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局限性小细胞肺癌脑部预防性照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性全脑照射对局限性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影响。方法将局限性小细胞肺癌经化放疗后完全缓解的61例病例随机分为脑放疗组和对照组,脑放疗组采用双侧全脑野照射.每次300cGy,每周5次,总荆量30Gy。结果脑照射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42%、45.10%、29%,对照组分别为63.33%、20%、6.7%两组比较1年生存率无差异。3、5年生存率有差异。结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预防性脑照射可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放射治疗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1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疗效。方法2007年6月-2009年3月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患者15例,采用体外6mV直线加速器盆腔大野垂直照射,剂量2GY/f,5f/w。结果放射治疗结束后,痊愈的14例,有效的1例,有效率100%。结论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患者应尽早直接进行放射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正> 1 质量管理科的建设 卫生防疫工作主要任务是有效实施卫生监督检测,疾病控制,健康教育,科研培训和有关产品卫生质量检验评价。要准确、优质地完成这些工作,必须要各种高质量的数据,必须严格按国家标准进行监督检测。如何保证工作人员按标准进行操作?如何证明得到的数据真实可靠?在等级评审和计量认证过程中孕育的质量管理这个新事物,才能全面、具体、科学地承担这一重任。它是内部自我监控的关键环节。质量管理科的成立是科学管理质量的新认识,是对以前那种教条性、随意性、分散性、无量化、粗放式管理的否定。  相似文献   
14.
肌电图对肌萎缩侧索硬化与脊髓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胸段棘旁肌(thoraspinal muscle,TSM)肌电图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与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12例ALS和13例CSM患分别进行三肢肌、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SCM)、TSM肌肌电图检测。结果 ALS组:(1)12例中三肢肌肌电图均呈神经源性损害,阳性率为100%。(2)12例中10例SCM肌呈神经源性损害,阳性率为83%。(3)12例T9-11 TSM肌安静状态均有失视经电位出现,阳性率为100%;CSM组:(1)13例均有单个以上的肢体呈神经漂性损害,阳性率为100%,包括1例三肢肌、4例两肢肌(双上肢)、10例单侧上肢肌呈神经源性损害。(2)13例SCM肌肌电图均未见异常。(3)13例T9-11 TSM肌肌电图安静状态均呈生理性电静息。结论 TSM肌肌电图现出一定数量以上的纤颤波和正锐波能提高ALS患亚临床检出率,增加TSM肌群神经源性损害依据,为ALS的诊断以及与CSM的鉴别诊断提供新的有价值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脑损伤的作用。方法 以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注射(1ml/kg)制成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分析大鼠脑脊液内TNF-α和IL-6含量、脑组织含水量、脑电图及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SAP大鼠脑脊液内TNF-α、IL-6显著升高,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升高(P〈0.05),脑电图呈尖慢波和三相波改变,神经细胞出现水肿和核固缩。结论 TNF-α、IL-6参与了SAP大鼠脑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护理程序在肺结核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病是一种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引起的慢性疾病。我科摒弃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应用护理程序对住院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健康教育有计划性、预见性、针对性、时限性和可视性,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治疗、转归有一个科学认识,提高患者认知行为和遵医方式,增强治疗效果,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骨癌痛外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癌痛是临床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破坏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出现的各种骨癌痛模型,为深入研究骨癌痛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契机。骨癌痛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随着肿瘤的生长和骨质的破坏,病灶中与肿瘤相关的诸多因子不断释放(如前列腺素、内皮素、神经生长因子等),在肿瘤局部构成复杂而独特的微环境,持续激活并敏化支配骨组织的伤害性感受器。在骨癌痛发展的过程中,交互存在着炎症反应、神经损伤及其他组织损伤等病理变化,导致伤害性刺激传入信息增加,引起剧烈的疼痛  相似文献   
19.
瘙痒是一种可引起抓挠行为的不愉快的躯体感觉。许多皮肤疾病及一些系统性疾病等都存在慢性瘙痒的症状,顽固而剧烈的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稳定可靠且能模拟临床的动物模型是瘙痒机制研究和治疗靶点筛选的基础。近年来,学界探索建立了多种瘙痒动物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瘙痒机制。本文总结了慢性瘙痒的小鼠模型制作和行为学评价方法,为今后开展瘙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史学教授中西医结合联合心理疏导治疗情绪障碍合并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整理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该院因上腹部疼痛、脾胃不和就诊的儿童患者门诊病历资料。史学教授根据儿童的特点,以舒肝解郁、健脾和胃为治则,拟定处方。且注重分辨患者的负面情绪,团队协同在诊疗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根据患者的临床诊断,分为单纯消化不良组、合并情绪障碍组。观察患儿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和疗效。结果:共纳入44例患者,年龄为3~16岁,其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纳差、腹痛、便秘、恶心、呕吐和呃逆等。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症状积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纯消化不良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合并情绪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消化不良组患者心烦症状、多梦症状的出现频率低于合并情绪障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治疗方法对情绪障碍患者的躯体症状具有较好效果,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