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1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199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245篇
口腔科学   88篇
临床医学   840篇
内科学   504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162篇
特种医学   2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473篇
综合类   2287篇
预防医学   764篇
眼科学   48篇
药学   549篇
  5篇
中国医学   776篇
肿瘤学   177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449篇
  2013年   368篇
  2012年   381篇
  2011年   407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01.
目的 研究EB病毒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建成的永生细胞株在传代过程中遗传特性是否发生改变.方法 对10株永生细胞株进行30代的长期传代培养,采用染色体显带、微卫星DNA及端粒酶活性检测技术,观察不同传代次数的永生细胞株二倍性、染色体核型、微卫星DNA及端粒酶活性的改变.结果 永生细胞株在30代以内,在染色体二倍性、核型、微卫星DNA方面保持稳定,未检测出端粒酶活性.结论 经EB病毒转化的永生细胞株在有限代次内遗传特征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02.
建立不同民族永生细胞株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建立普米族、独龙族和怒族永生细胞为基础,探讨EB病毒转化细胞、细胞培养、冻存、复苏以及支原体检测等建立永生细胞株的技术要点及质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EB病毒转化技术建立3个民族永生细胞株;培养法和PCR法对细胞株进行支原体污染检测;染色体G显带及核型分析细胞株的遗传稳定性.结果成功建立了3个民族B淋巴细胞永生细胞株,转化率分别为98%、86%和76%.对已建株保存的3个民族的永生细胞进行复苏培养,复苏成活率为100%.支原体污染检测均为阴性.染色体计数和G带分析显示,细胞株经早期传代培养后,仍然保持二倍体特征,未发现染色体结构畸变.结论本研究中传代培养、细胞冻存、细胞复苏和支原体污染防范等一整套技术过程是满足建库要求的.同时为大规模永生细胞库的建立和进行相应的质量监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另外,本研究还对一些影响转化的因素和可能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3.
3~6岁幼儿身高与手长,足长比例及回归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调查测量了菏泽市城区3~6岁幼儿472人(男269,女203)的身高、手长(左、右手长均值)、足长(左、右足长均值),旨在研究3~6岁幼儿各部生长发育之间相互关系,以供人类学、法医学、临床工作者正确掌握幼儿生长发育状况及各部相关,积累幼儿资料。结果如下:1.3~6岁幼儿身高、手长、足长均值及身高与手长、足长的比值(表1、  相似文献   
104.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乳腺癌患者BRCA1基因突变情况及突变位置。方法选取70例维吾尔族乳腺癌根治标本,对照组为32例维汉族乳腺良性病变(纤维腺病及纤维腺瘤)及乳腺癌旁非癌组织;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和DNA序列测定的方法检测BRCA1基因突变。结果(1)70例维吾尔族乳腺癌中发现9例BRCA1突变的12个新位点。(2)70例维吾尔族乳腺癌BRCA1的突变率为12.86%(9/70),22例维吾尔族早发性乳腺癌(≤35岁)BRCA1突变率为31.82%(7/22)。维吾尔族早发性乳腺癌BRCA1突变率(7/22)高于维吾尔族晚发性乳腺癌(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95,P〈0.01)。(3)70例维吾尔族乳腺癌中发现9例BRCA1基因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其中8例多态性位点均为3232A〉G。(4)2例双侧乳腺癌中均检测出BRCA1基因的突变。结论BRCA1突变可能与新疆维吾尔族乳腺癌尤其是维吾尔族早发性乳腺癌及双侧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5.
跟腱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跟腱在精密对合修复后,在愈合过程中必须有足够强度能够承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在跟腱上的应力,所选择的缝合材料必须强韧而无活性,因跟腱断端易受肌肉的牵拉而分开,因此不应使用高弹性的材料。作者通过对跟腱修复材料研究进展的文献复习结合临床体会认为,可吸收缝线Polydioxanone、Maxon以及不可吸收缝线Mersilene等的品性比较理想,但对前者的应用结合立体组合缝合的手术技术有更广阔探索前景。  相似文献   
106.
