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小脑卒中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小脑卒中包括小脑出血和梗塞,临床并不少见,但缺乏指导性的症状和体征,故易于误诊。若延误治疗,死亡率较高,值得引起重视。一、发病率自1932~1960年间发表了5篇大宗尸检报告,总检例数63,822例,发现颅内出血2,417例,其中小脑出血148例,  相似文献   
62.
国外对 MS 的各环节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免疫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依据国外近年来 MS 免疫论著的主要文献,综述如下:一、MS 的体液免疫(一)病毒抗原免疫:目前多数学者相信MS 是与病毒感染有关的疾病,已经测出在病人血液及脑脊液内存在有多种病毒抗体。早在1962年 Admas 及 Lmaqawa 首先证  相似文献   
63.
眩晕发作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其中部分病例是癫痫发作的一个症候,但临床报告尚少。为引起对此类病变的重视,现将我们所见10例报告如下。1 性别与年龄:10例中男6例,女4例,发病的年龄为8岁~25岁,平均18.25岁。2 临床表现:①眩晕发作:是无诱因突然发作的眩晕,其中自觉外周和自身的旋转感7例,其余3例为周围事物和自身的晃动、摇摆感。持续时间为30秒~2小时,平均10余分钟。发作次数为2~3次/月~3—5次/年不等,平均2~3个月发作一次。已患病程3个月~2.5  相似文献   
64.
65.
临床已证明 ,急性脑梗死有效治疗时间窗为 0~ 6h ,溶栓治疗是成功的。它可使近 80 %的病人治愈。但在临床中 ,我们可见到溶栓后一定时间内血管再梗死。为预防此类现象发生 ,我们给溶栓后病人应用速避凝 ,对预防再梗死及抗栓作用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溶栓后 12h应用速避凝治疗者 2 4例为治疗组。男 14例 ,女 19例。年龄 4 8~ 75岁 ,发病在 0~ 6h ,平均 5 5h。病人嗜睡 4例 ,其余意识清楚。左侧偏瘫伴轻度失语 8例 ,右侧偏瘫 16例 ,肌力在Ⅰ~Ⅳ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2 2± 5 5分。用 1∶1配对方法 ,…  相似文献   
66.
<正>近几年来,笔者每从益气温通助阳,理气豁痰化瘀法入手,自拟扶正蠲痹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4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 本组74例均为稳定性心绞痛,心电图有ST—T改变。其中男44例,女30例;年龄40岁以下6例,41~50岁23例,51~60岁28例,61岁以上17例。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4年。合并高血压病12例,高血糖8例;伴心房颤动10例,陈旧性心肌梗塞8例。  相似文献   
67.
通常这是一种良性病,根据高热时或重体力消耗后出现的复发性肉眼血尿的典型病史,可作出诊断;偶而在开始发病时伴有腰痛,但通常无症状。肉眼血尿可持续数周,而且严重到足以引起输尿管绞痛;尿中通常有红细胞管型;在两次发作期间常有镜下血尿及蛋白尿。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不同,  相似文献   
68.
眼肌麻痹的诊断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9.
颈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纤维发育不良(FMD)引起的颈动脉狭窄临床少见,现报告2例如下。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浆β-内啡肽(β-EP)、强啡肽A1-13(DynA1-13)和亮氨酸脑啡肽(L-ENK)的含量变化及纳络酮对其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纳络酮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纳络酮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络酮3.0mg/d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4d.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60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当天(治疗前)和治疗3d、7d、10d、14d血浆β-EP、DynA1-13、L-ENK的含量变化,并与正常组比较.观察纳络酮对上述3项指标的影响.结果 (1)脑出血患者发病后血浆β-EP,DynA1-13含量即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L-ENK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脑出血患者血浆β-EP、DynA1-13和L-ENK含量在发病7d达高峰,14d基本接近正常,治疗结束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1)脑出血后血浆β-EP、DynA1-13、L-ENK含量异常升高;(2)纳络酮能拮抗β-EP、DynA1-1 3、L-ENK的异常升高,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