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我院骨科 1 996年 5月~ 2 0 0 1年 3月 ,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内骨折 2 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资料1 1 1 可吸收螺钉为Biofix产品 ,直径 2 0~ 4 5mm ,长度 2 5~ 70mm ,材料为SR -PGA(自身增强聚乙交酯 )和SR -PLLA(自身增强聚丙交酯 )。1 1 2 临床资料 本组 2 0例 ,男 1 4例 ,女 6例。年龄 1 9~ 5 3岁 ,平均 38岁。踝部骨折 7例 ,髋臼骨折 4例 ,胫骨平台骨折 4例 ,Barton骨折 4例 ,距骨骨折 1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 ,受伤至治疗时间为 8h~ 1 0d。1 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髌骨粉碎骨折常见 ,固定方法较多 ,其主要目的是保留髌骨完整和行早期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1 989年 1 0月~ 2 0 0 1年 1月采用钢丝荷包加张力带固定髌骨粉碎骨折 65例 ,避免了髌骨切除、最大限度地保留髌骨完整 ,可行早期功能锻炼 ,减少关节僵直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随访 1年 6个月~ 1 0年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5例中男 43例 ,女 2 2例。年龄1 9~ 61岁。左侧 2 6例 ,右侧 39例。闭合骨折 47例 ,开放骨折 1 8例。伤后至手术时间 4~ 72h。髌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 69d ,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平…  相似文献   
13.
自1999年1月至2004年8月,采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干上1/3段骨折1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0~14岁中小学学生,平均12岁。左侧9例,右侧6例。新鲜骨折3例,陈旧性骨折12例。按AO分类:A2型4例、A3型7例,B1型3例,B2型1例。受  相似文献   
14.
肱骨远端全骨骺滑脱在小儿肘部损伤中少见,临床上易发生误诊。我院自1993年5月~2002年5月共收治12例,误诊3例,现就本组12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生姜中6-姜酚的提取方法比较及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生姜中6-姜酚的提取与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4种溶剂回流提取,考察溶剂对6-姜酚提取率的影响.采用HPLC法测定提取物及生姜中6-姜酚的含量.结果 以正己烷、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为溶剂,6-姜酚提取率分别为43.1%、59.2%、83.1%、85.6%.鲜姜中6-姜酚的平均含量为0.549mg · g-1,RSD为0.23%.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一种较好的生姜中抗晕活性成分的提取和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桡骨远端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AO分型分为A、B、C类,并依据骨折情况、年龄和治疗方法分为如下三组:小夹板石膏外固定组35例,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组32例,外固定支架组18例。通过患者的恢复情况分析不同方法的疗效及优劣势。结果:对85例患者进行复诊,小夹板石膏外固定组中优30例,良1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达93.94%;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中优23例,良2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达80.64%;外固定支架组中优12例,良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77.78%。三组恢复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闭合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法疗效比较明显,但不可用于所有类型挠骨远端骨折,需综合考虑患者实际情况后选择合适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 RP-HPLC 法测定苦参素片中氧化苦参碱含量。方法:用 RP-HPLC 法以 Alltima C_(18)(1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0.05 mol·L~(-1)磷酸二氢钠-乙腈-高氯酸钠(430 mL:64 mL:10 g)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02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 μL。结果:氧化苦参碱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4~0.24 mg·mL~(-1)(r=0.9997),高、中、低浓度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8%~99.11%,RSD<0.89%(n=3)。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快捷,可用于测定苦参素片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生姜抗晕动病有效部位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宣伟东  卞俊  刘娟  王朝武  袁兵 《中国药房》2009,(30):2362-2364
目的:分析生姜抗晕动病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正己烷提取有效部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提取物中化学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提取物中抗晕活性成分6-姜酚的含量。结果:GC-MS法测定提取物中烯类占61.41%,姜酚类占21.60%,姜酮类占4.90%,醇类占2.74%,含量较高的为姜烯(23.596%)和6-姜酚(15.004%);HPLC法测定提取物中6-姜酚的含量为15.97%。结论:生姜抗晕动病有效部位中烯类和姜酚类成分含量较高。HPLC法可作为生姜抗晕动病有效部位6-姜酚的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成熙  刘刚  王朝武 《药学实践杂志》2009,27(5):384-385,394
目的:联系实际。探讨抗震救灾期间野战医疗队药材保障工作的经验与不足。方法:总结分析“5.12”汶川地震发生后,解放军第411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药材保障的一些做法,重点分析解决困难的方法以及与以往药材保障不同之处。结果与结论:在信息、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加强科学管理,寻求多方、连续性供应是做好野战医疗队应急药材保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鞘内使用万古霉素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颅内感染患者采用万古霉素,每次20.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0ml,鞘内注射后夹闭2 h再开放引流,1次/d,直至患者体温及脑脊液中白细胞正常。结果治愈20例,好转4例,死亡1例,病死率4.0%,预后良好率达96.0%。结论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