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1.
本文对5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和2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了血浆胰高糖素测定。结果表明:肝硬化组空腹血浆胰高糖素值高于正常值,服糖后1小时高于空腹值,而原发性肝癌组低于正常值,明显低于肝硬化组(P〈0.01),两者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 慢性肝病患者可有各种肝外表现,本文就我院1988年10月—1989年8月,住院治疗的10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电图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本组病例均根据症状、体征、生化及B型超声等检查确诊为肝硬化失代偿期住院患者。男性79例,年龄17—70岁,女性21例,年龄34—55岁。分为3个年龄组:1组:45岁以下者共33例,男性27例,女  相似文献   
13.
男,28岁,朝鲜族。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巩膜,皮肤黄染,食后腹胀。入院前廿天始食欲减退,厌油食,当地医院诊断为“黄疸型肝炎”,保肝治疗后,黄疽时轻时重,逐渐出现肝区隐痛,轻度皮痒,体重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升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肝硬化病人血、尿β2-微球蛋白升高的临床特点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 56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分级标准分成3组,用放免法测定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结果 肝硬化病人血β2-微球蛋白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并且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有相关关系。尿β2-微球蛋白明显升高,且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相关关系。结论 大多数肝硬化患者血β2-微球蛋白都升高,并且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有关。在肝硬化早期即有尿β2-微球蛋白升高,并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相关关系。尿β2-微球蛋白有助于及早判断肝硬化病人肾小管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并发胆道完全阻塞的肝吸虫病,唯有经皮经肝吸取胆汁方能查到虫卵确诊。在用吡喹酮杀虫之前,必须行PTCD,以使虫尸及其产物清除。B超和经导管造影,可见特征性图形和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7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及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血清 T_3、T_4测定,测定结果表明 T_3、T_4可做为肝实质损害程度与估计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促肝细胞生长素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缺血再灌注是肝脏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病理过程 ,如肝脏手术、肝脏移植及失血性休克的输血抢救等 ,均存在肝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间及程度不同 ,既可出现可逆性损伤 ,也可出现不可逆性损伤。最近的研究表明 ,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肝细胞凋亡存在 ,这是一种不可逆性损伤[1] 。因此 ,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如何保护肝脏 ,减少不可逆损伤 ,提高肝脏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 ,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材料和方法一、实验动物及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Wistar大鼠 (黑龙江省肿瘤研究所提供 ) 5 0只 ,雌雄各半 ,重 2 0 0~ 2 5 0 g…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8岁,朝鲜族。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巩膜、皮肤黄染。20天前始肝区隐痛,食欲不振,厌油食,食后腹胀,豆油色尿,陶土色便,以梗阻性黄疸入院。既往有20年反复吃生鱼史。  相似文献   
19.
作者应用B 型超声筛选后,对30名阻塞性黄疸病人施行了PTC,成功率96.6%,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中3例行PTCD 治疗。PTC 可对病例作出正确诊断,为外科选择适应证和术式提供信息,部分病人得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4例毒蕈中毒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