藏汉民族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藏汉民族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为基础,进行Haplogroup构建和系统发生分析,在全序列水平上比较核苷酸的变异,阐释可能的变异机制和蕴含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Applied Biosystems 3730DNA自动测序仪分别对40名藏族和50名汉族的标本进行线粒体DNA序列测定,应用phredPhrap 16.0软件进行全序列拼接,并以rCRS(revised Cambridge Reference Sequence)为标准与测定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根据MTTO-MAP的标准,通过Network方法进行Haplogroup构建和系统发生的分析,并结合其它方法对产生的数据进行深入解读.结果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系统发生上,藏汉民族90个线粒体DNA序列归类到13个Haplogroups,除M9以外,其它各Haplogroup出现频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两个民族的线粒体DNA全序列比对,发现21个分布频率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异位点,其中的5个为新变异位点;另外,对D-Loop区的5个突变位点进行了单倍型构建,90个标本可分为2种Supertype,发现在藏汉民族之间Supertypel和Supertype 2的分布频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藏汉民族在种族起源和系统发生上具有较近的母系遗传关系;在全序列有统计学意义的位点究竟是适应性或者中性选择,抑或是一种病理性突变尚需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7.
结肠癌(CRC)是全世界至今未攻克的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CRC的临床手段均具有一定局限性,疗效不尽人意,从而导致治疗中途被迫停止或疗效欠佳。因此,寻找和研发具有治疗潜力、针对性强、不良反应小、经济性的新型候选药物迫在眉睫。中医药在改善上述症状方面具有西医不可替代的优势,并且中医药学历史悠久,君臣佐使、辨证用药具有调节人体状态的实践基础。近年来中医药在CRC的临床治疗领域有着显著的成效,尤其已有临床应用实践基础的中药复方及单体为干预治疗CRC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疗效确切、优势突出。具体体现在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因此该文从CRC的现状、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以“结肠癌”“中医药”“复方”及“单体”等为关键词,检索查阅近些年中英文相关文献。主要从“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滋补肝肾”“补气养血”4个方面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药复方及单体在治疗CRC领域的新进展。但因中药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在今后仍然需要不断地深入探索中药复方及单体在治疗CRC领域的应用,以期使患者病痛和不良反应最小化、治疗效果最大化。为CRC治疗提供更宽广的前景和思路,为基于物质基础深入研究药效作用与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两种尿十一项试纸条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桂林市医疗电子仪器厂Uritest(R)-200型配套11A优利特试纸条与国内某研究所尿十一项试纸条.方法用两种试纸条同时对133例尿液样品在同一尿液分析仪上进行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试纸A和试纸B测得的pH、SG两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NTI、GLU、VC、BLE、PRO、BIL、URO、KET、WBC的阳性率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试纸测得各项指标的完全符合率大于80%,一般符合率大于94%.除NIT的Kappa为0.31外,其余Kappa均》0.4.结论国内某研究所生产的尿十一项试纸条各项指标与Uritest(R)-200配套11A试纸条一致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9.
经检测,含二氧化氯600mg/L溶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作用10min,杀灭率为100%;含二氧化氯75mg/L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作用20min,对大肠杆菌(8099)作用15min,杀灭率均为100%。该液在25%、505小牛血清存在时,杀菌效果无影响,其600mg/L溶液,对铝片、碳钢片有轻度腐蚀,对铜片、不锈钢片基本无腐蚀;经54℃下14d,二氧化氯含量下降率9.3%。  相似文献   
110.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甲状腺功能状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规律及机理。方法:受检CRF患者120例,其中肾功能不全代偿期27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26例,尿毒症前期32例,尿毒症期35例,健康查体30例,用放免法测定甲状腺素水平,结果:T3,T4,FT3,FT4降低水平和肾功能损害程度呈负相关,低T3,低T4发生率和肾功能严重程度相平行,rT3,TSH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RF患者甲状腺的测定对于判断病情,估计预后,指导治疗有一定价值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