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31.
目的探讨红霉素酊、清热暗疮片等四种药物联合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外用红霉素酊,配合3%维胺脂E乳膏外用,每晚1次,空腹服清热暗疮片3片,3次/d,饭后服四环素0.5g,2次/d,4周后减为1次/d。疗程Ⅰ,Ⅱ度4周;Ⅲ,Ⅳ度8周。对照组单服四环素及外用维胺脂E乳膏,用法、用量及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50%和70.8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酊、清热暗疮片等四种药物联合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非甾体类抗炎药是否能预防结直肠新生物。方法全面收集已发表或未发表的有关化学预防结直肠新生物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9个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被纳入系统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在一定的时间内阿司匹林可预防结直肠腺瘤的发生[RR0.81,95%CI(0.72,0.91),P=0.0005],但不支持阿司匹林预防结直肠癌[RR0.97,95%CI(0.79,1.20),P=0.79],也不支持苏林酸和塞来昔布预防或治疗结直肠息肉或家族性结肠息肉[RR0.71,95%CI(0.49,1.03),P=0.07和RR0.90,95%CI(0.76,1.07),P=0.23]。结论阿司匹林可预防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在每10~18个病例中可预防1例病人发生腺瘤。但阿司匹林的预防能否代替肠镜下结直肠息肉的切除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非甾体类抗炎药预防结直肠新生物的临床意义值得考虑。  相似文献   
33.
睡前加服H2-受体拮抗剂抑制夜间酸突破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继2004年系统评价之后,对睡前加服H2-受体拮抗剂抑制夜间酸突破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手工检索8种相关中文期刊和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全面收集全世界关于睡前加服H2-受体拮抗剂抑制夜间酸突破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按照Cochrane协作网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仅有2篇随机对照交叉试验包括32例受试者符合纳入标准,由于这2个研究在设计及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存在较大差别,无法进行Meta分析,仅进行定性的系统评价。这2个研究对睡前加服H2-受体拮抗剂抑制夜间酸突破的疗效没有一致性的结论。结论基于目前的证据尚不能确定睡前加服H2-受体拮抗剂能有效抑制夜间酸突破的发生,还需要大样本、高质量,且随访时间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来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34.
目的针对近期收治的1例常规治疗疗效不理想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我们进行了证据检索和评价,以期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78~2004)、CBMdisc(1978~2004)及Cochrane图书馆(2004年第3期),查找 5-氨基水杨酸(5-ASA)灌肠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与病情缓解有关的系统评价、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等,并对所获证据进行评价.结果高质量的临床证据表明,5-ASA灌肠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帮助病情缓解均优于口服5-ASA及柳氮磺胺嘧啶局部灌肠治疗.据此临床证据,结合医生经验及病人意愿,对该例患者实施5-ASA 1g 生理盐水100 ml qd,睡前保留灌肠治疗.1周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腹泻基本停止,每天解黄色黏液便1~2次.肠镜复查,炎症较前明显减轻.出院后继续用上述方案维持治疗,每周2次.门诊随访1年,患者未再复发,也无明显副作用发生.结论 5-ASA灌肠液是控制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间病情及帮助缓解、减少复发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5.
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传统的Ziehl Neelsen抗酸染色法的不足 ,我们在原染色液中增加了表面活化剂TritonX 10 0 ,将微波辐射技术应用于染色 ,使之成为一种快速、敏感、简便的抗酸染色方法。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肺结核活检标本 2 0例 ,经 10 %福尔马林液固定 ,石蜡包埋 ,连续切片 ,切片厚度为 4~ 5 μm。取连续切片相邻的 2张切片 ,分别做传统法和改良法Ziehl Neelsen抗酸染色 ,同时用正常组织切片做阴性对照。1 2 方法1 2 1 配制染液 :① 10 %TritonX 10 0 :TritonX 10 0 10ml加蒸馏水 90ml。②…  相似文献   
36.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FD)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根据HP感染与FD的关系和HP根除治疗在治疗FD中的作用两个临床问题,检索VIP(1989~2005)、CBMdisc(1978~2005)、MEDLINE (1978~2006)以及Cochrane图书馆(2005年第4期)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指南,评价HP感染与FD的关系和HP根除治疗在治疗FD中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最佳的循证医学证据。结果共纳入2篇系统评价、1篇Meta分析和11篇随机对照试验。现有证据显示:FD患者HP感染率高于无症状者,但HP感染在FD发生中的作用还有待流行病学研究及病理生理研究的证据证实。HP根除治疗HP阳性FD,可以减缓部分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但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意义。HP根除治疗的成本-效益价值主要取决于患者希望明确诊断的愿望,还没有很好地证据显示需要对HP阳性FD都行HP根除治疗。结论基于目前的临床证据,我们认为对FD是否行HP根除治疗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做到个体化,对一些常规治疗差的患者可考虑采用HP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37.
本文观察了经胃镜证实的活动性消化性溃疡54例,分别给予麦滋林-s;泰胃美;麦滋林加泰胃美治疗,4~6周后复查胃镜,其结果显示,单用麦滋林-s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与泰胃美相近,麦滋林与泰胃美合用,其疗效优于两药单用,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38.
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循证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是消化领域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治疗出血的目的是要找到出血部位止血和预防再出血,但有时在治疗上却十分困难.目前有许多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分流术.本文介绍有关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以供临床医师参考.这些证据包括:①生长抑素、血管收缩素、内镜(套扎和硬化剂)和三腔双囊管治疗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②药物(β-受体阻滞剂)、内镜和外科分流预防原发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③药物(β-受体阻滞剂)、内镜和分流(外科分流和非外科分流)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④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系统评价光动力治疗Barrett's食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09年第4期)、Medline或PubMed(1978-2010)、EMbase(1978-2010)、Ovid(1978-2010)、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0)、维普中刊数据库(1989-201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0)、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1978-2010).手工检索<中华消化杂志>等4种相关中文期刊、相关会议论文集及所有检索到文献的参考文献.纳入光动力治疗Barrett's食管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0个RCT(包括731例患者),3个RCT结果显示,PDT治疗对消除轻度不典型增生安全有效(P<0.05),建议注射5-ALA后4-5h给予PDT治疗,认为低剂量PDT更为安全;3个RCT结果显示,PDT+奥美拉唑在消除Barrett's食管的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减少腺癌发生上是有效的(P<0.05);3个RCT结果显示;PDT治疗Barrett's食管不典型增生效果优于APC治疗,但成本更高;1个RCT结果显示,PDT术后口服强的松不能减少食管狭窄的发生率.结论:基于目前的证据,我们认为,PDT治疗Barrett's食管的不典型增生、减少腺癌发生安全有效,推荐低剂量PDT治疗.但上述结果解释应慎重,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证据.  相似文献   
40.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2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子宫腺肌病疼痛和月经改善的疗效。方法27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seldinger's方法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后定量观察患者疼痛和月经改善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2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患者3月、6月疼痛缓解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5.1%、88.9%,月经量分别减少60.1%、52.1%。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子宫腺肌症的治疗,近期疗效非常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