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3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65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7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12篇
内科学   166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128篇
综合类   493篇
预防医学   21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83篇
  3篇
中国医学   151篇
肿瘤学   6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通过分析英、美、德等国家庭医生制度的研究现状和实践情况,总结他国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特点及经验,从而揭示国外家庭医生制度系统性、规范性及普及性等特点。启示我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家庭医生服务模式:(1)建立居民签约机制与社区首诊制;(2)实行按人头预付的卫生服务经费管理模式;(3)扩大医生服务项目范围,鼓励家庭医生联合协同服务;(4)严格规范家庭医生资质。  相似文献   
62.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不分年龄、性别、各个人群都有可能发病。以往的护理模式,千篇一律,没有制定个性化护理实施方案。患者的满意度、出血复发率较高。集束化护理模式是最近比较先进的护理模式。它是在整个护理实施过程中,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集合了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对患者干预,护理过程中的每个元素都经临床证实能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1,2]。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临床护理实践,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经验,针对性地制订护理干预措施并将其应用,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3.
列锐锋 《罕少疾病杂志》2020,27(2):67-69,封2
目的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膝关节PVNS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PVNS中,弥漫型者22例,局限型者5例。所有弥漫型PVNS患者均表现为滑膜呈绒毛状或结节状增厚,T1WI呈低信号,T2WI及PDW呈不均匀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滑膜明显强化。膝关节周围脂肪垫区、髌上囊及腘窝可见大小不等软组织结节影。增厚滑膜及结节内见条片状或点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无明显强化。9例伴有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破坏。前后交叉韧带受累1例。所有患者见不同程度关节积液。局限型者表现为关节腔内单发的软组织肿块,伴关节积液。结论膝关节PVNS具有较特征的MRI表现,MRI是诊断PVN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究当前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通识教育阶段大学英语课程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通过问卷分析及访谈的方式对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从事八年制双语课程教学教师、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从事八年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教师及部分教务管理教师进行调研,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探索改进措施。结果 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重视程度较高,但任课教师反映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整体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效率较低,亟待改进。结论 八年制大学英语课程实施效率不理想,原因来自教师、学生双方,需从两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慢性间歇低氧(CIH)诱导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及CIH对认知功能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60只ICR雄性幼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UC组)和间歇低氧组(CIH组),每组30只;CIH组小鼠置于低氧舱内,通过吹入氮气及压缩空气,每60s做一次缺氧/再氧合循环,使氧浓度波动在6%~8%和20%~ 21%之间,每天8h.CIH组根据低氧造模时间分为3d(A组)、1周(B组)、2周(C组)、4周(E组)、6周(F组),以及造模结束后常氧饲养1月的10周组(G组),共6组,每组5只小鼠,同期设6组对照,每组5只小鼠.在慢性间歇低氧3d、1周、2周及6周终点,采用Morris水迷宫的方法测定CIH组和UC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各组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单位1(NR1)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测定海马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 ①CIH组小鼠在间歇低氧3d时,水迷宫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有所延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间歇低氧时间的延长,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逐渐延长(P<0.05);低氧6周后,CIH组逃避潜伏期[(68.64±26.52)s]较对照组[(21.36±14.14)s]明显延长(P<0.01).低氧6周后,CIH组穿越平台次数[(4.58±2.58)次]较对照组[(8.06±2.74)次]明显减少(P<0.01);②与对照组比较,CIH组B、C、E、F及G组小鼠海马神经元NR1蛋白表达均降低(P<0.叭),C、E组降至最低水平(P<0.01);复氧1月后的G组NR1蛋白与F组相仿,仍较对照组降低(P<0.01).CIH各组海马Caspase-3表达均明显升高,并成时间-效应关系,除A组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IH组组内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慢性间歇低氧诱导小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且随低氧暴露时间延长学习记忆功能损害加重,这可能与海马神经元NR1蛋白表达下调以及与Caspase-3介导的海?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表象训练在胃镜技能获得中的作用.方法:分层抽样法抽取我校08级临床医学专业男学员30人,随机分为3组.A组(n=10)在常规模拟器练习过程中加入表象训练,B组(n=10)进行常规模拟器练习,C组(n=10)不做任何练习.完成培训结束时所有学员操作病例1,模拟器给出的评分,比较3组间的考核评分.所有学员接受培训前、后心理测评,评价心理状态是否稳定.结果:比较3组考核成绩显示,3组间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组间两两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优于B组,A组优于C组,B组优于C组.进一步分析差异原因,结果表明,安全性评分和准确性评分、残气量评分、患者痛苦指数评分、操作时间评分A、B、C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A、B组两组之间比较,只有残气量评分、操作时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表象训练可提高使用虚拟现实内镜模拟器培训胃镜技能的效果,教学方法容易实施,学员容易掌握,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教学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67.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鲑鱼降钙素、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痛症状、骨代谢标记物、骨密度的影 响。方法2011年6月~ 2012年6月间选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连续治疗24周。所有 患者均每日口服1片钙尔奇D(600 mg);治疗组患者同时每周口服1片阿仑膦酸钠(70 mg).每日经鼻吸人1喷鲑鱼降钙素 (120IU)。各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24周后进行疼痛分级评分。于治疗前、治疗24周后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 椎L14、左侧股骨颈骨密度,测定血清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浓度。结果治疗组接受治疗24周后骨痛症状明显缓 解,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24周时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浓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腰椎L14骨密度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前后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联用鲑鱼降钙素、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8.
69.
二尖瓣环部多普勒超声频谱图评价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丁云川①陈明余源王金锐②杨敬英李继儒③采用低频多普勒超声研究二尖瓣环部沿左室长轴方向的运动,探讨该运动频谱对常见心脏疾病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选择已知二尖瓣环部运动减弱...  相似文献   
70.
何安邦  周奋  潘德岳  乔卫东 《海南医学》2016,(21):3547-3549
目的:观察经皮气管旋切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以40例经皮气管旋切术治疗者作为观察组,40例常规气管切开术治疗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范围、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6.84±1.01) min vs (15.45±2.62) min],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21.64±1.41) mL vs (25.69±1.53) mL],切口范围低于对照组[(1.20±0.20) cm vs (4.52±0.47) cm],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5.34±0.67) d vs (7.26±0.63) 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ADL评分分别为(27.56±4.35)分和(50.28±4.20)分,与对照组的(27.68±4.31)分和(50.43±4.15)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4/40),低于对照组的60.00%(2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气管切口术比较,经皮气管旋切术治疗急性脑梗死所需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