,利用产程图纸连续记录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情况,并描绘成图,借以判  相似文献   
12.
女性病理骨盆164例,以人体形象与X-线骨盆像的特征结合病因,揭示出发生骨盆变形的规律及临床表现与对分娩的影响,为病理产科学的科研、教学、卫生保健补充了科学资料,丰富了产科学和人类学,为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从我院50年来临床资料的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女性病理性骨盆的类型也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50~60年代,由于多胎、多产及营养不良的影响,多以佝偻病性、骨软化性和结核性病变骨盆多见。当今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营养水平改善,人们的卫生知识普及,加之围产保健与计划生育的开展,使这些病理骨盆极为少见,基本已绝迹,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及  相似文献   
13.
剖宫产术与围产儿及孕产妇病死率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近10多年来,剖宫产手术率不断上升,引起国内外围产医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有的学者认为围产儿病死率的改善与扩大使用剖宫产术密切相关,也有人认为剖宫产术不断增加可导致孕产妇术时,术后和产褥期并发症,以及增加与剖宫产术有关的母婴病死率.80年代初期,美国在华盛顿召开了剖宫产专题讨论会,国内也相继召开了有关剖宫产的专题会议,通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子宫破裂6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1975年1月至1990年2月,15年来收治的子宫破裂64例,其中32例为非疤痕破裂.64例中子宫完全破裂30例,占46.87%,不完全破裂34例,占53.13%,经手术治疗无孕产妇死亡.围产儿(双胎1例)存活28例,占43.08%,死亡37例,其中3例<28周,2例畸形儿.校正围产儿死亡率为492.3‰。我院子宫破裂的发生率以1975~1979年较高(1:819),1980~1984年有所下降(1:2523),而1985~1990年又有回升(1:1259),其发生的因素中非疤瘦子宫破裂以产程处理不当为主,占81.25%(26/32);疤痕子宫破裂以前次剖宫产子宫纵切口发病率高,占65.63%(21/32),本文还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过期妊娠发生率约占妊娠总数的5~12%,目前对该病发生的原因尚不清楚,在诊断方面,由于妇女月经周期长短不一,具体受孕日期又无法确定,如何正确判断妊娠是否过期尚存在一定困难,在处理上也无统一看法,但该病直接影响围产儿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在临床上已被列为高危妊娠。因此,对该病及时正确诊断与处理是提高围产儿成活率的关键。本刊特邀请国内及本省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教授赵亚南、王淑雯、李贵容、关喜春、徐玲、雷小莹等撰写过期妊娠专题笔谈,内容丰富、实用,对临床妇产科医师将是一个有益借鉴。本刊分两期刊完。  相似文献   
16.
早产时宫缩抑制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宫缩抑制剂均有可能阻断已临产的早产,达到治疗早产的目的.宫缩抑制剂目前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抑制宫缩减少子宫肌对刺激反应的药物,一类为阻断或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的药物.治疗早产的药物很多,都是通过抑制子宫收缩使子宫呈松弛状态,或使子宫肌对外来刺激反应性降低,从而减低子宫肌的收缩强度和频率,避免发生早产.1 乙醇能抑制脑垂体生成和释放催产素及抗利尿激素,同时作用于子宫肌层使之松弛,阻止PGF_(2α)的合成和释放,从而抑制子宫收缩.用法:95%乙醇50ml 加入5%葡萄糖450ml 中静脉滴注,开始以每小时7.5ml/kg 的速度滴入,1~2小时后改为每小时1.5ml/kg 静滴(维持量),可持续6~10小时.重复用药应间隔10小时以上.其副作用为恶心、呕吐、多尿、烦躁、头痛等酒精中毒症状.亦可通过胎盘进入胎体,故胎儿血浓度与孕妇血浓度相同,胎儿出生后可能发生精神抑制、呼吸暂停等.由于有效量与中毒量  相似文献   
17.
从70年代开始,各国学者对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国内有关资料还不多。为了解天津市产妇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及母婴传播情况、传播机理及有关因素,为乙型肝炎的预防工  相似文献   
18.
正常的分娩,取决于产道、胎儿、产力的互相协调。其中任何一种异常,必将影响产程。半世纪来,多数作者对分娩难易的判断,常有其一定的片面性。近年Freidman利用产程图对产程进行研究,方法较全面,有助对分娩难易的鉴别。本文通过产程图的方法,对中国产妇1,230例的产程进行了系统观察,总结报告于下: 资料无选择的抽取1973—1977年我院产科记录计:足月分娩初产妇、经产妇各500例,产程延长者230例,共1,230例。产妇入院时均有自觉规律宫缩,平均每10分钟2—5次,宫口扩张达2厘米。  相似文献   
19.
消肿散防治妊高征1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水肿是产科常见的疾病 ,也是妊高征发病的早期症状 ,如何防治妊高征的发生与发展 ,控制体液的异常潴留 ,是防治妊高征的首要措施 ,本文应用消肿散治疗妊娠水肿 ,为防治妊高征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8年 1~ 12月来自门诊产前检查诊断为妊娠水肿的孕妇 ,进行前瞻性的研究。随机抽样 142例 ,经用消肿散治疗并追踪观察到住院分娩完整的病例 ,其中初产妇 132例 ,经产妇 10例 ;年龄 2 2~ 41岁 ,平均 (2 8 81± 4 79)岁 ;孕周为 17~ 39周 ,平均 (31 74± 4 83)周 ,为治疗组 ;按同样病例未经消肿散…  相似文献   
20.
为弄清产妇吸氧对胎儿血氧情况的影响,对妊娠38~39周无宫缩和无合并症的36名孕妇在脊髓阻滞麻醉下作选择性剖腹产,分为三组,每组12人.第一组为不给氧组;第二组给氧37~70分钟;第三组给氧123~170分钟.麻醉前三组产妇在手术台上均取右侧卧位,麻醉后将手术台向左方倾斜15度,并使骨盆轻度抬高开始手术.第二组经鼻给氧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